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裝配式建筑是在施工現場對預制件進行拼裝和部分澆筑,這種施工方式會有很多拼縫部位,需要施注專用的密封膠起到防水作用。因此,裝配式建筑接縫施工對于裝配式建筑外墻的防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盡量一次做好接縫的防水密封,確保后續不出現漏水問題,裝配式建筑接縫施工全過程管控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從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個階段,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做好裝配式建筑接縫施工全過程管控。
1. 施工前
施工前,施工人員應確認施工環境、接縫情況,進行密封膠與基材的粘接(詞條“粘接”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性測試,進場檢驗人員應確認進場材料的質量。
1.1施工環境
施工人員應注意:密封膠應在溫度4℃~40℃,相對濕度40%~80%的清潔環境下施工,下雨、下雪及刮大風時不能施工。
環境溫度過低會降低密封膠的粘結性,因為低溫下,密封膠的表面潤濕性降低,同時在基材上可能形成霜和冰,影響密封膠的粘結性。環境溫度過高對密封膠也有不良影響,因為高溫下,特別是陽光直射的建筑物表面上,基材表面的實際溫度可能比環境溫度高很多。受高溫的影響,密封膠的抗下垂性會變差、固化會加快、使用時間和修整時間會縮短,同時容易產生氣泡。
相對濕度過低會使密封膠的固化速度變慢,相對濕度過高可能會在基材表面上形成冷凝水膜,影響密封膠與基材的粘結性,同時也可能使密封膠形成氣泡。
1.2接縫情況
密封膠施工作業前接縫的外觀,應由現場施工人員確認,符合下列要求:
1) 接縫兩側混凝土基層應堅實、平整,不得有蜂窩、麻面、起皮和起砂等現象。
2) 基層表面應清潔、干燥,無油污、無灰塵等,堵塞處應清理干凈并保持暢通。
3) 吊裝過程中造成的缺棱掉角等破損部位應修補。
4) 接縫兩側基層高度偏差不宜過大。
5) 接縫的寬度除設計另有規定外應為15mm~40mm。

1.3粘接性測試
在大規模施工之前,現場施工人員先應進行密封膠與工程實際使用基材的粘結性測試,也就是在現場先按施工要求在小范圍內施工一部分膠縫,待膠固化后,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GB 16776-2005 附錄D中方法A的規定進行密封膠手拉剝離(詞條“剝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試驗,考察密封膠與基材的粘接情況,確認沒有問題后再大面積施工。

1.4材料
進場材料應由進場檢驗人員按規定要求抽檢,合格后方能使用。
1) 密封膠進場前應做復檢并做好相關記錄,復驗項目應包括下垂度、表干時間、擠出性、彈性恢復率(詞條“彈性恢復率”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拉伸模量、質量損失率等。應采用低模量密封膠,其主要性能應符合表1的規定。

2) 預制外墻板接縫處密封膠的襯墊材料宜選用柔性泡沫塑料或海綿膠條,如聚氨酯泡沫或聚乙烯發泡材料,在縫內不產生永久變形、不吸水、不吸氣、不會因受熱而隆起使密封膠鼓泡。閉孔襯墊材料的原始尺寸應大于接縫寬度的20-30%;開孔襯墊材料的原始尺寸應大于接縫寬度的40-50%。
3) 導水管應采用專用單向排水管,管內徑不宜小于8mm,外徑不應大于接縫寬度,并應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詞條“耐候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在密封膠表面的外露長度不應小于5mm。
4) 混凝土修補砂漿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結構修復用聚合物水泥砂漿》JG/T 336的規定。
2. 施工中
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操作,并做好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記錄。
2.1 施工操作
1) 施打密封膠前應在接縫中連續填入襯墊材料。襯墊材料與接縫兩側基材之間不得留有空隙,預留深度應與密封膠設計厚度一致。襯墊材料在縫內應不限制密封膠運動。為防止襯墊材料在施膠之前淋雨吸水,密封膠應及時施打。
2) 接縫兩側基材表面美紋紙粘貼應連續平整,寬度不宜小于20mm。
3) 底涂液宜單向涂刷,并應涂刷均勻,不得漏涂。我司白云牌硅烷改性聚醚膠對水泥基材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然而,由于混凝土成分復雜,種類繁多,批次間質量波動大,為更好地保障密封膠的粘結效果,在施工過程中應使用底涂。底涂液化學活性較強,遇到空氣中的水就會發生化學反應,因此應保持包裝密閉,開封后應盡快使用。底涂液屬易燃易爆物品,并有一定毒性,使用者必須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工作場所必須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嚴禁煙火。
4) 現場可參考圖3所示工藝施打密封膠。

