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10月11日下午,廣東南海有色金屬產業聯盟在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成立。
記者了解到,聯盟由眾鋁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佛山南海鋁型材行業協會、產動力全球鋁業展貿中心、廣東有色金屬(詞條“金屬”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交易所等共同發起,吸引逾百家原材料供應、生產銷售、金融等上下游相關企業參加,標志著南海有色金屬產業行業誕生“超級平臺”,大瀝鎮傳統產業鏈也得到進一步“強鏈補鏈”。
南海有色金屬行業誕生“超級平臺”
10月11日下午,南海大半個有色金屬“朋友圈”都來到了大瀝鎮堅美展貿中心大廈一層中廳:堅美集團、華昌鋁業、偉業集團、尚百年科技、龍匯供應鏈、南儲倉儲、佛山融創時代基金、廣東省門窗協會、南海區鋁型材行業協會、全鋁家居行業協會……
他們既是大瀝鎮鋁材(詞條“鋁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及相關行業的代表,也是聯盟的組成成員。
數據顯示,大瀝鎮的鋁產品銷量占廣東省35%、全國15%,鎮級銷量和出口額排名均位列全省和全國首位。隨著時代發展,大瀝鋁材產業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2018年3月,眾鋁聯產業鏈整合服務平臺(下稱“眾鋁聯”)在大瀝鎮成立。
有了眾鋁聯,為什么還要有“大聯盟”?廣東南海有色金屬產業聯盟發起人、廣東堅美集團董事長曹湛斌做出了闡釋。他表示,企業“單打獨斗”的時代早已逝去,在今天的市場格局和競爭形勢下,企業要想獲得生存,必須聯結各方資源力量,在每一個環節都保持優勢。

廣東南海有色金屬產業聯盟在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成立。
“聯盟將匯集各成員單位的資源優勢,從交易、科技、金融、服務四大業務板塊出發,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的融合,通過科技和金融推進有色金屬產業的新發展。”曹湛斌說。
作為非營利性公益組織,廣東南海有色金屬產業聯盟由眾鋁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佛山南海鋁型材行業協會、產動力全球鋁業展貿中心、廣東有色金屬交易所等四大核心平臺共同發起,南海區乃至全省逾百家原材料供應、生產制造、加工、銷售、物流供應鏈、金融等上下游相關企業都參與其中,成為南海有色金屬產業服務的“超級平臺”。
“聯盟成立以后,要引進先進的制造技術、工藝材料、環保節能技術,促進整體產業水平的不斷提升;打造全球最大鋁業展貿中心和全球最大有色金屬交易平臺,活躍南海鋁加工指數、鋁價指數,讓有色金屬產業扎根南海;通過線上、電商平臺等,實現成本更低、規模更大的交易。”聯盟的商業執行機構、眾鋁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麥客說。
他還表示,聯盟要以科技手段融合現代金融,開展各類專業人才教育培訓工作,推動行業標準的制定,為企業發展不斷賦能。
“相信南海有色金屬產業一定會做大做強,越來越好!”曹湛斌表達了對廣東南海有色金屬產業聯盟的期待和信心。
大瀝加快傳統制造業“補鏈強鏈”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大瀝鎮有色金屬加工和貿易行業的產業鏈不斷延伸,年交易額超過3000億元,產業集群效應輻射全國。依托雄厚的民營經濟和產業基礎,大瀝在造就一批知名品牌企業的同時,已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
然而,中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有色金屬加工和貿易行業都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嚴峻考驗,有色金屬領域的創新發展勢在必行。

近年來,跨界融合、創新模式、延長產業鏈,成為大瀝有色金屬業界及政府的策略。
去年3月,由大瀝鎮人民政府、南海鋁型材協會及鋁型材龍頭企業等25家單位共同發起建設的眾鋁聯成立,打造中國最大鋁產業B2B平臺;
今年1月,產動力全球鋁業展貿中心正式成立,旨在打造集全鋁產品展貿、供應鏈金融及物流服務、產業教育及科技創新中心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展貿基地,推動大瀝鋁型材產業的體量邁向萬億級;
今年7月,依托廣東有色金屬交易平臺、眾鋁聯、產動力全球鋁業展貿中心、佛科產業技術轉化研究院南海院等平臺,大瀝鎮成功發布了華南鋁價,有效提升華南地區有色金屬價格話語權,也標志著有色金屬現貨市場和線上平臺的實現結合。
“傳統產業必須對產業鏈進行完善,延長產業鏈,做好補鏈、強鏈,今天有色金屬聯盟成立,就是強鏈補鏈的重要舉措。守好有色金屬名鎮和中國鋁材名鎮的名片,做好產業轉型升級,這就是我們的任務。”10月11日,大瀝鎮黨委書記劉浩文表示,對照產業轉型的要求,大瀝鎮政府將加強引導,推動企業形成合力,驅動產業轉型加快進行。
“大瀝將積極融入佛山市‘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發展格局,響應南海打造‘全球產品跨界創新中心’戰略部署,充分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持續開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進一步增強產業發展活力。”大瀝鎮黨委委員鄺劍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