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摘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猶如颶風般席卷全球,不僅給世界各國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危害,而且對建筑業、房地產及門窗(詞條“門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等眾多企業,尤其是跨境施工的企業造成了巨大沖擊。中國很多幕墻施工企業在海外有施工項目,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會帶來怎樣的不利影響,又會帶來哪些發展機遇?
關鍵詞:新冠疫情、匯率、勞務、管理、工期、材料

2020年一場由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迅速席卷全球,截止3月31日已導致全球確診超過70萬,死亡近4萬人。為了抵抗疫情持續發展,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封鎖邊境,取消國際航班,禁止國外人員入境,國際貿易和國際項目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例如科威特目前已確診266例,并已全國放假,大部分工程停工,終止了一切與外部國家的往來。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于目前正在海外從事幕墻施工的企業,必將產生深遠影響,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有幸邀請到行業資深幕墻專家,有著豐富海外幕墻工程管理經驗的朱應斌先生,分享他的觀點與思考,希望這些真知灼見的“干貨”,可以引起廣大門窗幕墻行業同仁的重視,進而幫助大家規避風險,提升效益。
一、匯率
隨著病毒席卷全球,給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損失,各國政府為此都采取了多方位的經濟刺激政策。
當地時間3月27日,美國正式通過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并獲得簽署生效成為法律,疊加上之前的量化寬松,自此,美國的貨幣刺激計劃,財政刺激計劃已經正式成形。除此之外,美聯儲的印鈔機也開啟了大把撒錢的模式,3月23日晚,美聯儲宣布當周每天都將購買750億美元的國債和500億美元的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同時將不限量按需買入美債和MBS,也意味著美國開啟了沒有節制的印鈔模式。根據美國方面公布的數據,美國本輪經濟刺激計劃資金高達6萬億美元,相當于42萬億人民幣左右,堪稱歷史最大規模的刺激計劃。
對于中國而言,在3月27日的重磅會議上,提出了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要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等舉措。整體的要義是財政發力,貨幣支持,即財政要籌錢,增加政府投資和支出,貨幣要降低借錢成本。擴大居民消費、擴大內需后期不排除給特定居民發放消費券,其他各國也紛紛出臺了很多刺激政策,給老百姓發放救濟金、補貼金之類。

2019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1192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6%(折合1729億美元,同比增長2.3%),新簽合同額1795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2%(折合2602.5億美元,同比增長7.6%),這其中包含了數百億元的幕墻工程。這么大體量的項目遍布全世界,這些項目幾乎百分之95%以上是以美元簽訂的或是和美元掛鉤的,美元與人民幣匯率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我們的盈虧。一般來說,人民幣貶值對我們中國企業是有利的,但是受兩方面影響人民幣在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可能會出現升值,一是此次疫情導致美國大額刺激計劃和無節制印鈔,美元貶值反過來迫使人民幣升值;二是中美2020年1月15日簽訂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要求人民幣不得進行競爭性貶值,必將迫使人民幣穩中有升。
因此總的來判斷,國內利率下降將引發人民幣升值預期,國際市場上可能存在人民幣升值壓力,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人民幣在未來升值將成為大概率事件,企業應注意避免外幣匯兌損失,適當對沖外幣匯率風險敞口,防范匯率波動風險。
二、勞務
全球性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導致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終止了國際航班,切斷了人員往來。中國由于是“疫情”發生較早的國家,更是被幾乎所有國家斷航,而且由于境外疫情的蔓延之勢幾乎不可控,這種斷航可能會延續相當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會到年底。
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對外勞務合作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調研統計,目前我國對外派出勞務人數呈現總體基本保持穩定、略微下降的事態,2018年我國對外派出勞務人數為49.2萬人,2019年1-7月累計派出勞務人員26.5萬。

疫情發生之時,恰逢中國傳統春節,這其中大部分勞務人員均已回國歡度佳節,那么這么多的項目后續施工必然受制于勞務不足的影響,導致項目無法按期履約。如何應對當期乃至后面相當一段時期勞務不足是境外幕墻工程承包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怎么辦?一是在疫情好轉時雇傭外籍工人,增加勞務成本;二是后續通航條件下,國內勞務人員第三國隔離14天后再入境。
總之,疫情使得境外工程的勞務出現嚴重不足是我們面對的共同問題和迫切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境外幕墻施工企業恐怕除了撒錢維穩,花錢外聘外也沒啥好辦法。
三、管理
管理的問題其實和勞務問題比較類似,境外工程管理人員由于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管理人員春節期間回國了,還有的是境外國家疫情大爆發,逃離項目所在國了。林林總總都導致境外項目現場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人員人手嚴重不足,不足以支撐項目的正常運轉。

