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产-人人看人人看人做人人模-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6高清版-在线a电影|www.gdjiasi.com

您的位置: 中國幕墻網 > 幕墻專區 > 新聞正文

新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的變化

來源:中國幕墻網收集整理  作者:*  日期:2012-7-19
頁面功能 [字體: ] [ 打印 ] [ 投稿 ] [ 評論 ] [ 轉發 ] [ 啄木鳥 ]
  2010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住建部于 2010年11月3日發布,2011年10月1日,最近剛剛買到了新規范,馬上就要實施了,正在抓緊對比研究。看了兩天,有一點小收獲,與同行們分享。1 適用范圍的修改
  此部分有3條條文,其中兩條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文,強制性條文原文如下:

  4.1.1  各類防雷建筑物應設防直擊雷的外部防雷裝置,并應采取防閃電電涌侵人的措施。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和本規范第 3.0.3條第5~7款所規定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尚應采取防閃電感應的措施。

  4.1.2  各類防雷建筑物應設內部防雷裝置,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層處,下列物體應與防雷裝置做防雷等電位連接:

  1) 建筑物金屬體。

  2) 金屬裝置。

  3) 建筑物內系統。

  4) 進出建筑物的金屬管線。

  2   除本條第一款的措施外,外部防雷裝置與建筑物金屬體、金屬裝置、建筑物內系統之間尚應滿足間隔距離的要求。

  7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直擊雷措施
  防直擊雷的措施基本沒有變動,只是幾個名詞稱謂做了修改,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改為了接閃桿、接閃線、接閃網。另外對于接地電阻,增加了“但3000Ωm以下地區,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Ω。”

  不過本條中,有2款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文。原文如下:

  4.1.3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直擊雷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規定:

  2   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的管口外的下列空間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

  1) 當有管帽時應按表4.2.1的規定確定。

  2) 當無管帽時,應為管口上方半徑5m的半球體。

  3) 接閃器與雷閃的接觸點應設本款第1項或第2項所規定的空間之外。

  3   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當其排放物達不到爆炸濃度、長期點火燃燒、一排放就點火燃燒,以及發生事故時排放物才達到爆炸濃度的通風管、安全閥,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可僅保護到管帽,無管帽時可僅保護到管口。

  8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閃電感應措施
  對于防閃電感應的措施,新規范基本沒有變化,只有兩處小的調整:

  第一,在共用接地裝置部分,增加了電子系統,將“電氣設備”改為了“電氣和電子系統”;

  第二,對于接地電阻的要求放松,將“其工頻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改為“其工頻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Ω”。 (4.2.2.3)
  9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閃電電涌浸入措施
  新規范對防閃電電涌浸入的措施做了大量修改,增加了很多內容。

  第一,對低壓線路入戶要求全線電纜直埋引入,“宜”改為“應”。并確定為強制性條款。(4.2.3.1)
  第二,對于沒有條件全線電纜直埋引入時,要求距建筑物最少15m改為直埋,而且在終端桿處增加電涌保護器,并對保護器提出了詳細參數要求。但接地電阻值放松了,10Ω改為了30Ω。該條文也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款(4.2.3.2)
  第三,總配電箱是否設置電涌保護器尚應按第6章要求確定。(4.2.3.4)
  第四,增加了電子系統線路進入建筑物的要求。(4.2.3.5)
  第五,增加了架空通訊線路進入建筑物的要求。(4.2.3.6)
  第六,對于金屬管道進入建筑物的要求,基本沒變,只是把接地電阻20Ω改為了30Ω。

  條文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款部分的原文如下:

  4.1.4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閃電電涌侵人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室外低壓配電線路應全線采用電纜直接埋地敷設,在入戶處應將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接到等電位連接帶或防閃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

  2   當全線采用電纜有困難時,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桿和鐵橫擔的架空線,并應使用一段金屬鎧裝電纜或護套電纜穿鋼管直接埋地引人,架空線與建筑物的距離不應小于15m。

  在電纜與架空線連接處,尚應裝設戶外型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電纜金屬外皮、鋼管和絕緣子鐵腳、金具等應連在一起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Ω。所裝設的電涌保護器應選用I級試驗試驗產品,其電壓保護水平應小于或等于2.5 kV,其每一保護模式應選沖擊電流等于或大于10 kA;若無戶外型電涌保護器,應選用戶內型電涌保護器,其使用溫度應滿足安裝處的環境溫度,并應安裝在防護等級IP54 的箱內。

  當電涌保護器的接線形式為本規范表J.1.2中的接線形式2時,接在中性線和PE線間電涌保護器的沖擊電流,當為三相系統時不應小于40kA,當為單線系統時不應小于20kA。

