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保護膜(詞條“保護膜”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是一種具有表面保護功能的膜狀材料,也是壓敏膠(PSA)中最重要的產品之一。保護膜通常是以聚烯烴塑料膜為基材,以丙烯酸酯類聚合物為壓敏膠的基體樹脂(詞條“樹脂”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經涂布機加工制成。保護膜的真正意義是在商品儲運流通的過程中,或基材加工的工序之間,為防止表面劃傷而采取的一種臨時性的防護措施。保護膜廣泛應用于鋁板、鋁塑復合板、鏡鋼板、彩板、有機玻璃板、裝飾板以及鋁型材、塑鋼型材、不銹鋼卷材、大理石材和顯示屏等的表面保護。[1]
1 保護膜的結構及材料特性
保護膜一般為聚丙烯酸酯型保護膜,聚丙烯酸酯型保護膜的基本結構(圖一):從上到下依次為:隔離層;印刷層;薄膜;膠粘層。[2]
(1、隔離層;2、印刷層;3、薄膜;4、膠粘層)
圖一 聚丙烯酸酯型保護膜結構
1.1 薄膜
薄膜一般以低高密度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為原材料。通過擠壓成形、注塑成形、吹塑即可獲得。由于聚乙烯價格比較便宜,環保性更佳,90%的薄膜是用聚乙烯做的,以吹塑成形的工藝為主,聚乙烯有許多種類,熔點、密度各有不同。
1.2 膠體
保護膜的好壞的關鍵是由膠體的特性所決定的。保護膜所用的壓敏膠有2種:溶劑型聚丙烯酸酯膠、水溶型聚丙烯酸酯膠,它們有不同的特性。
1.2.1 溶劑型聚丙烯酸酯膠
溶劑型聚丙烯酸酯膠是用有機溶劑作為介質來溶解丙烯酸單體的,膠體非常透明,初粘性比較低,非常耐老化,可長達10年,當暴露在紫外線下時,膠體也會慢慢固化。將薄膜經電暈處理后聚丙烯酸酯膠可直接涂布,不需底涂劑。聚丙烯酸酯膠較硬,流動性差,所以保護膜的粘著力發揮比較緩慢,即使經過壓力后,膠體和被貼表面還是不能充分接觸,放置30 ~ 60天后,才會充分接觸被貼表面從而達到最終粘性,而且最終粘性往往比貼著時的粘性大2 ~ 3倍,保護膜的粘性如果適合板廠切割的話,最終用戶撕膜時有可能很費力,甚至撕不掉。
1.2.2 水溶型聚丙烯酸酯膠
水溶型聚丙烯酸酯膠是用水作為介質來溶解丙烯酸單體的,基本上也具備溶劑型聚丙烯酸酯膠的特點,但該膠體要避免、減少與水汽接觸,以避免殘膠。由于水溶型聚丙烯酸酯膠比較環保,不需要溶劑回收裝置,在發展中國家往往采用該膠體來生產保護膜。
1.3 膠體的特性
1.3.1 粘著力
指在一段時間后,將保護膜從被貼表面剝離所需要的力。粘著力與被貼材料、壓力、貼膜時間、撕膜時的角度、溫度有關。一般隨著時間和壓力的上升,粘著力也會上升,保護膜的粘性不能升高過多,以確保撕膜時不殘膠。一般用180度剝離實驗來測粘著力。
1.3.2 內聚力(詞條“內聚力”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指膠體內部的強度,作為保護膜的膠體內聚力必須非常高,否則在撕開保護膜時,膠體內部會開裂造成殘膠。內聚力的測量方法:將保護膜貼在不銹鋼表面上,在保護膜上懸掛一定重量的砝碼,來測量需要多少時間保護膜被砝碼拉脫。如果粘著力大于內聚力的話,撕掉保護膜,膠分子之間的連接鍵將會斷裂造成殘膠。
1.3.3 附著力
指膠體和薄膜的結合力。如果粘著力大于附著力的話,撕掉保護膜,膠分子和薄膜之間的連接鍵將會斷裂,造成殘膠。
1.3.4 耐紫外線性
聚丙烯酸酯膠耐紫外線,透明聚丙烯酸酯膠保護膜加了紫外線穩定劑后,它的耐紫外線可達3 ~ 6個月。一般用氣候模擬設備來檢驗保護膜的耐紫外線強度,通過調節溫度和輻射強度并用冷凝水來模仿氣候變化,每3小時高濕環境和7小時紫外線照射為一循環,50小時循環實驗等于大約相當于室外放置一個月。[3]
2 保護膜的生產
2.1 吹塑薄膜的生產
在加熱的滾筒內,聚乙烯粒子被螺桿推進到圓形的模頭口,壓縮空氣將熔融液吹脹,通過風冷后,收卷成膜。吹塑薄膜橫向和縱向的性質是不一樣的,保護膜的機器方向的延伸率一般大于180%,橫向的延伸率一般大于380%。但延伸率的大小和機械強度成反比,延伸率過大(如大于500%),則薄膜的機械強度往往會很低,易造成保護膜在運輸、搬運過程中破損,而且在解卷時,保護膜很容易被拉長,在切板后,保護膜將會回彈、翹邊。
2.2 膠體的涂布
電暈過的薄膜可直接涂聚丙烯酸酯膠,不需要涂底涂劑。然后保護膜通過較長的空氣加熱通道(80 ~ 120℃),以確保水或溶劑被蒸發掉,接著保護膜經冷卻輥冷卻,最后收卷。
2.3 復卷、分切、存放
保護膜在涂布機上被直接復卷成客戶所需要的長度。如果客戶需要保護膜的外觀漂亮,沒有氣泡包裹,可用高質量的復卷機重新復卷,才能確保沒有空氣的包裹。對于短的保護膜(500米以下),可用直刀來分切。超過500米,用直刀分切時產生的熱量可能使聚乙烯融化,造成難以解卷,甚至解卷撕爛膜。保護膜一般可在室溫30℃,無陽光直射的倉庫中存放12個月,溫度越高,存放期越短,每高10℃,存放期將降低一半。
3 保護膜的使用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