針對這種情況很多企業采取了網絡辦公,開展了視頻會議,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項目的執行層面,尤其是項目一線的管理層人員數量和管理力度還是嚴重不足,還是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
為此,各境外施工承包商應早做準備,不要等靠要,管理出效益,管理創品牌,管理聚人心,要盡早想辦法配備足夠管理力量,完善新形勢下的管理體系,優化疫情下的管理構架和流程。相信在管理上的投入和完善是值得的,也是誠信和負責任的體現,必將扭轉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將企業損失降到最低。
四、工期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部分國家和地區相繼采取了入境管制措施,對境外項目人員、設備物資通關入境制造了障礙,給開展境外業務的中國企業履行合同帶來了困難,給海外項目帶來了延期等違約風險。
因此,作為境外幕墻施工企業申請疫情不可抗力認定,并據此向項目業主及監理方提出工期延長及費用增加索賠是首要任務。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境外幕墻施工企業積極向業主與PM團隊進行“不可抗力”的舉證。
2月10日,我國全國人大法工委在解答社會普遍關心的法律問題時特別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屬于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需要注意的是,人大法工委的解釋適用于承包商與國內分包商之間以中國法律為簽署背景的交易合同,但并不適用于承包商與國外業主方以境外法律為簽署背景的交易合同。如此,承包商被置于了一個相對較尷尬的境地。

按照通常的原則,在WHO宣布新冠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后,原則上疫情對項目造成的影響可以視為“不可抗力”,但需要承包商完成大量的舉證工作,且并不是絕對可獲得“不可抗力”認可。
特別應當注意,如果承包商認為疫情對項目執行已經或將要造成影響,應當在合同規定的不可抗力通知期間內,及時向業主發出通知,而FIDIC銀皮書對于該期間的規定為14日。通常,國際承包項目大多數采用FIDIC合同條款,依據通常規定,承包商應當在覺察(或應已覺察)引起索賠的事件發生后的一定期間內(FIDIC銀皮書對于該期間的規定為28日),向業主發出索賠通知,否則將視為承包商放棄索賠權利。
在承包商提交了索賠通知后,應當在一定期限內提交詳細索賠報告,以FIDIC銀皮書為例,在承包商覺察(或應已覺察)引起索賠的事件后42天內,或在承包商可能建議并經業主認可的其他期限內,承包商應向業主遞交一份充分詳細的索賠報告,包括索賠的依據、要求延長的時間和(或)追加付款的全部詳細資料。

如果索賠事件為持續事件(本次疫情很可能構成持續事件),承包商應按月向業主遞交進一步的中間索賠報告,說明累計索賠的延誤時間和(或)金額,以及業主可能合理要求的此類進一步詳細資料,并在引起索賠的事件或情況產生的影響結束后28天內,或在承包商可能建議并經業主認可的此類其他期限內,遞交一份最終索賠報告。
故此,境外施工企業必須及時收集疫情為不可抗力的證據,并詳細且及時向發包方提出工期延誤和索賠,保障自身權益。
五、材料
隨著鋁庫存的增加,再加上“新冠疫情”在海外快速蔓延,大宗商品普遍遭拋售,上海鋁價觸及每噸11340元(1603.94美元),是2016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截止目前,鋁價格下跌了19%左右。而其他有色金屬銅、鋅等有色金屬價格也下浮了10%-20%,其中銅價2019年8月份為46600元/噸,目前已降至38800元/噸,但黑色系商品價格較為穩定。

因此,對于海外項目而言,當期是鋁、銅和不銹鋼等有色金屬下單生產的較好時期,可以大幅節約成本,沖抵疫情帶來的增加費用。
但是長期來看,隨著疫情的緩解或趨于穩定后,境內外項目的正常履約,目前低位價格運行的鋁、銅和不銹鋼等產品必然出現價格反彈甚至是飆升,影響境外項目效益,需要企業湊集資金,抓住疫情之機果斷下單。
以上是筆者結合海外工作經驗,以及實際工作中的思考,從匯率、勞務、管理、工期、材料等方面,列舉了疫情對海外幕墻工程的主要影響。針對有利的方面,需要我們抓住機遇趁勢而為,而面對不利的方面,需要我們施工企業認真研判,果斷決策。

最后,期待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早日結束,也祝愿我們在海外施工的幕墻企業,能夠化解風險,良好履約,保障效益,為企謀福,為國爭光!
本文作者:朱應斌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幕墻分會專家
武漢凌云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兼科威特機場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