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索網結構體系靜力計算分析
3.1基本參數取值
3.1.1基本風壓取WO=0.55KN/m2,地面粗糙度類別:B 類;風壓高度變化系數μZ取1.0;風荷載體形系數μS取1.2;風振系數βZ取2.0;
3.1.2地震設防烈度:地震烈度為6度,抗震措施按7度考慮;
3.1.3玻璃配置為鋼化中空Low-E玻璃,12(FT)+12A+10(FT),自重0.6Kpa,彈性模量E=1.0×105N/mm2。
3.1.4水平及豎向拉索采用φ22不銹鋼拉索。彈性模量E=1.25×105N/mm2,破斷強度為304.80KN。
3.2索網體系空間計算
3.2.1結構計算模型
在索網體系計算中,選取7.5米跨進行空間有限元分析,計算模型如圖八。在計算中其邊界條件假定為:水平拉索與兩端幕墻抗風柱、豎索與頂部片式鋼桁架及底部考慮為鉸接,約束三個方向線位移;幕墻抗風柱頂端鉸接,約束平面(詞條“平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外位移。水平與豎向拉索邊界條件考慮足夠剛性,索網不受主體結構變形的影響。索網尺寸為7500mm×12000mm。每個節點承受的荷載為:PK1=7.2KN, PK2=6.93KN,PK3=6.44KN,GK1=3.94KN,GK2=4.23KN 。

圖八 單層網索體系計算模型
3.2.2構件截面(詞條“截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幕墻抗風柱采用Q345無縫鋼管。水平與豎向φ22不銹鋼拉索采用1×37規格單股繩,主要桿件截面 見下表一:
表一

3.2.3索網強度及變形分析
為保證幕墻玻璃的安全,應控制單索網結構體系的變形,變形過大,會對幕墻玻璃造成不利影響;反之,單層索網變形控制過嚴,索的拉力亦隨之增大,對單層索網邊界的剛度要求就越高。單層索網本身不變形時,整個體系是沒有剛度的,只有產生變形才有剛度,因而索網的撓度和結構剛度密切相關。隨著荷載的增加,結構的位移在增加,隨之結構剛度在增加。因而在相同荷載增量下,結構的位移增量隨之減小,相應索的伸長量減小和索拉力增加的減少。為達到理想的設計效果,就要求在單層索網變形和索的拉力二者中求一個最佳的結合點。
表二,各種不同控制撓度變形下索的拉力與應力對照表

上表中,Fx 、Fy為x、y向的最大支座反力(詞條“支座反力”由行業大百科提供),L=7500mm,計算中考慮預張力70KN。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索的預應力相近,Z向撓度相差不大時,因其支座反力略小宜優先采用細的拉索。根據ANSYS有限元計算結果,拉力最大值出現在節點單元號6,最大拉力105.42KN,拉應力463.6N/mm2;最小值出現在節點單元號14,最小拉力81.16KN,拉應力356.3N/mm2。實際工程設計中,以L/50撓度限值來進行設計,索的拉應力合理取值范圍界定在387~464.4Mpa。為增加單層索網結構體系安全儲備,水平與豎向拉索采用φ22不銹鋼絞線。
4.幕墻試驗對幕墻設計的保證
4.1預應力單層索網結構是本工程的關鍵性結構,加工制作要求高,單根拉索的張拉工藝與施工方法較為復雜。其力學性能、單索的張拉工藝、設計中計算參數的取值及節點構造措施等均有賴于試驗驗證。本次試驗在深圳三鑫公司索結構試驗中心進行,試驗檢測由廣東省建筑幕墻(詞條“建筑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質量檢測中心負責。
4.1.1試驗目的
a.采集單層索網結構在各種分級荷載作用下的各種數據,和理論計算結果比較,積累和實測設計參數,驗證設計的正確性;
b.檢驗單層索網的強度和變形是否滿足要求;
c.通過實驗驗證單索結構的節點構造以及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的規劃設計方案由國際競標產生,凝結了國內外建筑藝術設計大師的超凡智慧,中心造型為一群白色U字形建筑環抱中心廣場,猶如一群美麗的白天鵝掠過綠色的草坪,又如春風吹皺一池春水,卷起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