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产-人人看人人看人做人人模-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6高清版-在线a电影|www.gdjiasi.com

您的位置: 中國幕墻網 > 技術熱點 > 新聞正文

框支承建筑幕墻受力構件撓度控制的研究

來源:2019年會論文集  作者:譚國湘 黃永杭  日期:2019-5-31
頁面功能 [字體: ] [ 打印 ] [ 投稿 ] [ 評論 ] [ 轉發 ] [ 啄木鳥 ]
    摘要:抗風壓性能是建筑幕墻最基本的物理性能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安全性能,其中框支承幕墻是最為常見、存量最多的建筑幕墻。世界上均以受力桿件的撓度值來衡量建筑幕墻抗風壓性能高低。世界各國自從形成了建筑幕墻技術標準以來,各國技術標準對建筑幕墻的撓度控制也隨著建筑幕墻材料、施工技術的發展而發生了多次變化,我國也不例外。近年,各國的建筑幕墻技術標準都進行了修編,其中的撓度控制指標值基本都進行了調整,使得幕墻技術標準的可操作性大幅提升,進一步促進了建筑幕墻行業的健康發展,特別是對于大跨度的框支承建筑幕墻。
    關鍵詞:建筑幕墻;框支承幕墻;受力構件;撓度控制

  引言

  按照《建筑幕墻(詞條“建筑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術語》(GB/T34327-2017)第7.3條,建筑幕墻的抗風壓性能是指幕墻可開啟部分處于關閉狀態時,在風荷載作用下,主要受力構件變形不超過允許值且不發生結構性損壞(如裂縫、面板破損、局部屈服、粘結失效等)及五金件松動和開啟功能障礙的能力?梢娛芰嫾淖冃问鞘种匾闹笜。而對于最為常見、存量最多的框支承幕墻,作為受力桿件立柱橫梁的變形量(撓度)控制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世界各國均以立柱和橫梁的撓度值來衡量建筑幕墻抗風壓性能高低。對框支承幕墻的受力構件進行撓度控制,是保證結構安全的需要,也是保證幕墻功能性的需要,其意義主要有:

  (1)給面板以足夠的支撐

  建筑幕墻除了鋁板金屬幕墻外,其它諸如玻璃、石材、人造板等大多數幕墻面板都是脆性材料,需要對受力構件進行合理的撓度控制,以保證其有足夠的剛度(詞條“剛度”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來保證這些脆性面板不會因為支承體系過大的撓度變形而受到破壞。

  (2)幕墻性能和壽命的保障

  在風荷載的作用下,受力構件與面板的變形是不一致的,過大的相對位移可能會超出密封膠的變位適應能力,導致膠縫撕裂,影響幕墻的氣密性水密性,甚至會導致連接件發生腐蝕(詞條“腐蝕”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乃至影響幕墻的使用壽命。

  (3)舒適的使用環境

  建筑幕墻作為隔絕室內人員與惡劣的室外環境的安全屏障,過大的變形會導致受力構件隨著風壓的波動出現目視可見的振動,即使此時幕墻構造是安全的,也會給室內人員帶來不安全的感覺。

  1 國內外建筑幕墻及其技術標準的發展歷程

  上世紀50年代,隨著建筑施工技術和建筑材料的發展,玻璃幕墻開始大規模應用于建筑外圍護結構,宣布建筑幕墻時代的到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玻璃生產工藝和深加工技術的進步使得玻璃幕墻在世界各地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并開始邁入我國國(詞條“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出現在廣大大人民面前。40年來,我國建筑幕墻行業經歷從模仿追隨到各領風騷的發展,跨入本世紀,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建筑幕墻生產和使用第一大國。與此同時技術標準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引進到重新修編。目前,我國的幕墻行業,無論是設計水平、施工能力還是年工程總產值,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我國幕墻行業發展到現在這樣一種局面,除了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設計人員、一線施工人員多年來的努力之外,也離不開我國幕墻行業因應行業發展而不斷完善的標準體系。

