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山東政能國際金融中心位于臨沂市陶然路與中丘路交匯處,系沂河陶然路大橋的商務辦公橋頭堡,是連系三區的地標式、具有全市首個第二自然生態環境、高端國際化的寫字樓項目。

山東政能國際金融中心實景圖
政能國際金融中心是以垂直性為特征的摩天樓,設計師提出“流動立面”這一概念,即有意識通過立面導向變化來誘導建筑內外之間關聯性的自發產生,并以此帶來場所體驗的相關性和視覺感知的連續性,使得人、空間、運動與事件能和更大的環境產生關聯,以避免無意識的透明化。

山東政能國際金融中心實景圖
簡單地說,設計師讓整座大廈產生流動的即視感,無論內外,即能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每走一步都是風景。而這樣的設計對建筑立面的要求是很高的,不僅要有高品質幕墻做支撐,還要有完美的設計和施工。

山東政能國際金融中心實景圖

山東政能國際金融中心實景圖
政能國際金融中心總建筑面積達4萬平方米,由西班牙著名設計師融入中國實用哲學,塑造出一種中國品牌、世界眼界的新城市主義建筑風格。整座大廈呈現層層疊疊的折疊效果,因此該大樓又被稱為摺景大廈和折紙大廈。

山東政能國際金融中心實景圖
平面上,設計師將南北兩面的邊界朝東側沂河方向折起,引導視線向濱水遠眺。每折角單元長度為2.1米,在尺度上可容兩三人小憩。東西方向上分別正對河道與城市垂直折起,東側開窗(詞條“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尺寸為1.8米、有利于觀景,西側為1.2米,規避西曬,形成東南疏透西北密實。

山東政能國際金融中心實景圖
四周虛實漸變的流動立面,在裙房近人的尺度上輔以幻彩鋁板作幾何面轉折的處理,變幻的鋁板與玻璃幕墻交替折射著自然光線和周邊場景。

山東政能國際金融中心實景圖
物理上,建筑呈絕對靜態,但在環境中,時間與空間方位的變化賦予其動靜的相關性。當行人環建筑而行,大廈表面仿佛在譜寫著一首明暗交替呈現、虛實漸變融合、光影流動跳躍的變奏曲。人,建筑,環境不再各自孤立而形成彼此關聯的生動場景。內與外的相互滲透,動與靜的相互依存,形成了事物間模糊的狀態,這是設計師對立面的動態關聯性的探索與呈現。

山東政能國際金融中心實景圖
千百年來,城市伴隨著人類文明不斷發展,也從西方到東方,城市的建筑見證著人類輝煌的過去。當下人類建筑不斷發展,與此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未知領域,還有太多有待人們去挖掘的可能,而建筑的生命,亦是人類智慧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