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單元板塊本身設計為明框嵌槽,輔以結構膠粘結玻璃做安全保障,且保證了玻璃與附框共同位移,將玻璃與附框之間的平面內位移轉換到單元板塊與主體支座間的位移變形。同時,根據重力原理,在三角形板塊上設置兩種類型支座約束,確保玻璃幕墻系統平面內位移的適應性,平面內變形指標達到 1/100 以上(圖8)。圖中支座 B解決了板塊的重力問題,支座 A 用以解決平面內變形,由于板塊和支座轉接件之間采用軸銷鉸接,使玻璃板塊處于任何位置都具有足夠的安全性,全工況均此(圖9)。
圖8 “歡慶之云”支座約束類型原理圖
圖9 “歡慶之云”玻璃單元支座
2.4 小結
三角形玻璃空間幕墻的設計,由于空間任意角度的關系,在設計思路上需要另辟蹊徑。研究主體結構類型以及全工況下,當變形發生時對表皮的影響;玻璃形態和建筑找形須依靠 BIM(詞條“BIM”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技術,根據單塊玻璃的形狀考慮重力設計,通過外表面以明框、隱框、點式等的不同表現形式,研究系統合理性;重點分析相鄰玻璃板塊之間平面內外變形的規律,抉擇系統設計。
3 類似案例及思索
近年來,在英國建筑師 Benoy 極力推廣的商業建筑設計中,采用單層異形網殼自由曲面采光頂作為中庭采光頂設計的項目越來越多,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市場。考慮到自由曲面采光頂設計包含頂面、立面、頂面等不同角度的空間形態,大部分表皮系統采取以主體鋼結構為支撐的幕墻系統,這在現行規范中尚無界定。
目前,單層網殼節點設計一般有兩種類型:焊接節點和螺接節點。而規范條款規定為須采用剛性節點,以控制整體的撓度和變形。
如圖 10 ~ 13 所示,兩個項目的玻璃面層與主體鋼結構接近,從而顯得整個體系輕盈通透,賦予建筑與結構之美感。可以看到,經優化的設計使主體結構和幕墻系統趨于合理,對于鋼結構和幕墻的構件(詞條“構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而言,其生產加工、連接工藝的先進性正是項目獲得成功的關鍵,值得深思。
圖10 上海悅達889自由空間曲面點支式玻璃邊夾支撐系統
圖11 上海悅達889 自由空間曲面鋼結構節點系統
圖12 上海K11藝術購物廣場自由空間曲面鋼結構焊接節點系統
圖13 上海K11藝術購物廣場自由空間曲面隱框玻璃框架系統
4 結論
表皮設計承擔著文化歷史的傳承與創新的重要作用。對于特定的文化建筑或者城市標志性建筑物,需要以不同尋常的辨別度、氣度非凡的表皮語言,淋漓盡致地激躍其設計理念,這就要求幕墻設計和材料運用有所突破,不得不承認幕墻設計師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本文正是通過具有相當代表性的自由曲面三角形玻璃幕墻系統的設計介紹,展現攻克技術重點與難點的過程,以開辟新的思路。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