  回顧我國建筑幕墻施工技術和標準發展史,從建筑幕墻進入我國到1995年,是我國建筑幕墻行業的起步階段,形成了第一代技術標準——《建筑幕墻》(JG3035)和《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它們對進入國門以來的建筑幕墻進行歸納總結;從1996年到2008年,幕墻行業飛速發展,萌生了許多新型幕墻,創新了許多幕墻施工技術,期間制定了《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33),修編了《玻璃幕墻工程(詞條“玻璃幕墻工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技術規范》(JGJ102),以及升級版的產品標準《建筑幕墻》(GB/T20186)成為第二代技術標準的標記;進入本世紀10年代,我國的建筑幕墻施工技術得到極大的升華,眾多的技術標準也陸續開始修編,隨著2016年《人造板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336)的頒布實施,意味著建筑幕墻類第三代技術標準的來臨。三代技術標準中,抗風壓變形性能作為最主要的物理性能,其核心的控制參數——撓度控制值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以撓度控制值來比較和分析這三代技術標準,能很好地印證國內幕墻施工技術和標準的發展歷程。

  環顧歐美日經濟較發達地區,其建筑幕墻類技術標準也是經歷了三代發展,且其在不同時期對框支承幕墻受力構件撓度控制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本文將結合美國標準、日本標準、歐洲標準對建筑幕墻框受力構件撓度控制的變化歷程與國內標準在三個發展時期下的差異,對國內外規范標準進行橫向、縱向分析對比,深入研究建筑幕墻框受力構件的撓度控制理論。

  2 第一代技術標準

  2.1 歐洲標準解讀分析

  歐洲是建筑幕墻的發源地,其技術標準的制定也較早,但歐盟成立于1993年,當時歐洲各國還沒有統一的幕墻行業標準。本文以英國標準作為歐洲標準的早期版本來進行對比分析。英國標準對建筑幕墻的撓度控制可追溯出兩個源頭。

  一是從門窗以及玻璃裝配要求演變而來。英國標準BS6262-1982《英國建筑玻璃工業實施標準》(原CP152)規定:對四邊支承玻璃,單片玻璃邊緣撓度應該限制在玻璃跨度L/125;中空玻璃邊緣撓度應該限制在玻璃跨度L/175。(撓度控制曲線見圖1)

  二是從鋁合金結構規范的要求演變而來。英國標準BS8118-1991合金結構規范》規定:對建筑幕墻的立柱和橫梁,裝配單層玻璃時撓度控制值為跨度的L/175;裝配雙層玻璃時撓度控制值為跨度的L/250。(撓度控制曲線見圖2)

  從撓度控制曲線可見,BS8118的撓度控制較BS6262要嚴格得多。幕墻的跨度畢竟比門(詞條“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大,對于立柱橫梁出現較大的變形時將會對幕墻產生如何的影響,標準制定者還沒有足夠的信心和把握,故選擇了比較嚴格的撓度控制值,且撓度限值也沒有對大跨度建筑幕墻作深入的考慮。

  2.2 日本標準解讀分析

  第一代日本標準JASS14-85《幕墻工程》規定:建筑幕墻框受力構件的最大允許撓度為L/150,且不得超過20mm。(撓度控制曲線見圖3)

  從相對撓度控制的數值來看,日本標準的撓度控制比較寬松,這與日本本土資源短缺所形成的物盡其用的精益思想有一定的關系。從JSSS14給出的“L/150”這個相對撓度限制的取值原則:“在設計風荷載下,不會引起幕墻構件有害變形或是永久變形,幾乎沒有修補的必要就可以繼續使用”可以看出,日本標準在制定“L/150”的相對撓度限制時,是直接以產品的極限試驗數據來作為依據,而沒有進行過多的安全系數考慮。

