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節選)
一、著力激發市場活力
以簡政放權為突破口,促進各類市場主體競相迸發發展活力。
(一)進一步簡政放權。對已下放地方的投資項目審批事項,按照“同級審批”原則,依法將用地預審等相關前置審批事項下放地方負責。將列入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的大連長興島石化產業基地等相關項目核準及用地預審等前置審批委托省級政府負責。鼓勵遼寧省開展投資領域簡政放權改革試點,對屬于省級審批的投資項目,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前置審批事項。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開展的境外并購外匯管理試點政策拓展至東北地區重點裝備制造企業。
(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大發展。在東北地區開展民營經濟發展改革試點,創新扶持模式與政策,壯大一批民營企業集團,開展私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示范,探索老工業基地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進入的行業和領域,抓緊實施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國家級重大投資示范項目,同時,要在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等領域推出一批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地方重大項目。在東北地區試點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鼓勵民間資本、外資以及各類新型社會資本,以出資入股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等領域,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機制(PPP)等模式。
二、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進一步深化東北地區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支持東北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切實增強國有經濟發展活力。
(三)深化地方國有企業改革。地方政府要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拿出本級國有企業部分股權轉讓收益和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專項用于支付必需的改革成本。充分利用各類資本市場,大力推進國有資產資本化、證券化。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企業管理層、技術骨干、員工出資參與本企業改制。
(四)大力推進中央國有企業改革。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結合東北地區國有資本總量和分布情況,組建跨省的區域性(或省級)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加快經營不善國有企業重組和退出。條件成熟時,通過股權多元化等方式整合中央企業在東北地區的資源,推動國有資本向關鍵性、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行業領域集中,允許拿出部分股權轉讓收益用于支付必需的改革成本,妥善安置企業職工。研究中央企業和地方協同發展政策,支持中央企業與地方共建產業園區。
(五)妥善解決國有企業改革歷史遺留問題。盡快出臺分類處理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力爭用2—3年時間,妥善解決廠辦大集體、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等歷史遺留問題。在東北地區全面推進中央企業分離移交“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熱、物業管理)工作,地方國有企業也要積極開展相關工作。
三、緊緊依靠創新驅動發展
要總結經驗、完善政策,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區域創新體系,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六)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改革試驗。打破制約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通產學研用之間的有效通道,統籌各方面資金并切實提高分配和使用效率。圍繞重大技術裝備和高端智能裝備、新材料、生物等東北地區具有優勢和潛力的產業鏈,以國家重點工程為依托,以骨干企業為主體,以利益為紐帶,整合創新資源組建若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設立引導東北地區創新鏈整合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集中實施一批重大創新工程,力爭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在東北地區組織實施一批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示范項目。
(七)完善區域創新政策。研究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關試點政策向東北地區推廣,鼓勵在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股權激勵等方面探索試驗。研究在東北地區設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研究利用國家外匯儲備資金支持企業并購國外科技型企業的具體辦法。研究支持東北地區創新驅動發展的措施。
(八)加強創新基礎條件建設。研究在吉林省布局綜合極端條件試驗裝置、在黑龍江省布局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支持東北地區建設一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推動大型企業向社會和中小企業開放研發和檢驗檢測設備(詞條“設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研究給予相應優惠政策。在東北地區率先啟動創新企業百強試點工作。支持中科院與東北地區加強“院地合作”,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繼續組織開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院士專家科技咨詢活動。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要對東北地區給予重點支持,對高端裝備制造、國防科技等領域予以傾斜。
四、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
