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中國建筑該走向何方?這是當下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它涉及建筑文化素養的提升。我們說,城市也是一門綜合科學,它既需要有建筑規劃設計大師、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的智慧,也需要文化領域相關人士的參與,從文化、經濟、社會、生態等多“視點”進行解讀。
每個城市都有它的歷史、文化的延續性,作為歷史、文化、傳統的集結處,她的魅力在于其建筑的個性和風格,也就是其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既不要盲目崇拜那些未經過消化的舶來品,也不要片面去追求標新立異。城市中各個時代的文化遺產是這個城市歷史上不同傳統和精神成就的載體和見證,是構成城市面貌和特點的基本要素。塑造城市特色,需要使城市的結構和功能符合城市自身科學發展與文化發展的要求。
當然,城市建設的規劃設計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同時必須著重考慮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的藝術性以及與城市環境的融合程度。從文化意義上來說是要體現出協調的理念和思想。這種“協調”,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和諧、建筑與整個城市的和諧。城不在于大小,樓不在于高低,路不在于寬窄,關鍵是人們要有宜人的生活和居住環境,讓人們的生活回歸自然、貼近自然、親近自然。城市要有“文脈”,建筑也要講“文脈”。建筑的“文脈”,不僅僅是建筑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還是建筑和城市面貌乃至與城市歷史、文化的和諧。
筆者認為,應格外重視對建筑的守護,這是對城市歷史的一種尊重。每個時代都有獨具特點的建筑,建筑守護的要義是“延年益壽”,而不是“返老還童”。城市建筑的修繕和拆遷,作為一項很嚴肅的事情,要有嚴格的制度規定和“程序”界定,不能單憑行政力量去定奪和擺布,也不能任由商業力量來主宰和決定。守護城市建筑的重要機制,是讓專家提前介入,聆聽專家的意見和建議,讓能讀懂老建筑的專家來把脈老建筑,解構老建筑的保護和存續。同時,通過一些社會認可的形式,讓市民全過程參與,傾聽市民的呼聲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