  同時,日本標準認為,雖然L/150的相對撓度控制能能保證構件上的應力(詞條“應力”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在允許應力以內,也不會在強臺風中,給室內人員帶來因目視到的構件變形而產生不安全感。但是,如果僅實施L/150的相對撓度控制,那么當受力構件跨度變大時,其撓度也會變大,而過大的撓曲變形,會導致幕墻構造與窗簾盒等的連接部件產生不合適的現象,所以JSSS14在“L/150”的相對撓度限制基礎上附加了20mm的絕對撓度限制。

  2.3 美國標準解讀分析

  第一代美國標準AAMA TIR-A11-96《設計風荷載作用下的建筑幕墻框受力構件最大允許撓度》是世界上最早對大跨度幕墻有深入考慮,也是第一個對框支承幕墻受力構件撓曲變形進行分段控制的標準,該標準提出的撓度控制要求為:“在設計風荷載下,當建筑外圍護構造的龍骨跨距不大于4115mm時,其撓度應不大于L/175;當跨度大于4115mm且小于12m時,設計風荷載下的撓度應不大于L/240+6.35mm這個更保守的限值”。(撓度控制曲線見圖4)

  美國標準“L/175”的相對撓度限制源于玻璃行業中空玻璃的撓度限制。并參考了現行的美國和英國的相關標準和建筑規范中涉及玻璃幕墻框受力構件撓度限制的條文,有以下幾條:

  1 .英國標準BS6262-1982《英國建筑玻璃工業實施標準》(原CP152)規定:對四邊支承玻璃,單片玻璃邊緣撓度應該限制在玻璃跨度L/125,中空玻璃邊緣撓度應該限制在玻璃跨度L/175。

  2. ASTM E 1300-94《決定玻璃最少厚度和類型來抵抗規定荷載的實施標準》,假設了裝有玻璃的框架系統能夠保證玻璃邊緣在設計荷載下的水平撓度不超過L/175。

  3 .1994《建筑統一規范》,2404.2章“框架”規定:每一玻璃分格的框架構件都應該經過設計并保證垂直玻璃面板的撓度在正負荷載下的均不超過玻璃邊長的L/175或者3/4英寸(19mm)。

  4. 1994《建筑標準規范》,2406.1章“撓度” 規定:玻璃的受力構件如框在設計荷載下的撓度不超過L/175時可認為是牢固的。

  2.4 國內標準解讀分析

  國內第一代標準JG3035-96《建筑幕墻》和JGJ102-96《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對框支承建筑幕墻受力構件撓度進行了相同的限制:橫梁和立柱的最大撓度為跨度L/180,并且不大于20mm。(撓度控制曲線見圖5)

  這兩本國內第一代的標準都提出了L/180的相對撓度控制和20mm的絕對撓度控制,但對這兩個控制尺度的取值是如何考慮的,并未有進一步說明,但JG3035在編制是以當時建筑裝飾(詞條“建筑裝飾”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協會鋁制品委員會的協會標準《玻璃幕墻》為藍本,該標準也是參考國外相關標準來制定。從相對撓度控制公式和絕對撓度的限制數值來看,該標準“L/180”的相對撓度限制與美國標準AAMA TIR-A11-96“L/175”的相對撓度限制十分近似,而20mm的絕對撓度限制又與日本標準JASS14-85的絕對撓度限制相同。當年的玻璃幕墻基本上都是小跨度,材料都是鋁合金型材,所以標準中沒有單獨對鋼型材(詞條“鋼型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受力構件作出特殊的要求?傮w來講這一代的幕墻技術標準算是以追隨、引用國外標準為主,還沒有形成獨立的見解。