進一步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九)做強傳統優勢產業。積極支持重大技術裝備拓展市場,鼓勵引導國家重點工程優先采用國產裝備,扶持核電、火電、軌道交通、石化冶金、高檔機床等優勢裝備走出去。科學布局一批產業關聯度高的重大產業項目,地方和企業要做好恒力煉化一體化、中石油長興島煉化一期項目前期工作并力爭盡早開工。加快推進中石油遼陽石化結構調整、中國兵器遼寧華錦石化改擴建等項目前期工作。鼓勵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在東北地區布局生產基地,允許地方現有玉米深加工企業根據供需狀況適度增加玉米加工量,中央財政對吉林、黑龍江、內蒙古3省區規模較大、信譽較好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在規定期限內競購加工國家臨時收儲玉米,超過一定數量部分給予一次性補貼。
(十)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對東北地區具有發展條件和比較優勢的領域,國家優先布局安排。積極推動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國家集中力量扶持東北地區做大做強智能機器人、燃氣輪機、高端海洋工程裝備、集成電路裝備、高性能纖維(詞條“纖維”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及復合材料(詞條“復合材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石墨新材料、光電子、衛星及應用、生物醫藥等產業,形成特色新興產業集群。支持沈陽、哈爾濱航空企業與國際大型航空企業開展總裝、發動機、零部件等重大合作項目。推動在沈陽、大連、哈爾濱等地設立軍民融合發展示范園區,發展軍民兩用高技術產業。鼓勵吉林開展非糧生物質資源高端化利用。設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
(十一)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適度超前建設智能化、大容量骨干傳輸網絡,加快沈陽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設,依托哈爾濱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擴容中俄、中蒙跨境信息通道。支持東北地區開展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試點,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業。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等產業。
(十二)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東北地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在用電、用水、用氣等方面與工業企業實行相同價格,在用地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加強旅游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業競爭力,打造大東北旅游品牌。扶持東北地區文化創意、影視出版、演藝娛樂等文化產業發展。支持沈陽鐵西、長春凈月開發區和哈爾濱等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創新服務業發展模式。推進東北地區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和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積極支持產品和技術交易平臺建設。
五、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六、推動城市轉型發展
要完善城市功能,支持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建設宜產宜居的現代城市。
(十六)全面推進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從2014年起擴大中央預算內投資相關專項規模,每年安排20億元專門用于東北地區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今年年內集中力量支持問題突出、前期工作基礎較好的10個城區老工業區和10個獨立工礦區實施搬遷改造工程,明后兩年力爭全面展開。堅持先規劃后改造,提前制定搬遷改造實施方案,積極穩妥推進搬遷改造。加大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等土地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通過開發性金融支持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的措施,支持發行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企業債券。
(十七)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力度,大力推進東北地區城市供熱、供水等管網設施改造。結合既有建筑節能、供熱管網改造以及熱電聯產機組建設,組織實施東北地區“暖房子”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和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東北地區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和配套污水管網建設。鼓勵利用特許經營、投資補助、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改善城市基礎設施的薄弱環節。
(十八)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在東北地區啟動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試點,健全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利益分配共享機制。以黑龍江省雞西、雙鴨山、鶴崗、七臺河四大煤城為重點,研究布局若干現代煤化工及精深加工項目,實施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攻堅行動計劃。組織實施資源枯竭城市吸納就業產業重點培育工程,支持建設一批再就業項目,重點培育阜新皮革、遼源襪業、大小興安嶺藍莓等能充分吸納就業的產業。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支持力度,在東北資源型城市建設一批接續替代產業園區和集聚區。對黑龍江省四大煤城等地區原中央下放煤礦繼續實施采煤沉陷區治理。
七、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要規劃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破解發展瓶頸制約。
(十九)加快綜合交通網絡建設。鐵路方面,加快京沈高鐵、哈佳、沈丹、丹大、吉圖琿、哈齊、哈牡等快速鐵路建設,推進赤峰、通遼與京沈高鐵連接線前期工作;貫通東北東部鐵路,研究建設黑龍江省沿邊鐵路;實施濱洲鐵路、哈牡鐵路等電化擴能提速改造;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公路方面,啟動京哈高速公路擴容改造,加快遼寧鐵嶺至本溪、吉黑高速吉林至荒崗段等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建設,推進國道203線吉林段、國道201線鶴崗段等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改擴建,消除瓶頸路段,加大國邊防公路和林區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機場方面,加快哈爾濱機場改擴建工程建設,推進大連新機場、沈陽機場二跑道、長春機場二期擴建、長海機場擴建、延吉機場遷建,以及松原、建三江、五大連池、綏芬河等支線機場前期工作。城市軌道交通方面,重點推進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及其他符合條件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大國際運輸通道建設力度,打通經俄羅斯的中歐鐵路大通道,重點推進中俄同江鐵路大橋、中朝丹東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集安公路大橋等重點項目建設,開展中俄撫遠、黑河等跨境鐵路項目前期研究,積極推進中蒙鐵路通道建設。
