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住建部日前已初步確定全國近40座城市作為“十二五”期間公共
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要求每個城市未來兩年內完成改造建筑面積不少于400萬平方米。作為發展綠色經濟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大力推進建筑節能勢必會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發展。
節能建筑發展滯后
我國目前每年新建房屋面積高達20億平方米,而每年的新建建筑中真正稱得上節能建筑的不足1億平方米,
建筑能耗已占到社會總能耗的30%—40%。面對日益增大的節能減排壓力,國家陸續出臺了相關的財政政策以扶持節能、綠色、低能耗建筑的發展。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節能技術如
地源熱泵技術的應用面積從2005年的3000萬平方米,上升到了2010年的1.2億平方米,
LED照明、
太陽能集熱器、
光伏發電等一批
綠色能源技術、節能設備得到了大力推廣,建筑節能理念也得到了較好普及。
然而,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節能建筑業依然有不小差距。遠望資本董事總經理王永春表示,我國單位建筑面積
采暖能耗指標相當于氣候條件相近發達國家的2-3倍,從單位產品耗能看,六類高能耗產業的主要產品,單位耗能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
中國房地產協會會長劉志峰也指出,我國當前建筑節能面臨五大問題:一是建筑使用壽命遠小于實際壽命,節能減排的成果大打折扣,造成資源能源極大浪費;二是供熱計量收費改革進展緩慢,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難度大;三是住宅產業化水平比較低,資源消耗高,二次裝修浪費驚人;四是農村建筑節能工作尚未起步;五是節能
設計標準不完善。以上五個方面突出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建筑節能工作的進一步有序推進。
公共建筑成“主戰場”
多位相關部門人士近日表示,“十二五”期間,公共建筑將被確定為節能降耗主要領域。按照近日公布的《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國家將啟動一批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到2015年,改造重點城市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將下降20%以上。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將下降30%以上。
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專委會統計,在住建部此次初步確定的近40座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中,以每座重點城市未來兩年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項目面積400萬平方米計算,市場規模將在4000億元左右。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謝極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在建筑領域推行能效強制標準,推進公共建筑特別是重點用能建筑通過節能改造或購買節能量的方式實現能耗降低目標,將能耗控制在限額內,從而激發節能改造需求,培育發展節能服務市場。
產業化帶來巨大商機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為了推動建筑節能,國家還將出臺相關的信貸、金融、稅收鼓勵政策,各地也會采取靈活的配套措施。
建筑節能的大力推進勢必會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如新型墻體
保溫材料產業、太陽能等
可再生能源產業、節能燈具等節能產品行業、建筑節能工程咨詢行業等。面對這塊巨大的“蛋糕”,相關企業應有更大作為。
謝極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家發改委將引入市場機制,大力發展節能服務產業。建筑節能產業還將考慮建立“領跑者制度”,即在不同用能領域中選出一家能效利用最好的企業,使其成為行業的領跑者,進而幫助企業找出差距,找到改進措施。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認為,節能建筑業的發展可以帶動新型
建材、儀表制造、建筑施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對擴大內需促進就業效果明顯。
建筑節能產業的發展前景也得到了不少金融機構的認可,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等均已推出多項綠色金融業務。中國銀監會官員王清容表示,銀行業開展綠色信貸、促進節能減排已取得初步成效。除積極推動節能減排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外,還將加大對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金融支持,為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提供貸款支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