  2.5 各國標準對比分析

  對比各國第一代標準對建筑幕墻框受力構件撓度的限制,當時的美國標準是最先進的。在那個建筑幕墻跨度基本上都在3~4m高的年代,美國標準已經有在大跨度幕墻的撓度限制上作出考慮:既沒有像歐洲標準一樣采用線性的控制方式,也沒有像日本標準一樣采用絕對撓度控制,而是采取了分段控制的方法,對較大跨度的幕墻受力構件進行更嚴格的撓度控制。這能夠較好地平衡幕墻材料(詞條“幕墻材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利用率與幕墻構造的安全性,使得幕墻跨度較小時的材料利用率盡量高,幕墻跨度較大時的幕墻構造安全系數盡量高。我國標準借鑒了日本標準,對大跨度幕墻采取了20mm的絕對撓度控制,盡管在當時的建筑環境下,這種一刀切的絕對撓度控制方式,沒有體現出其局限性,但是,隨著國內建筑設計逐漸向大跨度幕墻發展,在追求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工程行業,這種控制方式逐漸成為幕墻行業發展的阻礙。

  3 第二代技術標準

  3.1 日本標準解讀分析

  日本的第二代標準JASS14-96對撓度的控制作出了大幅度的調整:當跨度不大于4m時,建筑幕墻框受力構件的最大允許撓度為L/150,且不得超過20mm;當跨度大于4m時,建議按L/200的相對撓度控制受力構件撓曲變形。(撓度控制曲線見圖6)

  日本標準原來的絕對撓度控制方式,會導致大跨度幕墻的材料利用率降低,這在越來越向大跨度幕墻發展的建筑設計趨勢中,已經逐漸成為了幕墻發展的阻礙。重新修訂的JASS14取消了對4m以上受力構件的絕對撓度限制,只提出了當跨度大于4m時,按L/200的相對撓度來控制的建議。這種變化,其實是舊版標準對行業發展的一種妥協。而在3m~4m區間,不變撓度控制值使得整條撓度控制曲線略顯不合理。

  3.2 歐洲標準解讀分析

  歐洲標準13830-2003作為第一本歐盟成立后對幕墻受力構件允許撓度進行規定的產品標準,是參照德國標準制訂的,所以,其對幕墻受力構件允許撓度的限制也體現著德國工業一貫的嚴格傳統,該標準要求:建筑幕墻框受力構件的最大允許撓度為L/200,且不得超過15mm。絕對撓度值的制定,是這一版技術標準比較大的變化。(撓度控制曲線見圖7)

  3.3 美國標準解讀分析

  雖然AAMA TIR-A11在2004年也推出了修訂版本,成為美國的第二代標準,但是其對框支承幕墻受力構件撓度控制的規定并沒有變化,這更顯示出了第一代美國標準在當時的先進性。(撓度控制曲線見圖8)

  3.4 國內標準解讀分析

  從1996年到2008年,國內建筑幕墻行業高速發展,對受力構件撓度進行限制的國家規范標準也不斷推陳出新,《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33-2001、《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建筑幕墻》GB/T21086-2007作為我國的第二代幕墻標準,依次對受力構件撓度控制進行了不同的規定。

  1、JGJ133-2001對撓度的限制要求如下:(撓度控制曲線見圖9)

  鋁合金型材:最大撓度為跨度L/180,并且不應大于20mm;

  鋼 型 材:當 L≤7500 時,最大撓度為跨度L/300,并且不應大于15mm;

  當 L>7500 時,最大撓度為跨度L/500。

  JGJ133-2001對鋁合金受力構件的撓度限制沿用了JGJ102-96數據,而對鋼型材受力構件的撓度控制則是從結構設計角度入手,而不是從標準幕墻其他物理性能的角度來設定撓度控制曲線,作出了十分嚴格的控制。不過若不考慮幕墻是建筑外圍護構造而非主體結構這一點,按照鋼結構規范的要求衡量,JGJ102-96對鋼型材受力構件“L/180”的相對撓度控制確實稍寬松。

  2、JGJ102-2003對撓度的限制要求如下:對鋁合金型材,最大撓度為跨度L/180;鋼型材,最大撓度為跨度L/250。(撓度控制曲線見圖10)