(二十)構建多元清潔能源體系。加快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切實解決東北地區“窩電”問題。盡快開工內蒙古錫盟至山東交流特高壓、錫盟至江蘇直流特高壓、遼寧綏中電廠改接華北電網等輸電工程,加快推進黑龍江經吉林、遼寧至華北輸電工程前期工作。研究在黑龍江、吉林開展競價上網電力改革試點,推動在內蒙古通遼開展區域微型電網試點。優化東北地區能源結構,開工建設遼寧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適時啟動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建設。在東北地區加快審批建設一批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項目。加快地熱能開發利用。支持工業燃煤鍋爐節能減排改造、余熱余壓利用示范工程。支持吉林省開展油頁巖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工程。加快實施中俄原油管道復線、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黑河與俄阿穆爾州煉化及成品油儲輸項目等一批重大合作項目。
八、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推進重點民生工程建設,使振興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群眾。
(二十二)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打好棚戶區改造攻堅戰,2014年東北地區開工改造70萬套,力爭再用2—3年,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現有棚戶區改造計劃。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東北地區棚戶區改造支持力度,中央預算內投資進一步向東北地區工礦(含煤礦)、國有林區、國有墾區棚戶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傾斜。更好運用金融手段支持棚戶區改造,鼓勵開發銀行進一步加大對東北地區棚戶區改造支持力度,今年安排信貸規模600億元左右,確保列入改造計劃項目建設資金需求。開發銀行項目資本金過橋貸款(軟貸款回收再貸)對東北地區支持標準按西部地區執行。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棚戶區改造的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擴大東北地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債貸組合”債券發行規模。對棚戶區改造工程所需新增建設用地實行應保盡保。
九、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十、全方位擴大開放合作
要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全面提升開放層次和水平,不斷拓展發展領域和空間。
(二十七)擴大向東北亞區域及發達國家開放合作。加強東北振興與俄遠東開發的銜接,啟動中俄遠東開發合作機制,推動在能源、礦產資源、制造業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合作項目,按照國務院批復方案加快籌備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支持哈爾濱打造對俄合作中心城市。發揮地緣和人文優勢,務實推進對韓、蒙、日、朝合作,支持大連設立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基地。擴大面向發達國家合作,建立中德政府間老工業基地振興交流合作機制,推動中德兩國在沈陽共建高端裝備制造業園區。提升中新吉林食品區合作層次。
(二十八)打造一批重大開放合作平臺。支持大連金普新區建設成為我國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根據需要將省、市經濟管理權限下放至新區。研究設立綏芬河(東寧)、延吉(長白)、丹東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支持滿洲里、二連浩特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和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建設綜合保稅區和跨境經濟合作區。加強重點邊境城市建設,增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吸引力。支持鐵嶺等地建設保稅物流中心,促進東北腹地與沿海產業優勢互補、良性互動。
(二十九)完善對外開放政策。給予東北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賦予黑龍江農墾糧食自營進出口權。增加從周邊國家進口石油、糧食等權益產品配額,鼓勵在邊境地區開展進口資源深加工。完善邊境小額貿易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政策。優先支持東北地區項目申請使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推動哈爾濱、長春機場等對部分國家和地區實行72小時過境免辦簽證政策。加快建設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
(三十)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推動東北地區與環渤海、京津冀地區統籌規劃,融合發展。完善東北四省區區域合作與協同發展機制,探索部門與地方協同推進合作的有效渠道,健全推進落實措施,深化多領域務實合作。大力推進東北地區內部次區域合作,編制相關發展規劃,推動東北地區東部經濟帶,以及東北三省西部與內蒙古東部一體化發展。
十一、強化政策保障和組織實施
據國務院 2014年8月8日網站
2015第十七屆中國東北國際門窗、幕墻、玻璃及加工設備展覽會將于2015年3月26-28日在沈陽遼寧工業展覽館舉行,目前正在火熱招商中,希望您把握拓展東北市場的機遇,共鑲盛舉!
新聞稿由北方工商業展覽有限公司發放。
如蒙刊登,敬請惠賜樣報。
新聞聯系:
北方工商業展覽有限公司市場部
地址:沈陽市三好街93號金源大廈5F
電話:024-31881735 31881599
傳真:024-23922432
聯系人:李爽 常明明
郵箱:bfexpo@126.com
北方工商業展覽有限公司介紹
北方工商業展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5年,是沈陽市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的展覽企業。2004年成為沈陽展覽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2005年被評為沈陽市最佳展覽誠信企業;2011年被評為2010年度遼寧省沈陽市最佳會展企業。公司展覽項目涉及:口腔器材、汽車、五金工具、建筑裝飾、工業裝備、孕嬰童等二十余個行業。北方工商業展覽有限公司秉承“工商業展覽締造貿易良機”的辦展理念,為客戶搭建好合作平臺,使北方工商業展覽有限公司成為客戶拓展東北市場的最佳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