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雙對X滑撐,如圖

按安裝位置和功能分:
(1)窗扇滑軌:安裝在窗扇上,上端與窗扇上支撐桿鉸接在窗扇滑軌上固定鉸支座處,下端與窗扇下拉桿鉸接在窗扇滑軌下固定鉸支座處,滑軌內有上、下兩個窗扇滑軌滑塊,可沿該滑軌滑動,其中,上窗扇滑軌滑塊與窗扇上拉桿鉸接,下窗扇滑軌滑塊與窗扇下支撐桿鉸接。
(2)窗框滑軌:安裝在窗框上,上端與窗扇上拉桿鉸接在窗框滑軌上固定鉸支座處,下端與窗扇下支撐桿鉸接在窗框滑軌下固定鉸支座處。滑軌內有上、下兩個窗框滑軌滑塊,可沿該滑軌滑動。其中,上窗框滑軌滑塊與窗扇上支撐桿鉸接,下窗框滑軌滑塊與窗扇下拉桿鉸接。
(3)窗扇上支撐桿:上端與窗扇滑軌鉸接在窗扇滑軌上固定鉸支座處,并和窗扇下拉桿共同承受窗扇的重量產生的向下的作用力,中心與窗扇上拉桿中心鉸接,并將其承受的窗扇的重量產生的向下的一半作用力,傳遞到窗扇上拉桿上,兩根桿件在此處的夾角可隨窗扇開啟距離的變化而變化,下端與窗框滑軌上滑塊鉸接。
(4)窗扇下支撐桿:上端與窗扇滑軌下滑塊鉸接,下端與窗框滑軌下固定鉸支座處鉸接,中心與窗扇下拉桿中心鉸接,并將其承受的窗扇的重量產生的向下的一半作用力,傳遞到窗框滑軌下固定鉸支座處,兩根桿件在此處的夾角可隨窗扇開啟距離的變化而變化。
(5)窗扇上拉桿:上端與窗框滑軌鉸接在窗框滑軌上固定鉸支座處;中心與窗扇上支撐桿鉸接,并將窗扇上支撐桿承受的窗扇的重量產生的向下的一半作用力,傳遞到窗框上固定鉸支座上,下端與窗扇滑軌上滑塊鉸接。
(6)窗扇下拉桿:上端與窗框滑軌下滑塊鉸接,下端與窗扇滑軌鉸接在窗扇滑軌下固定鉸支座處;中心與窗扇下支撐桿鉸接,并將其承受的窗扇的重量產生的向下的一半作用力,傳遞到窗扇下支撐桿上,由窗扇下支撐桿傳遞到窗框下固定鉸支座上。
(7)窗扇滑軌上滑塊,簡稱窗扇上滑塊,在窗扇滑軌內滑動,并與窗扇上拉桿鉸接。
(8)窗扇滑軌下滑塊,簡稱窗扇下滑塊,在窗扇滑軌內滑動,并與窗扇下支撐桿鉸接。
(9)窗框滑軌上滑塊:簡稱窗框上滑塊,在窗框滑軌內滑動,并與窗扇上支撐桿鉸接。
(10)窗框滑軌下滑塊:簡稱窗框下滑塊,在窗框滑軌內滑動,并與窗扇下拉桿鉸接。
3 受力分析:
因為平推窗滑撐是多桿件結構,每個桿件都是直桿,并且,每兩個桿件的聯結點都是
鉸鏈接,滑撐所承受的作用力又都在滑撐結構
平面(詞條“平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內,同時,平推窗滑撐在安裝后的使用過程中,滑撐各部件都因其受到的外力,而產生系統
內力,如果同時求解滑撐各桿件、各鉸接點的受力情況,則未知量遠多于可列的平衡方程,為超靜定結構。
平推窗的特點是啟閉運行軌跡垂直于窗扇窗框平面,并且,可停留在可開啟距離范圍內任意位置處后靜置不動,所以,可先從整體入手,再分別求解滑撐各桿件、各鉸接點的受力情況。
3.1單X滑撐:
分析其安裝在平推窗左、右兩側位置上,并且,是左、右各安裝一只單X滑撐,窗扇平面平行于窗框平面的受力情況。由于平推窗滑撐安裝使用后,有上述特點,所以,首先是整窗系統單側平面力系的平衡問題。
3.1.1受力分析,模型如圖:



上一頁1234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