  JGJ102-2003分別對鋁合金型材和鋼型材的受力構件進行不同的撓度控制的方法,同時取消了絕對撓度限制。新的JGJ102作這兩處修訂,原因如下:試驗表明,橫梁撓度達到跨度的L/180時,幕墻玻璃的工作仍是正常的。因此,對鋁型材的撓度控制值定為L/180。鋼型材強度較高,其撓度控制則可以稍嚴一些。原規范JGJ102-96對撓度附加了不超過20mm的限值,這是針對當時幕墻的工程多為高層旅館和辦公樓,層高一般不大于4m的情況而制定的。目前,幕墻應用范圍已大大擴展,情況多變,有時跨度超過4m較多,因此不宜、也不必要再規定撓度控制的絕對值,這與工程結構設計中撓度控制采用相對值的方法是一致的。

  3、GB/T21086-2007對撓度的限制要求如下:(撓度控制曲線見圖11)

  鋁合金型材:當 L≤4500 時,最大撓度為跨度L/180,并且不應大于20mm;

  當 L>4500 時,最大撓度為跨度L/180,并且不應大于30mm;

  鋼 型 材:最大撓度為跨度L/250,并且不應大于30mm;

  作為國內第二代標準中最晚推行的標準,《建筑幕墻》GB/T21086-2007對受力構件的撓度控制已經體現出我國標準已經十分有針對地對大跨度幕墻的撓度進行考慮。對跨度大于4500mm的鋁合金型材受力構件,絕對撓度限制由20mm放寬到30mm,這提高了4500mm以上鋁合金框支承幕墻的材料利用率。曲線中3.6m~4.5m間的不變的撓度控制值以及4.5m處曲線不連續的斷口成為一個缺陷,也可能導致標準在使用過程中重新紛爭。

  3.5 各國標準對比分析

  環顧各國第二代的標準,有兩個比較明顯的趨同變化。

  第一,各國標準不再對玻璃的種類差異來作不同的撓度控制。這主要是因為,最早期的受力構件撓度控制,參考了玻璃行業對不同種類玻璃裝配的一些要求,而隨著多年來的工程經驗以及試驗證明,對受力構件的撓度控制,不需要按玻璃的種類來作不同的考慮。

  第二,除歐洲標準外,各國標準都對大跨度的受力構件撓度控制有了考慮。在當時建筑幕墻行業高速發展的階段,不但大跨度的幕墻工程原來越多,鋁型材廠的生產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很多鋁型材廠都能夠生產單支型材長度達7~8m的鋁型材。各規范放寬了對大跨度受力構件的撓度限制,是一種適應行業發展的進步。

  4 撓度控制的研究

  隨著我國建筑幕墻行業技術的高速發展,當前世界上更高、更大、更難、更先進的建筑幕墻大部分都由我們設計和施工,除了以鋼結構和索結構支承為主的點支式玻璃幕墻外,框支承幕墻的跨度也屢創新高,如超過10米高的單元式幕墻和長度達12米的玻璃幕墻橫梁。面對如此大跨度的幕墻,如何對撓度進行控制往往會令設計及施工單位束手無策。

  根據我國結構設計的理論,撓度控制屬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范疇,荷載采用標準值,而進行強度計算則是屬于承載力極限狀態的范疇,荷載采用設計值。對于大跨度的結構,剛度的要求往往遠比強度的要求高,盡管《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只采用相對撓度值控制,取消了絕對撓度的限值,但在2007年頒布的《建筑幕墻》GB/T1086-2007中,再次設定了絕對撓度控制值,使得大跨度幕墻的設計陷入困境,如廣州白云機場T2航站樓,橫梁寬度12米,結構計算的力學模型為:重力方向采用多點吊掛(多跨梁),風荷載采用簡支梁(詞條“簡支梁”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按照《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的要求,橫梁風荷載方向的撓度限值為66.67mm,而按照《建筑幕墻》GB/T21086-2007的要求,撓度限值只有30mm,盡管橫梁截面的深度尺寸接近500mm,壁厚也達8~12mm,此時強度的富余量已經很大,但撓曲變形量仍然接近50mm,可見為滿足撓度控制的要求而無限增加用料是不客觀和不科學的。

