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近期各地區生產企業庫存再度出現不同程度上漲,東北市場更是庫存壓力偏大,遼寧地區玻璃市場價格僅在43-47元/重量箱水平,一舉成為了我國玻璃市場新的價格洼地。
與此同時,東北低價玻璃正在源源不斷的沖擊京津唐地區,致使秦皇島、遷安廠家出貨壓力較大,玻璃已經堆到倉庫外。廠家不得不采取降低價格的方式控制庫存,目前當地市場價格僅在44-47元/重量箱,走貨情況依然偏差。
對外圍市場更加不利的是,東北市場的低價玻璃已通過海運沖擊到華東地區。據了解,東北運至上海的海運成本僅僅在230元/噸,以目前價格計算東北到華東地區的價格為1150元/噸,目前華爾潤的市場價格在1160元/噸。這也是今年華北、華東市場價格較其他地區跌幅更深的主要原因之一。
東北市場玻璃價格在2013年11月底仍然維持1400元/噸的高價。大部分業內人士較看好2014年市場,在冬儲期間,東北玻璃經銷商大量在1150元/噸囤貨。然而2014年初玻璃價格迅速跌至900-920元/噸,且截至目前遲遲未有好轉跡象,東北玻璃貿易商冬儲玻璃直接虧損200元/噸以上。經銷商雖目前庫存貨源較少,但嚴重的虧損、對后市的悲觀是經銷商再度囤貨意向較淺,基本以隨買隨賣為主。這也是導致目前東北市場庫存直線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了解,凌源地區中玻新材料900噸一線已具備點火條件,廠家計劃今年8月點火投產,關注后期點火情況。一旦點火東北市場產能進一步增加,本就競爭激烈的東北市場后期競爭或更加激烈。
需求持續下滑、產能仍在擴充,供需矛盾突出、經銷商無緩沖力量,或使東北市場旺季過后跌幅最為明顯,而東北市場海運沖擊華北及華東市場,也會一定程度上拉低華北及華東地區的價格。卓創預計在終端需求仍未有明顯好轉信號的情況下,短期華北及華東市場難有明顯起色,東北市場在庫存壓力下,價格仍有走低風險。【完】


發改委下發的《關於開展平板玻璃建設項目專項清理的通知》表示,為遏制產能過剩,將對國發[2009]38號文出臺后審批建設以及擬建平板玻璃生產線項目進行全面清理。

日前,國家發改委工業協調司司長陳斌表示,目前我國浮法玻璃出產線達191條,在平板玻璃總產能超過6.5億重箱情況下,還有30余條在建浮法線.建成后浮法玻
璃產能將達8億重箱左右,產能顯著過剩.
過去10年間,我國浮法玻璃業在沿海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