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2016年會論文集系列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違者必究
1 技術背景
幕墻形式按支承框架(詞條“框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組裝工藝分為構件式幕墻和單元式幕墻。構件式幕墻是在現場依次安裝立柱、橫梁和面板的框支承建筑幕墻;單元式幕墻是由面板與支承框架在工廠制成的不小于一個樓層高度的幕墻結構基本單位,直接安裝在主體結構上組合而成的框支承建筑幕墻。構件式幕墻構造簡單,成本較低,對加工設備要求低,工廠加工費用較低,現場安裝靈活,適應性好,但現場安裝工序多,安裝精度低,現場安裝費用高;單元幕墻在工廠組裝單元板(詞條“單元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塊,現場按單元有序吊裝,工序少,施工周期短,現場安裝費用低,但由于構造復雜,所用材料比構件式幕墻多,故造價比構件式要高。隨著人工費的上漲,構件式幕墻由于現場安裝工序多,施工周期長,人工費的上漲對其成本影響較大。為降低成本,可以將部分工序在工廠完成,減少現場作業,由此設計預制(詞條“預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構件式幕墻。
2 設計原理
預制構件式幕墻由面板和預制框架組成。預制框架由立柱和橫梁組成,在工廠采用自攻螺絲連接組裝(見圖1)。立柱設計成槽型截面(詞條“截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左右框架之間通過立柱的對插,形成封閉截面的立柱,立柱接觸處采用膠條隔開以避免摩擦噪音(見圖2)。上下框架對接位置避開橫梁,采用插芯上下插接(見圖3)。如果橫梁距離立柱對接位置較大,也可以把上下框架之間的橫梁設計成槽型,分別與上下框架組成框架,上下框架對插后連接處橫梁形成封閉截面的橫梁(見圖4)。框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與構件式幕墻相同,即框架左右立柱分別采用鋼角碼與埋件連接,可以實現三維調節(見圖5)。上下框架之間通過插芯連接,插芯同時也是施工時的吊裝件。橫梁、立柱在工廠制成一個樓層高度的支承框架,框架運輸到
現場后,按構造單元按順序進行吊裝。面板在現場安裝,面板與框架的連接構造可以采用小單元掛接,也可以采用壓塊等連接方式。面板安裝后在板縫中注膠密封,即完成安裝。





3 幕墻形式
預制構件式幕墻在立面形式上可以是明框幕墻,也可以是隱框或半隱框幕墻。面板可以是玻璃、金屬(詞條“金屬”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板、石材或人造板材。預制構件式幕墻不僅適用于平面幕墻,也可以在框架、面板安裝過程中通過以旋轉中心為軸調整角度而成為一種帶折線角幕墻,通用性強。幕墻立柱、橫梁形式不變,只是前端附框和扣線做少許變化即可滿足不同的建筑設計要求。每塊面板均可從室外單獨拆裝,便于板塊維修更換,重新安裝新板塊后幕墻性能不受任何影響。通過附框和裝配膠條的變化可任意調整面板材(詞條“板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料的種類和厚度。采用明框形式時采用隔熱膠墊進行斷熱設計,構造簡單,靈活有效,突破斷熱夾條鋁材設計的瓶頸,保證斷絕熱傳導的同時又不影響構造的穩定和水密、氣密性能。預制構件式開啟窗構造同普通構件式幕墻,在此不再贅述。以下以玻璃面板為例介紹幾種主要形式。
(1).明框玻璃幕墻


(2).隱框玻璃幕墻


(3).折線玻璃幕墻

3 工程應用
預制構件式幕墻先安裝框架,再安裝面板。框架的安裝類似于單元式幕墻安裝,由低層向高層分層安裝。同一樓層內可以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安裝,面板板塊比框架推遲2~3層安裝,并隨框架同步距向上安裝(見圖11)。

框架采用單元式框架,框架的立柱和橫梁在工廠組裝完成,施工現場只需將框架掛接到建筑主體結構上,再將面板安裝到框架上即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量。標準化生產程度高,通用性強,可應用于明框,隱框,明隱框結合等各種立面形式。橫梁與立柱采用螺絲連接,沒有縫隙,外觀美觀。立柱是由兩半插接組成的,具有水平伸縮功能,上下立柱之間通過
插芯連接,具有優異的平面內變形性能,抗震性能好。可見,預制構件式幕墻是一種具備優越性能,性價比高的產品,在人工費日益見漲的形勢下,值得推廣使用。我司已成功把此項技術應用在上海中歐大廈、山東匯金大廈、佛山智慧新城等項目上,實踐證明,預制構件式幕墻安裝速度快,安裝精度也得到提高,綜合造價比普通構件式幕墻節約6%–10%,經濟效益明顯。
參考文獻
[1].姜清海等,實用新型專利《預制型小單元幕墻》, 專利號ZL200920263975.8
中國幕墻網 2016年會論文集系列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