  大跨度框支承幕墻的應用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產物,為保證幕墻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對幕墻受力構件進行合理的撓度控制成為十分迫切的需求。設計出合理的可操作性強的建筑幕墻撓度控制曲線,核心問題在于大跨度幕墻的撓度控制。在這方面,美國標準AAMA TIR-A11是最早考慮大跨度幕墻的技術標準,日本標準JASS14是最早提出按三段控制撓度(建議)的技術標準,歐洲標準也緊隨著技術標準發展的步伐,率先在第三代標準中采用連續無間斷的三段控制曲線。不難看出,各國標準均十分重視大跨度幕墻的撓度控制,一致地通過分段控制的方式對超過常規跨度的幕墻受力構件進行更加嚴格的撓度控制。結合建筑幕墻在設計技術、材料科學、施工手段和使用環境等因素,覺得對幕墻受力構件進行分段控制是必須的,且應根據跨度的不斷增大而采取更加嚴格的控制曲線,即對幕墻受力構件的撓度實施 “跨度越大控制越嚴”控制理念。

  根據“跨度越大控制越嚴”控制理念,形成了相對合理可行的三段撓度控制曲線方案如下:(理想的撓度控制曲線方案如圖12)

  1、第一段 當0

  2、第二段 當3600

  3、第三段 當6000< L時,d=H/300+10;撓度控制斜率從1/240提高到1/300,分母增量仍然為60,并通過調節常量(+10)使得曲線連續,充分體現了“跨度越大控制越嚴”的理念,該跨度的幕墻材料基本上需要采用特殊生產的鋁合金型材或鋼型材。

  “跨度越大控制越嚴”的理念和理想的撓度控制曲線方案曾經提交予《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和《人造板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三個工程技術規范編制組及主編人!翱缍仍酱罂刂圃絿馈边@一理念得到充分的認同,但強調作為國家標準除了自身的因素外還需要與相關標準協調,于是,理想的撓度控制曲線被修改調整成為新的曲線并被JGJ336-2016采納和應用。

  5 第三代技術標準

  5.1 日本標準解讀分析

  日本標準JASS14-2012是第一本面世的第三代幕墻技術標準,其撓度控制要求如下:當跨度不大于4m時,建筑幕墻框受力構件的最大允許撓度為L/150,且不得超過20mm;當跨度大于4m時,最大允許撓度為L/200。(變形控制曲線見圖13)

  2012版的JASS14撓度控制曲線沒有發生改變,只是將95版JASS14建議性的第三段曲線改變成實行的曲線。1995年到2012年這17年間的工程經驗表明了,舊規范對較大跨度幕墻實行的相對嚴格的撓度控制建議,既能夠保證設計的安全,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所以,日本標準將原來建議性的條文修訂為規定性條文,更加有力而合理地對幕墻受力構件的撓度進行控制。

  5.2歐洲標準解讀分析

  第三代的歐洲標準,《幕墻產品標準》EN13830-2015也緊隨日本標準之后,采用連續無間斷的三段控制曲線來限制受力構件的撓曲變形,規范且量化了大跨度幕墻的撓度控制指標,其撓度控制要求如下:

  當L≤3000時,最大撓度不大于L/200;

  當3000

  當L>7500時,最大撓度不大于L/250。(變形控制曲線見圖14)

  從撓度控制曲線可見,第一段的控制曲線沿用了2003版標準的曲線;第二段控制曲線取消了絕對值的限值而采用斜率降低了50%的控制曲線(較嚴);第三段控制曲線卻采用了較第二段寬松的控制線,不知是何緣故。

  5.3 美國標準解讀分析

  美國也在2015年推出了再一次修訂的AAMA TIR-A11版本,但是,其對撓度的控制依然沒有變化。(變形控制曲線見圖15)

