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經營范圍——全球化
世界變得平坦,我國承包商必須跑得更快才能擁有一席之地。
雖然我國加入WTO已有十余年,但我國建筑業對外開放的門檻依然沒有完全放開,資質就是一條過不去的坎。雖然日本清水、瑞典斯堪雅等外資建筑業巨頭在國內擁有代表處或公司,小規模開展業務,但以與國內公司合作項目居多。目前這些外資建筑企業對我國建筑企業并不構成威脅,但隨著建筑業的進一步開放,難保外資建企巨頭不會憑借資本、技術、信息、裝備等優勢,通過融投資與承建的聯動,參與部分大型項目的競爭,搶占高端市場份額。
在其他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國際大型承包商紛紛通過兼并重組,瓜分和搶占市場;從1978年原國家建委和外經貿部遞交報告建議我國建筑業“走出去”之后,30余年來,我國建筑企業已經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占領一席之地!白叱鋈ァ背煽儾簧,但失利亦不少。中鐵建沙特虧損41億,中海外波蘭遭遇25億索賠,利比亞戰亂我國承包商損失近200億美元……受歐美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當地建筑業低迷,發達國家承包商將轉戰非洲、亞洲等中低端海外市場,擠壓我國海外承包商生存空間;中東、北非地區動蕩可能繼續存在并有蔓延趨勢,對我國海外工程市場安全造成威脅;個別地區地方民族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思想抬頭,海外承包商面臨挑戰。外部挑戰雖多,關鍵是中國建筑企業須練好內功,加強管理、技術的創新,加強法律、金融、外貿、保險等人才的培養,打造全球供應鏈,開展廣泛的全球合作,并且員工聘用國際化,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競爭力,笑傲國際承包市場。
經營模式——全產業鏈化
隨著國內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工程建設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國際工程項目日趨大型化,高技術含量、高復雜性的項目日趨增多,風險亦加大,業主對建設工程服務需求的綜合性和集成性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希望轉移風險,傳統的承包模式正逐步被工程總承包、國際投資、項目融資、國際信貸等相結合的綜合性合作方式取代,EPC總承包和BOT等承包方式越來越多。業主越來越要求承包商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從項目的前期策劃、項目融資、規劃設計,到設備采購、施工建設、運營管理等幾乎所有環節,希望承包商能給予一攬子解決方案,工程總承包模式將成為未來建筑業發展趨勢。
未來建筑企業必須擁有全生命周期理念,基于傳統施工業務,縱向整合價值鏈資源,前端介入項目投融資,后端介入施工后的項目運營,貫穿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這不僅是來自于業主的壓力,也是建筑業發展的需要。不少企業已開辟成立了“特許經營”部門并成為新的利潤來源。對于企業自身而言,一方面,可以增強產品與服務的協同效應,開拓更大的市場與利潤空間;另一方面由于后期項目運營可獲得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可以有效削弱建筑業周期波動性影響。
生產方式——工業化
我國當前建筑業處在工業化過程中,手工作業、粗放經營與信息社會的少數高新技術應用同時并存。當發達國家在如火如荼進行建筑工業化時,雖然1995年原建設部即發布《建筑工業化發展綱要》,但多年來,我國建筑業一直發揮人口紅利的優勢,沿襲傳統的建造方式。隨著建筑業規模的持續擴大,既有的建造方式效率提升不高,整體技術進步緩慢,浪費問題嚴重,走建筑工業化的道路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建筑工業化是通過現代化的制造、運輸、安裝和科學管理的大工業的生產方式,來代替傳統建筑業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業生產方式,尤其是適用于住宅建筑工業化。建筑工業化將是未來建筑發展的趨勢,建筑企業必須以科技創新為依托,以工業化的住宅結構體系和部品體系為基礎,以標準化設計為龍頭,運用科學的組織和現代化的管理,將住宅生產全過程中的設計、開發、施工、部品生產、管理和服務等環節集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建筑工業化中尤其注重信息化技術的作用,實現施工組織信息化、工作流程科學化、技術管理規范化,有效實現精細化管理并提高住宅質量。
經營理念——低碳化
研究表明,建筑業約消耗了全球40%的原材料、40%的能量(消耗了美國電力能源的65.2%),建筑業排放約占大氣污染排放量的40%,建設用地達到土地供應的20%。隨著世界各國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聯合國對碳排放的硬性要求,低碳時代建筑業面臨嚴重危機。
建筑工程是人類改造大自然的重要方式,但也要學會與大自然更和諧地相處,建筑企業需要積極主動地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項目管理過程實行精細化管理提升自然資源利用率、減少材料浪費,并進行標準化推廣;研發減少污染與排放、與環境更和諧的新技術與新材料;采用先進信息化技術系統,提高項目精細化水平;盡量承包綠色建筑、節能建筑、生態建筑等綠色項目,將可持續發展打造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就辍


近期,全國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積極響應黨的十八大號召,從中央到基層連續吹起反腐敗、講節儉的整頓之風。結合此精神的宣傳貫徹,競爭日趨激烈的建筑企業也應該思考如何將厲行節儉作為企業核心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一。

前不久,溫家寶總理作出重要指示,當前建筑企業面臨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廣泛應用節能環保技術,推進建筑業可持續發展”。指出了建筑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40%左右,包括生產和使用兩個環節。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

原文提要:中國在海外從西方人眼皮底下搶走越來越多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合同,因為西方人無法應對中國企業的低廉價格。
人們常指責中國造成種種不安。這次,巴黎在認真看待這種威脅。法國政府將就中國在公共建筑工程領域在法國的經營項目展開調查,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