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先畫個圖來回顧下之前講到的各類建筑吧
今天要說的是18世紀下半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西方建筑,這個時候的歐洲在資產階級革命影響下,開始了新一輪的建筑發展。這個時期的建筑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風格,雖然是屬于復古思潮,但大部分的建筑風格和裝修風格現在仍舊還有在廣泛運用。
這個時期主要有古典復興、浪漫主義和折衷主義三種,這三種都是屬于這廣泛的復古風格。大致地說,他們分別起源于不同國家:古典復興(法國)、浪漫主義(英國)、折衷主義(美國),而后流行于歐美。
在17-18世紀的時候流行的是巴洛克和洛可可,當一種風格流行到了盛期,就會有相應的反對它的風格開始興起,這三種風格都是反對極盡奢華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傾向于模仿古代的建筑。
古典復興(也有人稱為新古典主義)在各個國家的流行趨勢不同, 法國和美國以羅馬樣式為主,英國和德國則以希臘樣式為主。以下分別介紹一下代表作。
法國古典復興的代表一個是萬神廟,另一個則是雄獅凱旋門。此萬神廟非我們講到羅馬建筑時候的羅馬的萬神廟哦,這個是巴黎的萬神廟(“先賢祠”這個名字傳的更廣)。它們的正面都是三角形的山墻和科林斯的柱廊,區別在于羅馬萬神廟是圓形穹頂,而巴黎萬神廟則是在中央頂端放了坦比哀多(文藝復興時期的產物,文藝復興不也是復興古希臘和古羅馬么)。
巴黎先賢祠
羅馬萬神廟
大名鼎鼎的巴黎雄獅凱旋門鹵煮就不多廢話了,之前介紹的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是它的藍本。
巴黎雄獅凱旋門
所謂復興,就是這樣,基本上可以在歷史里找到它的影子。
美國的美國國會大廈、弗吉尼亞洲議會大廈也是古典復興的代表作。
美國國會大廈
美國國會大廈上面的坦比哀多,還有那一列的立柱~
弗吉尼亞州議會大廈
英國的代表作是大英博物館。
德國的代表作有布蘭登堡門、柏林宮廷劇院。
布蘭登堡門的創新點在于縱向兩個柱子之間是實心的
柏林宮廷劇院
英國是浪漫主義的發源地。分有兩個時段,早起和中期(= =好沒有誠意的分期),早期是模仿中世紀的寨堡或追求異國情調;中期浪漫主義常以哥特風格出現。前者代表作是布來頓的皇家別墅,后者代表作是英國國會大廈。由于浪漫主義仿的是中世紀時期的風格,所以主要限于教堂、大學、市政廳等中世紀就有的建筑類型。
布萊頓皇家別墅
布萊頓皇家別墅
這種風格的建筑在我們講的這一系列的建筑里面的確很獨特,早起的浪漫主義追求的就是這種濃濃的異域風情啦。
英國國會大廈
英國國會大廈也叫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始建于公元750年,11至16世紀為英國的王宮,位于倫敦泰晤士河西岸。屬于哥特復興建筑,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物。它的西北角的鐘樓就是著名的大本鐘。
大本鐘已然是倫敦的地標
至于折衷主義就比較混亂了,它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 =~它任意模仿歷史上的各種風格,所以也被稱為“集仿主義”。
從正面來看,是能明顯地看出來古典主義的三段式風格的,還有羅馬的柱廊,巴洛克式的豪華描金裝飾……其實越到后代建筑風格越是交叉融合,學習建筑史只是了解到某個時期的某種風格,使用它們作為一種元素加以創新出現在后來的設計里。(而像我們這樣的當然就只是出于愛好,多學多會啦)
除開這些風格,值得一提的是1851年建的顯赫一時的英國倫敦世 界博覽會“水晶宮”展覽館,設計師為帕克斯頓。八個月完成74400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展覽建筑。這個建筑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的建筑,在當時可以稱作是奇觀
工業革命帶來的新產物和新技術,也為建筑帶來了大革命。
它是萬國工業博覽會場地。1854年被遷到倫敦南部,可惜因為玻璃和金屬都非常不耐高溫,在1936年的一場大火中這個奇觀被付之一炬。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表示它的燒毀是“一個時代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