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自帶熱搜體質的光谷,又搞了個大新聞。
高新大道上,毗鄰光谷政務服務中心,一座“躺著的606”即將完工。
長近600米、四邊總長約1.3公里的“回”字形空中連廊,在90米的高空將中建·光谷之星7棟辦公、酒店、商業綜合體塔樓連為一體,堪稱橫置的摩天大樓。
眾所周知,被譽為“世界看武漢的第一眼”,建造過程一波三折的武漢地標式摩天大樓武漢綠地中心,最初的設計高度也是606米。
這是中建三局同時推進的兩個項目,員工們戲謔地稱其為“武漢606”和“躺著的606”。
△“回”字形空中連廊 高勇攝
這座未來的光谷地標創下了新的記錄。
去年3月,用時48小時,總重1500噸、高9.9米、寬18米、跨度76.5米的鋼結構連廊整體被提升至離地73.6米的高空,橫亙于項目項目G棟和H棟的18層和20層之間,創下中國高層建筑鋼結構連廊整體提升跨度之最。
由于跨度大、重量重,采用高空拼裝和吊機吊裝都行不通,項目團隊最終選擇了“超大液壓同步整體提升技術”,在地面作業平臺上“搭積木”,把600個鋼構件焊接在一起,再整體提升。
下面的這段延時攝影的視頻曾經在微博上刷屏,來,親自感受一下科技的魔力——
△重1500t,我國高層建筑最大跨度鋼連廊“升空”
同年8月,隨著最后一段鋼連廊提升到位,國內最高最長“回”字形空中鋼連廊全面連通成型。
整條空中連廊由20段雙向鋼連廊組成,跨度從25.5米至76.5米不等,由2830個鋼構件拼裝而成,總重量逾1萬噸,創國內高層建筑鋼連廊提升數量之最。
△“光谷之門” 高勇攝
更關鍵的是,這個恍如天外飛仙的龐然大物不只是外表的炫酷。
最高等級的焊接技術,讓這條鋼連廊堅固無比,可抗10級大風。
最先進的摩擦擺支座減隔震技術,如同加了一床“席夢思”,可抗8級地震。
采用厚型防火(詞條“防火”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涂層,遇火時自動膨脹形成保護層,耐火極限(詞條“耐火極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3小時。
△空中連廊 高勇攝
項目由設計了臺北101大樓的國際知名建筑大師李祖原領銜設計,并在今年獲得了堪稱綠色建筑(詞條“綠色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界“奧斯卡”的LEED-CS金獎認證。
李祖原以“專注中國式建筑”著稱,數月前選址動工的楚商大廈同樣由他擔當總設計,項目選址于漢口江灘四唯路口,與武漢綠地中心隔江相望,形成一道H形大門橫跨長江,是為“長江之門”。
事實上,除了“躺著的606”,中建·光谷之星還擁有另一個綽號:“光谷之門”。
這一說法算不得無中生有,從下圖中可以看出,由鋼結構兩兩相連的塔樓之間,形成了數扇氣勢恢宏的大門。
△躺著的摩天大樓 高勇攝
值得一提的是,中建·光谷之星H棟北側,并沒有與空中走廊連接起來的光谷之星E地塊,是一個在建的建筑博物館。
主樓為種子造型,外圍為勁性弧形梁,“施工難度非常大”,這也是國內首個建筑主題博物館。可以想見,這也將是又一個網紅打卡地。
△建筑博物館效果圖 圖片來自網絡
空中連廊尚在裝修之中,未來將遍植綠樹繁花,引入蜿蜒水溪,南北兩側安裝高透玻璃幕墻,形成一條1.3公里的景觀綠道。
這條空中走廊提供了高空通行的路徑,不用下到地面就可以在七棟樓之間自由穿梭。
在垂直發展的同時,摩天大樓開始水平擴展,向高空要空間,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城市規劃中的一個日益增長的趨勢。
西南重慶,在建的來福士廣場成為網紅建筑,250米高空,長約300米的“水晶連廊”將四座摩天高樓連接起來,據說這是世界上最高的天橋之一。該項目同樣由中建三局承建。
△重慶來福士廣場 圖片來自網絡
與之相比,中建·光谷之星出于城市天際線的考慮,空中連廊的高度不及重慶來福士廣場,但長度是后者的數倍。
數天前,知名媒體人劉春微博發文:周六的早晨,武漢馬達轟鳴機聲隆隆,到處都是施工者的身影和電焊閃爍的火花。這種似乎在其它城市已經罕有的建設場景,讓我想起90年代《紐約時報》對中國的報道: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巨大的工地,起重機是這個國家最常見的鳥。
想象一下,如果你走進懸空而建的空中連廊,舉目望去,四野茫茫,一條蜿蜒數十公里的高新大道盡收眼底,你很容易看到劉春筆下的風景,也很容易明白為什么光谷被戲稱為“宇宙中心”。
這已經不是光谷建筑第一次刷新武漢人的認知了。
上天入地。中建·光谷之星所在的光谷中心城,投資近百億的“地下長廊”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之中,這是一個相當于1.5個中山公園的地下王國,這也是全球最大的單體地下空間項目。
即將完工的光谷廣場綜合體項目被譽為“亞洲最復雜地下綜合體主體”,包含地鐵2號線南延線、11號線和遠期規劃的9號線等3條軌道交通線路,以及地下公共空間和魯磨路、珞喻路等2條市政下穿通道工程,總建筑面積近15萬平方米。
△在建中的光谷廣場 任勇攝
事實上,從中建·光谷之星出發,步行前往光谷政務服務中心,不過十數分鐘的路程,國采光(詞條“采光”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立方、湖北科技館新館、光谷會展中心,一大批網紅建筑集聚成群,繼續向前,小米武漢總部大樓已經拔地而起。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以呼朋引友,相約到光谷來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