【中國幕墻網 09月16日消息 】面臨能源消耗嚴重增加的今天,實現
節能環保是當務之急。為此,樓宇建筑該何去何從?在國家政府的支持下,已推出相關政策大力支持節能環保的舉措,并大力鼓勵綠色
節能建筑的起建。從2008奧運場館建設、2010上海
世博會與即將舉辦的廣州亞運會,都是打著節能環保的主題,各大場館建設都彰顯智能、環保、節能。可見
綠色建筑已經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也正成為樓宇建筑的一大趨勢。
那么,究竟什么是綠色建筑呢?是否有何評估標準呢?
綠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當然,綠色建筑的評估有其各項評審標準,綠色建筑的評價依據是《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
T50378-2006)。綠色建筑首先應滿足該項標準第4章
住宅建筑或第5章
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項的要求,并按滿足一般項數和優選項數的程度,評定為三個等級,即一星、二星、三星。等級劃分按該項標準表3.2.2-1、表3.2.2-2確定。
其次該項標準中與電氣專業關系密切的有:住宅建筑:(一般項)4.2.7公共場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燈具和低損耗鎮流器等附件,并采取其他節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
采光的區域設定時或
光電控制。公共建筑:(控制項)5.2.4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
密度值不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
設計標準》GB50034規定的現行值。(控制項)5.2.5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熱源、輸配系統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進行獨立分項計量。(優選項)5.2.19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規定的目標值等等。
智能建筑是指以建筑物為平臺,兼備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
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優化組合為一體,向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的建筑環境。可見,智能建筑具有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等功能,其中節能與環保是智能建筑很重要的特征,節能與環保技術在智能建筑中大有可為。
另外,智能建筑實現節能環保,既不能以犧牲建筑功能、損害使用需求為代價,也不能盲目增加投資、為節能而節能。因此,智能建筑電氣節能設計應遵循三個原則,即:
(1)滿足建筑物的功能。包括滿足建筑物不同場所、部位對照明照度、色溫、
眩光、顯色指數的不同要求;滿足舒適性空調所需要的溫度及新風量;滿足特殊工藝要求,如體育場館、醫療建筑、酒店、餐飲娛樂場所一些必需的電氣設施用電,展廳、多功能廳等的工藝照明及電力用電等。
(2)考慮實際經濟效益。節能應考慮國情,計及實際經濟效益,不能因為追求節能而過高地消耗投資,增加運行費用,而是應該通過比較分析,合理選用節能設備及材料,使增加的節能方面的投資,能在幾年或較短的時間內用節能減少下來的運行費用進行回收。
(3)節省無謂消耗的能量。節能的著眼點,應是節省無謂消耗的能量。設計時首先找出哪些方面的能量消耗是與發揮建筑物功能無關的,再考慮采取什么措施節能。如變壓器的功率損耗、電能傳輸線路上的有功損耗,都是無用的能量損耗;又如量大面廣的照明負荷,宜采用先進的智能調光技術、控制技術,使其能耗降下來。
除此之外,在智能建筑中,可提倡可再生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通常可設置建筑能源協調控制系統,即將整個建筑看成一個能源體系,調控各子系統,使之在保證性能、各功能要求和運行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運行在高效運行特性區間內;也可將
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與
采暖、空調、照明控制系統通過智能化系統集成,進行協調控制,實現節能運行,是想實現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
建筑節能工作是百年大計,雖然短期內會增加消費者負擔,但長期來說,不僅對消費者還是對社會,都是利遠大于弊。在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的今天也迎來了各類自然災害的攻擊,其歸根到底都是忽略了綠色環保、低碳節能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為此,加強推廣綠色環保是一項重要工作,在樓宇建筑中追求實現綠色建筑、節能建筑迫在眉睫。【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