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我國既有建筑面積已經超過500億平方米。其中綠色建筑(詞條“綠色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而積僅有1,627億方米(包括綠色建筑設計標識和綠色建筑運行標識項目(數據截止到2013年12月底)。而絕大部分的非綠色“存量”建筑。都存在資源消耗水平偏高、環境影響偏大、工作牛活環境急需改善。使用功能有待提升等方面的問題。龐大的既有建筑總量加之存在的諸多缺陷。成為建筑領域節能減排工作的重大難題。
推進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可以節約能源資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適性和環境友好性。對轉變城鄉過設發展模式。破解能源資源瓶頸約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近些年來。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針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發布了系列工作規劃和規范性文件。有力推動了我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 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對既有建筑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不局限于節能改造。而是將改造內容覆蓋到“四節一環保”的全部范圍。將成為推進既有建筑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現階段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項目還不多,而且缺乏綠色化改造的技術和標準指導。另一方面,“十一五”期間,一批既有建筑方面的科技項目順利實施,積累了研究開發和工程實踐經驗。為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標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此背景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標準制訂計劃,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住房和 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會同有關單位研究編制國家標準《既有建筑改造綠色評價標準》(以下簡稱《標準》)。
2 編制工作情況
2.1 前期文獻調研
(1)國外相關標準情況
西方發達國家既有建筑所占比重較大,既有建筑的環境問題相對較早地引起人們的重視,制定了比較完善的既有建筑綠色運行和改造評價工具。《標準》主要參考的國外評價標準如下:美國LEED-EB和LEED-ID&C、澳大利亞GREEN STAR相關條款NABERS、英國BREEAM DOMESTIC REFURBISHMENT、日本CASSBE-EB和CASSBE-RN、新加坡GREEN MARK相關條、德國OGNB相關條款。
(2)國內相關標準調研
《標準》編制組查閱分析了大量國內相關標準規范。如現行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分、《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建筑抗震鑒定標準》。《民用建筑可棄性鑒定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民用建筑室內熱濕環境評價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等。現行行業標準《既有采暖居分建筑節能改造技術規范》、《民川建筑綠色設計規范》、《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技術規范》、《城市夜景照明設針規范》等。
除了調研現行標準規范外。還調研了正在制修訂的標準規范情況。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綠色商店建筑評價標準》。《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
2 .2已經開展的編制工作
在前期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成立廠《標準》編制組。并已經召開四次工作會議。形成了《標準》征求意見稿。 (1)《標準》編制組成立暨第一次丁作會議于2013年6月6日在北京召開。會議討論并確定了《標準》的定位,活用苑圍。編制重點和難點、編制框架(詞條“框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任務分工。進度計劃等。
(2)《標準》編制組第二次工作會議于2013年8月1日有上海召開。會議討論了各章節的總體情況和重點考慮的技術內容。進步討論了《標準》的適用范圍,技術重點,共性問題,改造效果評價以及《標準》的具體條文等方面內容。會議還特別邀請了英國建筑科學研究院(BRE)的BREEAMi主管MARTINTOWNSEND先生與編制糾交流了英國既有建筑改造綠色評價標準的編制工作及相關情況。
(3)《標準》編制組第三次工作會議于2013年9月17日在北京召升。會議對《標準》初稿條文進行逐條文流與討論確定合理的條文數量與分俏重點討論能體現既有建筑綠色改造特點的條文和權重。形成了《標準》征求意見稿初稿確定了征求意見稿初稿試評任務分工。選出有代表性的綠色改造項目進行試評。
(4)《標準》編制組第四次工作會議于2013年12月16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交流了征求意見稿初稿的試評結果。總結了試評過程中發現的主要問題編制組專家討論了征求意見稿初稿的共性問題及修改意見。根據項目試評發現的問題。對《標準》征求意見稿初稿進行了修改。形成了《標準》征求意見稿。并于2014年1月24日起正式征求意見。
