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現(xiàn)象
|
產生原因 |
處理方法 |
染不上色 |
1、 染色已被分解
2、 染色液pH太高
3、 氧化膜太薄
4、 放置時間過長,氧化膜自然封閉
5、 染料選擇不當 |
1、 重新配制染色液
2、 將pH調至工藝要求范圍
3、 延長氧化時間或提高電流密度
4、 氧化后的工件應盡快進行染色處理
5、 選擇合適的染料 |
部分著不上色或顏色太淺 |
1、 氧化膜被油污弄臟
2、 染料濃度太低
3、 裝掛不當,造成氧化膜不均勻
4、 染色液被污染
5、 染料溶解不完全 |
1、 加強氧化后的現(xiàn)場管理,防止污染
2、 調高染料濃度
3、 正確裝掛
4、 重新更換染色液
5、 攪拌染色液使其溶解完全 |
染色后表面有白色水霧 |
1、 返工零件褪色液濃度太濃
2、 返工零件褪色時間太長 |
1、 降低褪色液濃度
2、 嚴格控制褪色時間 |
染色后表面發(fā)花 |
1、 染色液pH太低
2、 氧化后清洗不良
3、 染料溶解不完全
4、 染色液溫度太高 |
1、 調整pH到工藝規(guī)定范圍
2、 加強氧化后的清洗工作,對表面質量要求高的工作應用蒸餾水或純水清洗
3、 攪拌染色液使染料溶解完全
4、 調低染色溫度至工藝規(guī)定范圍 |
染色后表面有斑點 |
1、 氧化膜被灰塵,油污污染或氧化后與酸堿接觸
2、 染料內有不溶性雜質 |
1、 加強現(xiàn)場管理
2、 過濾染色液或更換染色液 |
染色后易褪色 |
1、 染色液pH太低
2、 氧化膜孔隙率小
3、 染色時間短
4、 封閉液pH太低,封閉鹽濃度不夠
5、 封閉時間太短
6、 封閉溫度低,造成封閉不完全 |
1、 調整pH到工藝規(guī)定范圍
2、 適當提高氧化溫度或電解液濃度
3、 延長染色時間
4、 調整pH到工藝規(guī)定范圍,通過分析添加封閉鹽
5、 延長封閉時間
6、 升高溫度至工藝要求范圍 |
著色后表面易擦掉 |
1、 氧化膜質量不良
2、 染上色溫度過低
3、 氧化膜粗糙 |
1、 加強對氧化液和氧化操作過程的管理
2、 提高染色液溫度
3、 降低氧化溫度,加強氧化電解液的管理 |
顏色過暗 |
1、 染色液太濃
2、 染色溫度過高
3、 染色時間過長 |
1、 稀釋染色液至正常范圍
2、 調低溫度至工藝規(guī)定范圍
3、 正確控制染色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