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近日,德國英恩霍文建筑事務所(Ingenhoven Architects)公布了東京虎之門項目的設計方案,這是一個全新的商務生活和住宅綜合體發展項目,其中包括一座175000平方米的辦公塔樓與一座122000平方米的住宅塔樓,住宅塔樓高度大約220米,建成后這將是東京最高的住宅建筑。

虎之門項目中央塔樓設計效果圖

虎之門項目中央塔樓設計效果圖
該項目位于東京虎之門區,將建于現有虎之門山森大廈附近,既與山森大廈交相輝映,又有其獨特之處,該項目的設計理念為“垂直花園城市”,中央塔樓將配套植物繁茂的公共步行平臺,這些平臺則會形成階梯狀的城市景觀,項目還將周邊愛宕神社的花園引入到建筑內,這在尊重現有建筑的同時,也以自身特色成為城市綠化網絡系統的節點之一。

虎之門項目中央塔樓設計效果圖
此外,這些綠色的階梯平臺,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交流和活動的場所,還有助于減少城市熱島效應和空氣污染,同時還能有效的遮蔽建筑,這對于高性能的建筑圍護結構(詞條“圍護結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有著良好的節能作用。該項目還將利用綠色技術,如熱電聯供系統、灰水回收、雨水收集、太陽能光伏和高效率的照明等機械設備(詞條“機械設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勢必打造一座集綠色環保、節能、且功能完善的商業住宅綜合體項目。

虎之門項目中央塔樓設計效果圖
說到這座220米高的住宅樓,小編就不得不想到日本的建造技術,眾所周知,日本是地震頻發的國家,全球10%的地震均發生在日本及其周邊地區,日本的小孩從小就開始接受逃離技巧的學習,同時,日本為了抵抗地震的強大破壞力,他們建造的房子對抗震要求非常高,所以,要興建一座220米的住宅樓,小編用腳趾也能想像得出,他們在防震(詞條“防震”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烈度上下了多大功夫,他們的技術有多么先進。

日本木質結構房屋
抗震性能最好的是鋼結構房屋,其次是木質結構,然后才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日本的居民大多采用木質結構,木質結構具有良好的柔韌性能,在承受地震作用引起的晃動時,木結構可以更好地釋放能量,遇到強震也不易倒塌。

日本鋼結構房屋
即將誕生的這座日本第一高住宅樓采用了剛性結構抗震體,這是高層或超高層建筑柔性結構的主流,采取了剛性結構,強風刮過后建筑的搖動會大大降低,如遇阪神大地震級別的地震發生時,柔性結構的建筑一般要搖動1米左右,而剛性結構的建筑只搖動30厘米。

采取抗震和未采取抗震示意圖
另外,虎之門項目住宅樓還使用了與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相同的鋼管,確保了抗震強度,這種鋼管的直徑最大達800毫米,厚度達40毫米,而且鋼管中還注入了比通常混凝土強度高3倍的高強度混凝土,該住宅樓共使用了168根這種鋼管。

抗震施工過程

抗震施工過程
在日本的建筑施工中,對于抗震有三種構造概念,既耐震、制震和免震。耐震相當于我們國家的“抗震”,為最普通的級別,主要用在低層建筑中;制震相當于中國的“減震”,是對前者的補充,目的是讓建筑在晃動中集中在一個地方造成損害;免震相當于中國的“隔震”,即地震時避免房屋震動,這在大地震發生時使屋內物品不倒,人員不會受傷。

抗震施工過程

抗震施工過程

抗震施工過程
今天的日本,無疑已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抗震技術的國家,日本每年發生有感地震約1000多次,其中6級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發生1次。自1998年至2007年,日本共發生震級為6.0以上的地震199次,約占全球同等規模地震總數961的20.7%左右,但由其導致的災害死亡人數僅占世界的9%(中國卻占約30%)。由此可見,日本抗震技術體系的先進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