5) 密封膠施工應注意以下幾點:
a) 應待底涂液固化后施打密封膠;
b) 單組分密封膠可直接使用,雙組分密封膠應按比例準確計量,并應攪拌均勻,攪拌時間和攪拌溫度等應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雙組分密封膠應隨拌隨用,混勻的密封膠應在適用期內用完,超過適用期的膠料不應再與新混合的密封膠一起使用;
c) 應根據接縫的寬度切割擠出嘴的口徑,擠出應均勻;
d) 宜從一個方向進行打膠,并由襯墊材料表面逐漸充滿整條接縫;
e) 嵌填密封膠后,應在密封膠表干前用專用工具對膠體表面進行修整,溢出的密封膠應在固化前進行清理;
f) 密封膠厚度與接縫寬度的比例應控制在1:1~1:2之間,且不應小于10mm。
6) 施膠后密封膠未完全固化時,密封接縫不允許有大的位移,同時應避免損壞及污染,不得泡水。
7) 導水管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a) 安裝前應在導水管部位斜向上按設計角度設置襯墊材料;
b) 導水管應順襯墊材料方向埋設,與兩側基層之間的間隙應用密封膠封嚴;導水管的上口應位于空腔的最低點;
c) 應避免密封膠堵塞導水管。
2.2為確保施工質量,應建立清晰的可追溯的質量控制記錄,方便發生問題時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這些記錄應包括:
1) 接縫密封防水構造圖,設計變更及洽商記錄。
2) 密封防水施工專業資質證書,操作人員的培訓合格證明。
3) 接縫密封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及技術、安全交底。
4) 現場施工記錄:施工者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具有完整的記錄,包括施工時的溫度、濕度、施工日期、時間、產品牌號、生產日期、批號、是否使用底涂及底涂批號、清潔程序及施工者姓名等內容。
3. 施工后
施工后,質量檢驗人員可以對已固化的膠縫進行手拉粘結性測試和淋水試驗,檢查密封膠的施工質量。
3.1已固化的膠縫手拉粘結性測試
局部施工完成后,即應定期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詞條“結構密封膠”由行業大百科提供)》GB 16776-2005 附錄D中方法A的規定進行現場密封膠手拉粘結性測試。
1) 割膠頻率:建議大樓的每1層選取一個十字膠縫進行割膠;或根據實際施工情況由施工方與甲方協商決定。
2) 試驗方法:選取一個十字膠縫或者直角膠縫,沿接縫一邊的寬度方向水平切割密封膠,直至接縫的基材面。在水平切口處沿膠與基材粘接接縫的兩邊,垂直各切割約75mm長度。緊捏住密封膠75mm長的一端,以成90°角拉扯剝離密封膠,邊拉邊割膠。檢查密封膠與基材粘結力是否合格;密封膠是否具有彈性;密封膠的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膠體的顏色外觀是否良好;膠體內部是否存在空穴或氣泡;是否存在三邊粘接的情況等。
3) 結果評判:如果粘接良好,粘接寬度和厚度合格,外觀良好,顏色符合要求,不存在三邊粘接,沒有氣泡、注膠不足以及其它檢視到的不良品質,那么密封膠施工是合格的;如果有不合格的情況,應繼續抽檢同日期注膠的膠縫,確認問題出現的概率。如后續抽檢合格,應分析原因,加強工人施工技能。對有問題的膠縫進行返工;如果后續檢測也不合格,最終確認有問題,應立即停止施工并核查施工過程,找出原因并予以解決。

4) 整理歸檔:測試數量、日期、測試用膠批號、測試結果(內聚破壞還是粘接破壞)及其他相關信息,記錄整理歸檔為質量控制文件,以便查詢。
3.2已完工后接縫淋水試驗
全部施工完成或階段施工完成(比如幾層),應按照現行行業標準《建筑防水工程現場檢測技術規范》JGJ/T 299-2013第12.2條的淋水試驗規定進行試驗。
1) 試驗方法:淋水管線內徑宜為(20±5)mm,管線上淋水孔的直徑宜為3mm,孔距宜為180mm~220mm,離墻距離不宜150mm,淋水水壓不宜低于0.3MPa,并應能在待測區域形成均勻水幕。淋水試驗應自上而下進行,為保證水流壓力和流量,每6m~10m增設一條淋水管,持續淋水時間不應少于30min。

2) 判定方法:已完工的接縫不得有滲漏現象。
淋水試驗前后,可采用紅外熱像法對被測區域進行普查對比。對懷疑有滲漏部位可加強淋水。淋水試驗發現滲漏水現象時,應記錄滲漏水具體部位并判定該測區及檢測單元不合格。
3) 整理歸檔:工程名稱、施工單位、測試日期、檢查部位、淋水時間、測試用膠批號、測試結果及其他相關信息,記錄整理歸檔為質量控制文件,以便查詢。
裝配式建筑接縫施工全過程管控對現場施工人員,材料檢驗人員,質量檢驗人員等均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其中,又以對施工人員的要求最為詳細、具體,因施工人員對裝配式建筑接縫防水密封的質量起決定性的作用?傊嚓P人員特別是施工人員須以高度的責任心,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做好對應的管控措施,才能高效率、高品質地做好裝配式建筑接縫的防水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