  10 第一類防雷不能設獨立的外部防雷裝置時的處理辦法變化
  新規范對該條修改較大,增加了較多內容。

  第一,對采取措施的嚴格程度用詞做了修改,“并必須符合下列要求”改為“并應符合下列規定”。(4.2.4)
  第二,引下線的設置增加,除建筑物四周外,增加了內庭院四周。但對12m間距的要求放寬,將“不應大于12m”改為“不宜大于12m”。(4.2.2.2)
  第三,增加了電子系統與防雷接地、電氣接地共用接地裝置。(4.2.4.5)
  第四,對過電壓保護,舊規范只有籠統的一句話,新規范做了細化,增加了7各條款,將各種情況下的過電壓保護的做法,電涌保護器的選型,接線形式都做了詳細規定,設計時應認真對待。其中一個條款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文。(4.2.4.8)
  8  在電源引入的總配電箱處應裝設Ⅰ級試驗的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值應小于或等于2.5 kV。每一保護模式的沖擊電流值,當無法確定時,應取沖擊電流等于或大于12.5 kA。

  11 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的外部防雷措施
  修改很小,只增加了45m以上建筑物接閃帶敷設的要求。

  12 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的引下線
  關于引下線,新規范做了如下修改。

  第一,強調這里的引下線是指專用引下線,區別與利用建筑物的金屬體做的引下線。并刪除了舊規范條文中關于利用建筑物金屬體部分內容。

  第二,引下線的布置除建筑物四周外,增加了內庭院四周。

  第三,對大跨距建筑距離要求有所放寬。

  該條文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文,原文如下:

  4.3.3  專設引下線不應少于兩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和內庭院四周均勻對稱布置,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應大于18 m 。當建筑物的跨度較大,無法在跨距中間設引下線,應在跨距兩端設引下線并減小其他引下線的間距,專設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大于18 m 。

  13 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的接地裝置
  對接地裝置的要求,新規范做了很大修改。

  第一,強調共用接地,把宜采用共用接地裝置改為了應采用共用接地裝置。而且共用接地的范圍把電子系統也納入了。而本規范對電子系統的術語定義是由敏感電子組合部件構成的系統。這個定義應該包含了所有弱電系統。

  第二,條文中刪除了不共用接地裝置時的地中距離要求。這個修改可以理解為非共用接地的方式直接被排除了。

  第三,淡化了接地裝置沖擊接地電阻的數值。由于對消除雷電流的危害,接地裝置的布置和尺寸比接地裝置的特定值更重要,所有本條中直接刪除了沖擊接地電阻的要求。在本規范第4.3.6條明確,只要滿足一定條件,沖擊接地電阻可以不用考慮。(4.3.4)
  13 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利用建筑物的鋼筋做防雷裝置
  第一,對利用屋頂鋼筋網作接閃器,增加了“當其女兒墻以內的屋頂鋼筋網以上的防水層和混凝土層允許不保護時”的限制條件。對于多層建筑,且周圍很少有人停留時,推薦“利用女兒墻壓頂板內或檐口內的鋼筋作為接閃器。(4.3.5.1)
  第二,增加了基礎的外表面有其他類的防腐層且無樁基可利用時接地裝置的處理辦法。(4.3.5.2)
  第三,構件內鋼筋的連接方式,新規范做了局部調整,但該款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文,原文如下:(4.3.5.6)
  6 構件內有箍筋連接的鋼筋或成網狀的鋼筋,其箍筋與鋼筋、鋼筋與鋼筋應采用土建施工的綁扎法、螺絲、對焊或搭焊連接。單根鋼筋、圓鋼或外引預埋連接板、線與構件內鋼筋應焊接或采用螺栓緊固的卡夾器連接。構件之間必須連接成電氣通路。【完】
門窗幕墻第一手資訊! 上中國幕墻網 news.www.gdjiasi.com 手機訪問地址 3g.www.gdjiasi.com

上一頁12下一頁

轉載時需注明出處:中國幕墻網 www.www.gdjiasi.com
我要評論 (已有*人參與評論)
上一篇:新建建筑物防雷設計審核、驗收和施工要求
下一篇:六環節實現建筑物防雷工程構建    
【回到頂部】
  第九屆中國幕墻網年度大型讀者有獎調查,將于2013年11月正式啟動,在2014年3月10日結束,分別從幕墻工程認同度;產品的品牌...
[正文]  [評論]

中國幕墻網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和作者所共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

月精彩評論集錦
知識百科
月熱點新聞推薦
月企業關注度排名[幕墻]
月產品人氣值排名[幕墻]
客服電話:400-60-54100  傳真:0832-2201099 銷售值班電話:1502315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