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塑窗雙玻空氣層厚度(玻間距)對K值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從單層玻璃到雙層玻璃,窗戶的傳熱系數降低將近一倍,這不是玻璃的
熱阻起作用,并結合表1可以看出,靜止的空氣導熱系數是非常小,玻璃的熱阻與空氣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多層玻璃窗比單玻窗的保溫性能要好,關鍵是在于玻璃間的空氣層,正是由于這一層空氣層大大提高了窗戶的熱阻。
但是空氣層的厚度是不是越厚越好呢?不是。應該選用多厚的空氣層,才能取得經濟成本與保溫性能的最佳平衡點呢?
下面是久利公司檢測中心對公司用不同寬度的
隔條,組裝的58雙玻平開塑窗系列,按GB8484—87進行保溫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見如表4。
從曲線上可以看出隨著空氣層厚度的增加窗戶的傳熱系數總體上是呈下降趨勢,但其中有微小的起伏波動(可能是由于測試誤差所致)。空氣層厚度在12mm之前,K值

根據表4繪得如上曲線:
隨空氣層厚度的增加而減少的趨勢非常明顯,而在12mm之后,K值隨著空氣層厚度的增加變化不是很大,當超過24mm以上時,由于空氣
對流與
輻射熱交換的綜合作用使空氣傳熱系數下降較慢,幾乎不變化,這說明空氣層厚度為12mm是曲線的拐點。從
隔聲來看,雙玻間距(即空氣層厚度)不易太近,應大于12mm。由于太近時在聲波作用下,這兩塊玻璃和很少的“
彈性”的空氣層形成一個“質量—彈簧—質量系統”,產生低、中頻率范圍內,聲能被大量傳遞,造成隔聲性能下降。但58、60平開塑窗無法滿足玻間距大于12mm的空氣厚度(包括強度、抗
風壓性能等綜合要求)只能增大成本設計出與其對應的
平開窗。成本增大了但保溫效果并沒有明顯的提高,因此從滿足保溫性能、隔聲性能的同時,又要考慮塑窗成本,所以說塑窗雙玻間距為12mm是最佳間距。
五、塑窗三玻雙層空氣厚度對K值的影響
由表2、表3我們可以看出,在寒冷地區長春、
哈爾濱、滿洲里使用雙玻塑窗已很難滿足《
民用建筑節能新標準》(JGJ26-95)的要求,因此,只有選用三玻塑窗才能達到保溫節能的要求。
下面是久利公司65三玻平開系列塑窗,通過改變玻璃間隔條寬度,進行保溫性能測試試驗(按照GB8484-87標準進行測試),得到表5所列數據:
從該曲線可以看出,傳熱系數也是隨著雙層空氣層厚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小,而且雙層空氣層厚度在大于21mm后趨勢開始變的較為平緩。也就是說雙層空氣層厚度以21mm為

注:“*”為玻璃厚度,4mm。
拐點,小于21mm時保溫效果不好。考慮到塑窗強度、抗風壓、成本等因素,三玻塑窗空氣層的總厚度應保持在21mm以內(即9mm、12mm)為最佳。
根據表5結果繪制曲線:
雙玻K值與空氣層厚度關系圖空氣層厚度(mm)
六、玻璃厚度對保溫系數的影響
我們專門就玻璃的厚度對塑窗保溫性能的影響進行了一組試驗,結果如表6:

由表6可以看出玻璃的厚度對K值沒有太大的影響。因此在滿足抗風壓性能的前提下可以選用較薄的玻璃,這樣不但可以減小塑窗的成本,而且由于玻璃自身重量的減輕,減小了對
塑料型材的力學強度方面的影響。為了抗風壓的需要,對于多層玻璃塑窗可以適當增厚外層玻璃的厚度,而減少內層玻璃的厚度,這樣既不影響窗戶的性能,又能夠降低成本。
七、結 論
本文從雙玻、三玻玻間距對保溫系數的初步分析,并結合經濟成本,以及分析
住宅建筑用窗的發展趨勢,認為要降低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節約能源,宜使用雙玻或三玻塑窗。【完】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