2 .3征求意見初稿試評
2013年9月底至10月中旬。對《標準》征求意見稿初稿進行了內部試評價:共有12個既有建筑改造項目參加了試評。其中包括10個公共建筑。2個住宅建筑。這些項目在中國氣候區的分布是:寒冷地區3個。夏熱冬冷地區8個。夏熱冬暖地區1個。
3、《標準》內容框架和扭點技術問題
3.1《標準》內容框架
《標準》征求意見稿共包括11章。前三章分別是總則。術語和基本規定;第4至第10章即是既有建筑改造綠色性能評價的7大類指標。分別是規劃與建筑。結構與材料,暖通空調。給水排水、電氣與照明,施工管理和運營管理:第11章是提高與創新,即加分項。
3.2重點技術問題
根據前期調研、標準編制及試評情況。編制組總結了需要重點考慮和解決的技術問題。并初步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1)平價指標體系
構建區別于新建綠色建筑評價的既有建筑改達綠色評價指標體系。目前的考慮是按專業設置章節和大類評價指標。這樣設置的好處有:一是目前的工程建設標準主要按專業沒置。便于本標準與相關專業標準的統籌協調;二是避免改造項目按‘’四節一環保”考慮時可能有缺項(如節地)。而導致難以編寫的困難。
(2)評價定級方法
與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修訂稿保持一致。采用引入權重、計算加權得分的評價方法。。在改造建筑滿足所有控制項要求且每類指標的評分項得分不小于40分的前提下。對于一、二。三星級改造建筑總得分要求分別暫定為50分。60分。80分。
(3)適用建筑類型
與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修訂稿保持一致。適用范圍包括各類民用建筑。從國外的實踐經驗來看。英國BREEAM最新的2011版也是采用這種方法。一本評價標準涵蓋了多種建筑類型。從《標準》征求意見稿初稿的試評情況來看。也初步驗證了《標準》的適用性。
(4)改造效果評價
對于各專業改造前后效果評價方法問題。有兩種考慮方法一是改造前與改造后的性能對比。提高得越多得分越多當然改造后應滿足有關標準規范要求。二是按照參評建筑的現狀評價參評條文應達到理行標準規范要求。
(5)部分改造問題
對于部分改造的既有建筑。未改造部分的各類指標也應按《標準》的規定參與評分。
(6)加分項問題
參考正存修訂的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的力式處理。增設加分項一章。加分項分為性能提高與創新兩個方面。以鼓勵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的應用和綠色性能的提升。加分項包括規定性方向和可選方向兩類。前者有具休指標要求。側重于”提高’;后者則沒有具體指標。側重一于”創新‘加分項最高可得10分。實際得分累加在總得分中。
(7)改造經濟性問題
既有建筑綠色改造的經濟性是很重貿的一個指標。但經濟性指標牽涉很多因素。量化評估的難度很大。編制組初步決定對經濟性好的綠色改造項目在創新項中進行加分鼓勵。
(8)需要檢測的參數問題
對涉及定量指標。又難以通過討算核定的。需要進行檢測驗證這涉及到檢測驗證的標準方法問題。需要在《標準》條文正文或條文說明里明確。
(9)評價階段問題
對于新建綠色建筑。目前是分為設計階段評價和運行階段評價新建建筑設計了不一定會建設。那就談不上運行。但對既有建筑綠色改造_既然改造了肯定會運行為了與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修訂稿保持一致。本次標準征求憊見稿按照設計階段評價和運行階段評價兩個階段考慮。
(10)施工管理問題
改造相對于新建。就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來說。影響或作用要小很多。但是,改造施工有區別于新建建筑施工的有工藝、工法、材料、裝備以及現場保護措施等。另外從建筑個壽命期的角度考慮。施工階段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為了與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櫥、準》GB/T50378修訂稿保持一致。《標準》征求意見稿保留了施工管理一章。
3 .3《標準》征求憊見稿的有關考慮還有:
(1)條文設置盡可能適用于不同建筑類型。不同氣候區以及參評建筑的改造和未改造部分的評價,防止條文僅可用于某一種情況的評價。最人限度地減少不參評。
(2)既有建筑改造綠色評價以進行改造的既有建筑單體或建筑群作為評價劉象。評價對象中的擴建面積不應大于改造后建筑總面積的50%否則本《標準》不適用。
(3)按照改造技術對綠色性能的貢獻來設置條文和分數,而不是按照改造技術實施的難易程度和費川高低來設置。
(4)若條文涉及圖紙或計算書等內容。應在條文說明中說明以什么圖紙、以哪些計算書等作為評價依據;既有建筑改造會發生缺少相關圖紙或計算書的情況。在條文說明中明確此類情況的評價依據。
(5)對于需要星化考核的指標。在相關條文正文或條文說明中給出明確的計算方法;若計算方法的文字或公式表述復雜。應給出參考算例。
(6)合理平衡條文的分數。抓住改造的主要技術和對綠色性能貢獻較大的技術措施。大掉分數過低和對綠色性能貢獻太小的條文。
4、小結和下一步工作
《標準》統籌考慮建筑綠色化改造的經濟可行性。技術先進性和地域適用性。著力構建區別干新建建筑。體現既有建筑綠色改造特點的評價指標體系。以提高既溝建筑綠色改造效果。廷長建筑的使用壽命。使既有建筑改造朝肴節能。綠色。健康的方向發展。
目前。《標準》正在廣泛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對征求意見稿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標準編制組將根據意見對《標準》進行修改完善。并對代表性既有建筑改造項目進行再次試評。并根據試評結果進一步修改完善標準條文形成《標準》送審稿。計劃于2014年年內完成《標準》報批。
下一步,還將開展《既有建筑改造綠色評價標準實施指南》等相關技術文件的研究和編寫工作。開展配套《標準》實施的評價工具軟件研發工作。以及《標準》宣傳培訓工作。推動我國既有建筑綠色改造工作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