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就“調整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部分指標”征求意見(建市施函[2016]86號),主要內容有以下兩點:
一、取消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中的一級建造師、注冊建造師、企業經理、財務負責人、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等指標;
二、2017的1月1日起,申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一級資質的企業,工程業績以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布平臺為準,未進入發布平臺的業績不作為有效業績認定。
征求意見函字數不多,寥寥幾行,但影響深遠!其核心思想與國務院一直強調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改革綱領性要求相吻合,也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4年頒布的《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強調的“淡化企業資質管理,強化個人執業資格”文件精神的具體落實。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函件

住建部官網相應網址
點擊查看 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608/t20160805_228443.html
假設按“征求意見函”內容執行,這將給企業和個人帶來至少如下六方面重大影響:
一、用于企業資質申請、升級和增項的個人證書掛靠(如: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等)將消失,也就是證書掛企業掛不了;
二、項目上個人掛證依然大量存在,部分只掛企業不掛項目的證書有一部分將分流到項目上,掛項目的證書將增多,掛項目證書的價格將下降,但因掛項目風險高于掛企業,所以雖然掛項目價格有下降,應該會高于原先掛企業的價格。
三、資質門檻降低,資質在市場中作用大大減小,將進一步激活市場活力,將決定權交還給市場;
四、維護資質的成本降低,企業資質掛靠將減少,有一定實力的項目經理將自己申請資質,走自營之路;
五、通過出借資質生存的建筑企業,將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這類企業有必要快速提高自營能力;
六、建筑企業又一次得到改革紅利,消除了企業資質掛證人員費用,又一次減負,初步估計,全年建筑企業減負總和將超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