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紅外圖譜分析結果
為了確定抽檢樣品是否為硅酮結構膠, 另委托上海市橡膠 制品研究所對抽樣樣品進行紅外圖譜分析。經與標準硅酮結構膠樣品(聚二甲基硅氧烷 )的紅外圖譜對比分析, 抽檢樣品的紅外圖譜與標樣基本一致,其主要成分為硅酮結構膠。
4 .1 .4 檢測評估結論
鍍膜隱框玻璃幕墻 處的硅酮結構膠經現場檢測其強度目前尚能滿足使用要求, 且硅酮結構膠與鋁材、玻璃粘結良好。但經實驗室檢測,部分硅酮結構膠的拉伸粘結強度不符合《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 》的要求,且硅酮結構膠邵氏硬度偏大、延伸性能較差, 硅酮結構膠質量較差。建議建設單位更換。
4 .2 玻璃結構性能評估實例
4 .2 .1 工程概況
某玻璃幕墻工程風荷載標準值為1 .072 kN /m2 , 采用1500 mm×2100 mm 浮法玻璃 ,玻璃厚度為6mm 。
4 .2 .2 玻璃結構計算結果
按《標準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 102 —96)計算,玻璃最大應力 為40 .8 M Pa ,大于浮法 玻璃設計標 準值28 .0M Pa , 按大撓度 理論進行有限元 計算,玻璃最大應力為8 .60M Pa , 小于浮法玻璃設計標準值。
4 .2 .3 玻璃評估結論
浮法玻璃按大撓度理論計算,強度符合要求, 故浮法玻璃強度能滿足工程使用要求。建議建設單位在工程較重要部位采取粘貼鈦金薄膜 的方法予以加固,避免玻璃破碎后飛散造成意外事故。
4 .3 玻璃品種鑒定工程實例
4 .3 .1 工程概況
某商業辦公樓, 高33 層, 采用全隱框玻璃組合幕墻 。該建筑物使用玻璃的部位包括玻璃幕墻、觀光電 梯部位、欄桿部位等,建設單位要求全部采用鋼化玻璃。
4 .3 .2 檢測結果
采用偏振片對所有玻璃進行檢測, 部分玻璃(如觀光電梯部位、欄桿部位)均無干涉條紋。幕墻部位經偏振片、表面應力 檢測, 絕大部分為鋼化玻璃, 但少量部位為浮法玻璃。據施工單位解釋原因是施工過程造成鋼化玻璃破碎后, 由于供貨來不及鋼化, 以浮法玻璃代替。鋼化玻璃經表面應力測量,其表面應力值范圍均大于95 M Pa ,屬于鋼化玻璃。
4 .3 .3 檢測結論
采用偏振片觀察、玻璃表面應力檢測, 可以簡便地區分工程中所采用的玻璃屬浮法玻璃、半鋼化玻璃 、鋼化玻璃。
4 .4 主要受力框架檢測實例
4 .4 .1 工程概況
某研究所科研辦公大樓位于上海市徐匯區,建筑物總高度46 m ,建筑物南立面部分采用隱框玻璃幕墻、東立面部分采用明框玻璃幕墻 作為外圍護結構, 玻璃幕墻工程于1996年施工。
4 .4 .2 檢測結果
東側明框幕墻 最高處標高 H =39 .9m ,頂部樓層的豎框支座 跨距 最大。標準層的層高L =4 .0 m ,該段幕墻最高處標高H =34 m 。幕墻分格尺寸為2034 mm 。風荷載標準值計算為1 .43 kN/m2 。經現場檢測, 在跨中集中荷載作用下鋁合金豎框變形, 見圖3 集中荷載與跨中相對撓度值的變化。
對檢測所得的集中力、跨中相對撓度進行線性回歸后,計算得出:對應于集中力3 .5 kN 的跨中相對撓度為17 .33mm 。鋁合金橫梁 長度約為2m , 在很小的跨中集中力(0 .5kN 左右)作用下就產生10 mm 跨中撓度, 為避免試件損壞造成安全問題未繼續試驗。
4 .4 .3 檢測評估結論
按集中荷載作用下豎框實測撓度,可求得該明框幕墻能承受的最大風荷載標準值為:ω=Q/B =1 .073 kN/m2 , 按現行規范風荷載標準值計算, 要求達到1 .43 kN/m2 。故該工程立柱 的抗風壓性能達不到現行規范要求。
5 結論和建議
(1)玻璃幕墻是非永久性的外圍護結構, 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對其結構安全性能進行檢測評估。首先要對國家幕墻規范出臺前建成投入使用的玻璃幕墻工程,進行結構安全性能的檢測評估工作。
(2)應建立較為完善和科學的玻璃幕墻現場檢測評估技術, 對使用中的玻璃幕墻采用觀察、試驗、結構驗算和系統評估等方法, 結合工程有關資料對其結構安全性能進行綜合評估。
(3)有關政府部門、使用單位和幕墻公司等,應對使用中玻璃幕墻工程予以管理, 從政府安全管理、使用安全管理、維護安全管理等不同角度確保璃幕墻工程的結構安全性能。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專家介紹 陸津龍
鋁門窗幕墻委員會專家組
工作單位: 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上海市建筑幕墻檢測中心)
技術職稱: 高工
專業: 從事工程監理
專長: 1.材料、結構質量檢測
2.結構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