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剛剛閉幕的2018年 昌平 平昌冬奧會上,出盡風頭的不僅是張藝謀的“北京8分鐘”,還有英國建筑師Asif Khan設計的“現代場館”。這座被稱為“世界上最黑暗的建筑”的冬奧會場館,使用了特殊的納米碳管漆料,能吸收99%的日光。

用設計師自己的話說,深邃的“超級黑”色彩,能夠產生超乎想象的視覺效果,讓人難以分辨出物體的表面特征,就像是墜入無止盡的黑洞深淵般,無論是白日或者夜晚,它都僅以最純粹的黑示人。
隨著高科技材料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建筑,給枯燥乏味的建筑外墻賦予了新的想象空間。近年來,外墻設計逐漸成為了建筑設計的熱門領域,甚至成了建筑師發揮創意的“必爭之地”。
案例
作為一棟建筑向外界展現自己“格調”的工具, Chanel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旗艦店就因其“水晶屋”的外形而名聲大噪。
這座位于名店林立、歷史悠久的Pieter Cornelisz Hooftstraat大街的店面,巧妙地用全透明的玻璃磚替代了建筑物原本的紅色磚塊,在周邊的古舊建筑之中看起來既驚艷,又不失和諧。

當然,設計師想表達的價值不一樣,選用的外立面材質就不同。比如植物、陶瓷、石材的選用,外立面材料的顏色、曲線和圖案,都是建筑師的創意核心。

政策
2017年12月,住建部下發了《關于征求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進建筑師負責制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以下簡稱《征求意見函》)。《意見函》提出,要推進民用建筑工程全壽命周期設計咨詢管理服務,從設計階段開始,由建筑師負責統籌協調各專業設計、咨詢機構及設備供應商的設計咨詢管理服務。
“建筑師負責制”的實施,將賦予建筑師在建筑材料的選取和使用上更大的話語權,簡言之,越來越多的外立面風格將被嘗試應用在不同的建筑中,以提高建筑的節能、環保性能,并美化建筑外觀。

不僅是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項目也將給外墻保溫及裝飾材料帶來巨大的商機。“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我國將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5億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節能改造1億平方米, 全國城鎮既有居住建筑中節能建筑(詞條“節能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所占比例超過60%。
同時,隨著我國城鎮化發展邁入中后期轉型提升階段,預計2020年、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分別達到60%、65%,2050年可能超過70%,推動建材需求持續增長。
總結
那么,當前最常用的建筑外墻裝飾材料到底有哪些呢?穿上不同材質的外衣,又能給建筑本身帶來哪些不同的效果呢?下面,FBC就帶您系統地盤點一下。
1、 金屬材料(詞條“金屬材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優點】質輕、隔音、防火、防水、耐候、高強度、易安裝施工、耐腐蝕性能好,不易玷污,便于清潔保養。
【缺點】價格相對昂貴,不易推廣普及。

2、 涂料
【優點】經濟、安全環保、裝飾性良好、施工簡便、工期短、工效高、維修方便、可以一次施工就解決防水問題。
【缺點】壽命較短,變色、起皮、開裂。

3、陶瓷材料
【優點】外觀上具有不同的質感;功能上堅固耐用,具備很好的耐久性和質感,具有易清洗、防火、抗水、耐磨、耐腐蝕和維護費用低等特點。
【缺點】粘貼要求較高,施工難度大,施工技術不過硬容易造成脫落傷人,還必須解決防水問題。

4、干掛石材(詞條“干掛石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優點】外觀高檔大氣,功能堅固耐用。免除了灌漿工序,可縮短施工周期,減輕建筑物自重,提高抗震性能,并且可以有效預防飾面板脫落傷人事故的發生。
【缺點】施工難度較大,成本較高。

5、玻璃幕墻
【優點】造型簡潔、現代感強,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
【缺點】玻璃幕墻易反射的強烈光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造成“光污染”。造價較高,如施工技術不過硬,可能會造成脫落傷人。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城市品位的追求在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美麗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對建筑外立面設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待與要求,這將為建筑建材產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