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文冠莊園展示中心項目位于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黃羊洼村,敖漢旗位于赤峰東南部,總人口 60 萬,以漢族和蒙族為主。建筑的選址在村口,原黃羊洼大隊支部舊址,東側便是黃羊洼村落。村落周圍是曠野、草坡和巨大的發電風車,這里每個角落都是故事,都是歷史。

內蒙古文冠莊園展示中心實景圖
在這樣一個充滿歷史痕跡的地建一座現代化建筑,如果生生的冒出一座全是玻璃幕墻的大廈你是否會覺得極為突兀,但如今任何一座建筑都離不開玻璃幕墻,因此取舍是重點,這兒應該有的態度是豪放與粗獷,猶如草原上的摔跤漢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才是符合當地風情的。因此,做為一幢佇立這樣一個民族文化特色濃郁之地的建筑,氣質很重要,建筑要融于自然。

內蒙古文冠莊園展示中心實景圖
而整座建筑中庭設計的目的就是將歷史和情懷、功能進行梳理和融合,中庭就在原來院子的基礎上設計出來。所以中庭空間是開敞的,可聚集上百人,建筑是上下兩層空間,人們在任何一個建筑空間都能迅速到達中庭,它不僅是歷史的再現,兼具集會、疏散、展示的功能。中庭必須和天空有所交流,尤其是霧霾肆虐的今天,藍天就顯得特別稀有。敖漢,氣溫日差較大,冬季漫長而寒冷,春季回暖快,夏季短而酷熱。面對這樣的氣候,在中庭上方加蓋玻璃幕墻是上策。

中庭的玻璃屋頂適應氣候變化

內蒙古文冠莊園展示中心實景圖
當建筑融于自然,室內也要融于建筑,室內的設計語言沿襲室外的語言特征,不僅在設計語匯上,更體現在建筑的空間布局上。建筑整體采用對稱的軸線式布局,中庭空間是軸線的核心空間,同時也是室內設計的核心空間。空間的軸線,使得中庭作為一個重要的空間角色出現在整座建筑空間序列當中。其作為展覽、會議、觀演等多種室內活動的交匯點,不僅僅將建筑統一起來,同時也作為建筑軸線序列的空間高潮出現。

外皮就地取材于基座挖掘而出的石塊
除了以上功能,在中庭的東側設計了一處戲臺,更準確的說是一座現代戲臺,靈感來源于業主的家鄉——山西。戲臺可用來表演、展示、集會演講等等,因為它的正負標高(詞條“標高”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高于中庭地面高度,地勢上自然而然成為了中庭的焦點中心。戲臺下方懸空,設計了鏡面水池,再堅固的房子也需要柔情的物質來軟化,水便成為中庭的重要元素。東西兩側的鏡面水池可常年有水,因為20公分深度的淺水可以循環使用。

內部采用大量的夯土涂料(詞條“涂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最后則是建筑的外觀,外部簡潔粗獷,與周邊天然遼闊的地理環境相呼應。設計師嘗試用現代的設計語言來闡述設計本身,整座建筑使用了具有鮮明特征的當地石材和耐候鋼板,以石筑墻,是向敖漢上古先民致敬,以鋼為材,是向鑌鐵的契丹致意。而石頭材料則來自于敖漢當地,源于基座建設時挖掘而出的石塊,將這些石塊鑲嵌于墻體,既消化了富余的土方量又產生出原汁原味的鄉土景觀。山劈石呈赭石色,有黃色和灰色的花紋,石頭表面肌理豐富,凹凸明顯,表情粗獷,充分模擬了自然,賦予建筑粗獷的美。

內蒙古文冠莊園展示中心實景圖

內蒙古文冠莊園展示中心實景圖
而立面的窗口飾面使用了耐候鋼板,隨著時間的推移,耐候鋼板體現了時間與歷史感,同時讓整個立面隨時間變化,像是一個隨時間不斷生長的有機體。其次,內部空間還運用了夯土效果的裝飾涂料,夯土涂料的原料同樣就地取材于當地的黃土,十分環保。同時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節能、透氣性能強。涂料選定為赭黃色,以形成自然質感的內墻表皮形式,與內蒙的大地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