  在建筑技術日新月異,大跨度幕墻越來越受到建筑師喜愛并不斷向更大跨度方向發展的這20年間,美國標準的撓度控制曲線一直未顯示出有任何不合理之處,它將一如既往地繼續去規范和約束美國的建筑幕墻行業。

  5.4 國內標準解讀分析

  國內第一本第三代的幕墻技術標準JGJ336-2016《人造板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對受力構件撓度的控制要求如下:(變形控制曲線見圖16)

  當L≤4500時,最大撓度不大于L/180;

  當4500

  當L>7000時,最大撓度不大于L/200。

  如上面所提及,JGJ336實際上是“理想撓度控制曲線”衍生出來的曲線,其中第一段仍然采用傳統的數據;第二段的雖然屬于大跨度幕墻的范圍,但還是十分常見的,故此采取了較為嚴格的控制值L/250,而7mm是為了調節該段控制范圍的常量;第三段則是與《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相協調的結果。

  5.5 各國標準對比分析

  各國標準經過三代的發展,盡管在撓度控制的尺度上,各個國家或因為資源條件、技術、經濟、工業文化等等的差異,對框支承幕墻受力構件的撓度限制尺度會略有不同。如日本標準受日本本土資源短缺所形成的物盡其用的精益思想影響,對受力構件撓度的控制較為寬松;而歐洲標準則秉承一貫嚴謹保守的傳統思想,對受力構件撓度的控制較為嚴格。無論如何,各國標準對受力構件的撓度控制都體現了一種共同的理念——跨度越大控制越嚴。這種控制理念,能夠較好地平衡幕墻材料的利用率與幕墻構造的安全性這兩個矛盾體之間的關系,使得幕墻跨度較小時的材料利用率盡量高,幕墻跨度較大時的幕墻構造安全系數盡量高。

  從JGJ336的控制曲線可見,第三段較第二段稍有放松,令曲線略顯不合理,其歸根結底原因除與現行國家標準相協調的結果外,還與作為圍護結構的建筑幕墻至今未形成獨立的結構計算理論體系有關。期望隨著建筑幕墻結構理論研究的深入,形成獨立的結構計算理論體系,生成并實施更新更合理的撓度控制曲線,充分體現“跨度越大控制越嚴”的撓度控制理念。

  6 結束語

  我國的建筑幕墻行業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通過行業同仁的不斷努力,已經成為世界幕墻行業的大國和強國,同時我國的建筑幕墻技術標準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已經處于領先的地位。新一代幕墻技術標準的頒布和實施,將會更有力地促進建筑幕墻行業技術的發展,也更容易適應和滿足世界不同地區的技術標準的要求,在“一帶一路”的春風推動下在世界市場做得更大,走的更遠。

  參考文獻

  [1] 建筑幕墻:GB/T21086-2007 [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2] 玻璃幕墻術語:GB/T34327-2017[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

  [3] 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4] 建筑幕墻:JG3035-96[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5]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 102-96[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6]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 102-2003[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7] 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 133-2001[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8] 人造板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336-2016 [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

  [9] 設計風荷載作用下的建筑幕墻框受力構件最大允許撓度:AAMA TIR-A11-96[S].美國:美國建筑行業協會,1996.

  [10] 設計風荷載作用下的建筑幕墻框受力構件最大允許撓度:AAMA TIR-A11-04[S].美國:美國建筑行業協會,2004.

  [11] 設計風荷載作用下的建筑幕墻框受力構件最大允許撓度:AAMA TIR-A11-15[S].美國:美國建筑行業協會,2015.

  [12] 幕墻工程:JASS 14-85[S].日本:日本建筑學會,1985.

  [13] 幕墻工程:JASS 14-95[S].日本:日本建筑學會,1995.

  [14] 幕墻工程:JASS 14-2012[S].日本:日本建筑學會,2012.

  [15] 鋁合金結構設計規范:BS 8118-1-1991[S].英國:民用建筑標準編寫委員會,1991.

