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近日,由中鐵十局建筑公司承建的濟南市濟陽縣第二實驗小學教學實驗樓完成竣工驗收,即將投入使用。該工程是山東省第一座“裝配式”鋼結構教學樓,被評為“2017年山東省裝配式建筑示范工程”。

已建成即將投入使用的“裝配式”結構教學樓
該教學樓整體高度為24.60米,建筑面積10382平方米,占地面積2025平方米,地上結構五層,局部六層。整體施工形式采用建筑產業化生產方式建造,摒棄以往的現場混凝土澆筑形式,框架全部為鋼結構,其他結構均為預制拼裝,工程預制裝配率達到85%。采用建筑產業化進行裝配建設的房屋,包括門窗(詞條“門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樓梯、外墻板、疊合梁板等部品構件均在標準化工廠的工業流水線上生產完成,運到工地即可進行“搭積木式”的組合安裝,具有質量和成本可控、節約資源、綠色環保、工期短等多項優勢,綜合成本遠低于傳統在現場進行鋼筋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方式。

施工中的建筑外墻板拼裝作業
據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濟陽縣第二實驗小學教學實驗樓采用這種“裝配式”施工方式,施工工藝更為簡單,同時避免了天氣對施工的影響,消除了傳統澆筑存在跑漿、漲模等質量通病,減少了粉塵和噪音污染。與傳統施工相比,節省了人工成本達40%,措施費降低45%,現場作業工期縮短35%以上。

新建教學樓的內部結構樣貌
據了解,建筑產業化及“裝配式”結構是近年來在工程建設領域廣泛推崇的新型建筑施工技術,發展前景十分廣闊。2016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30%。目前,該項施工新技術已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開始大面積進行示范推廣,山東省也將此作為重點在建筑施工領域逐步開始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