  [16] 歐洲幕墻產品標準:BS EN 13830-2003[S].歐洲:歐洲標準化委員會,2003.

  [17] 歐洲幕墻產品標準:BS EN 13830-2015[S].歐洲:歐洲標準化委員會,2015.

  [18] 趙西安.建筑幕墻工程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19] 張芹.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理解與應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門窗幕墻第一手資訊! 上中國幕墻網 news.www.gdjiasi.com 手機訪問地址 3g.www.gdjiasi.com

原文地址:http://www.52mqw.com/info/2019-5-31/46023-1.htm
此文由 中國幕墻網 點擊查看 www.www.gdjiasi.com 收集整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我要評論 (已有*人參與評論)
上一篇:鋁合金外平開窗保溫性能研究
    
【回到頂部】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是實現“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期,黨的十九大提...
[正文]  [評論]

中國幕墻網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和作者所共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

月精彩評論集錦
  • 軟件暫時不能下載,因為軟件要配套加密狗使用,購買軟件后我們會郵寄相應配套軟件,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加我QQ索要軟件相關資料,QQ號:712050355
    來自 60.169.35.76 的沙發1對最高優惠千元!!!百科熱工系統上市四周年傾情回饋!的評論
  • 很好的一篇文章,但商家為了經濟利益,很難實用,只有設計,施工,加工分家!
    來自 114.248.152.102 的讀者對天然石材幕墻色差控制方法的評論
  • 作為在硅酮膠行業十多年的感受,浙江凌志在兩個產品領域是起到了很好的高場引導作用1、對我國的中空玻璃質量起到提升就是在國內首先推出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膠,對當時我國的中空玻璃二道密封的聚硫膠的品質殘次不齊而引影中空玻璃品質取得了*性的改觀,繼凌志推出硅密后硅寶、等企業緊跟其后推出硅密(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膠簡稱);2、凌志在看到市門窗密封條的耐久性而影響到門窗幕墻密封時該公司研發了硅橡膠密封條該產品以其卓越的耐候性抗老化性取得市場很高的評價。所以我覺得凌志在對我們整個行業的品質提升做出他的微薄之力。希望朋友們為他點贊
  • 看了這個專題,發現確實沒必要買國外的牌子,性能差距沒有價格那么大.
    來自 222.214.130.67 的讀者對加工中心對比專題——對您的采購提供數據支持的評論
  • 現在幕墻設計就像吃快餐,目的是加班加點完成任務,而不管成本與工藝,所以你干3年5年,水平還是提高不了。
    至于幕墻設計人員的薪水完全是犧牲身體、休息、睡眠換來的,5000還是8000無可非議。
    來自 61.141.145.197 的讀者對幕墻設計人員流動現狀的評論
  • 硅寶質量真實.可靠,上市公司的責任得到監管.
    來自 113.250.127.57 的讀者對2010年度“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產品展播的評論
  • 我支持第三種處理辦法。建筑業的規定相關從業人員都是熟諳于心的,B公司的做法肯定是違法的,但D公司作為承建方在建設過程中沒能及時發現問題這也說明其監管不力,也應付一部分責任。
    來自 182.135.64.76 的讀者對高層建筑不裝安全玻璃該怎么辦的評論
  • 質量差的爪件來源于廣東。 原因有兩點:第一、市場的惡性競爭; 第二、多重的采購; 其實真正的工程造價的爪件(260元/套)的價格攤開到每平方也就100多塊,但很多施工單位為了省錢還是選用細小的爪件,他們總以為不會有質量問題。果真出了問題是沒有人能夠承擔這個責任的。
    來自 113.96.60.13 的讀者對玻璃幕墻爪件魚目混珠應嚴加管理的評論
知識百科
月熱點新聞推薦[TOP10]
月企業關注度排名
月產品人氣值排名
客服電話:400-60-54100  傳真:0832-2201099 值班電話:1502315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