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央行整了個房地產業的大事,說“上頭條”也很合適。消息直到幾天后,才正式發布:
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研究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

注意細節,除了住建部、央行、部分房企,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交易商協會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也參加了會議。

從會議措辭看,前段時間,市場傳言的監管部門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設置“三道紅線”。
紅線1: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大于70%;
紅線2:凈負債率大于100%;
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于1.0倍。
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擋。
以有息負債規模為融資管理操作目標,分檔設定為有息負債規模增速閾值,每降低一檔,上限增加5%——從會議通稿看,不一定具體實施細節是這樣,但傳言多多少少,大家也都清晰了,重點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已經形成。
而這對今年樓市,甚至對未來樓市會有何影響?對購房者又意味著什么?同時對我們的建筑玻璃、鋁型材、五金配件、密封膠、門窗幕墻加工設備,以及隔熱條和密封膠條等配套材料生產廠商與供應商又有什么關聯?那么,我們還是用數據說話吧!
提到“數據”,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近年來,受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詞條“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分會的委托,一直負責著行業的相關數據統計工作,從近年的數據結果反映,整個門窗幕墻行業頂天了不過6千億—7千億的年總產值,而我們的上游——房地產,2019年排名前三位的房企年銷售額,單家都在6千億以上……“一個企業,頂一個行業”!這就是為什么說:“一”方有難,甲方支援的原因啦!而甲方真的就富甲天下,可敵國了嗎?到底是什么情況?還是請專業的地產評論號“杠桿地產”來為大家說一說。
01、這些房企未來融資多少要受約束,部分資金鏈可能未來會更緊張
從會議通稿看,大家都進一步明白了,房住不炒將是長期堅持。
而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則是長效機制的一部分,是諸多具體辦法之一。
注意會議細節:
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人民銀行、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相關部門在前期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則是長效機制的一部分,是諸多具體辦法之一。
會議強調,市場化、規則化、透明化的融資規則,有利于房地產企業形成穩定的金融政策預期,合理安排經營活動和融資行為,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也有利于推動房地產行業長期穩健運行,防范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透過這些表述,其實不用說,長期和開發商打交道的材料企業都明白,以后借錢是有嚴格規矩的,不是你想借、想多借、有辦法借就可以。
還得考慮行業的穩定、金融風險。
簡單說,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設置的“三道紅線”傳言基本是真的,細節當然還有待發布。那么,就不廢話,直接上數據,哪些房企未來借錢受管制,會比較明顯?

2019年末TOP100上市房企“三道紅線” 圖表來源|易居克而瑞(特此感謝)
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凈負債率、現金短債比具體會設置為多少,是否是傳言那樣,暫時說不好,沒看到文件都不準確。
另外,數字嘛,有時候就是會計游戲,房企也都有自己辦法。
但是我們可以看上圖,不管這些具體的要求如何,會計手段有多精明,有些房企未來借錢,瘋狂發展,很明顯是要被管的。
比如,凈負債率動輒超過100%那些房企。
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百分之百九十的房企,肯定也是要被約束的。
另外現金短債比小于1的,無論如何解釋,資金鏈壓力肯定都是很顯著的。上圖也非常清晰。
總的來說,看完上述圖表,我們發現,這三個指標只要其中一個碰紅線比較顯著的房企,另外2項指標也不太好看。
名字和數據,杠桿地產表示,就不在點名了,圖一看就懂。
我們可以回溯一下2017年夏天,萬達“世紀大甩賣”事件。萬達為啥不得不忍痛割愛?從資金層面說,就是被限制了。
而后這3年,我們看到,萬達要公開發債是很困難的。直到今年才算有突破(疫情帶來對的影業、商場的事,我們先不提也罷……)。
所以,不要看如今有些房企如日中天、高速發展,說不定到了明年,和萬達也就差不多。甚至可以說,一定會有房企要倒霉。別光看、光聽,工程企業想想自己的幕墻、門窗,以及材料廠商們,鋁材、玻璃、五金(詞條“五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密封膠,還有隔條熱、密封膠條有沒有和這些“三道杠”的“大隊長”扯上關系呀?
02、多數房企增速低位是大概率,有些甚至下滑
我們知道,繞道所謂政策紅線的辦法太多,比如明股實債,項目層面想辦法,比如一家公司內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部分之間可以搞動態運作,比如上文說過的會計手段總是有。
但是無論多少手段,一個公司資金壓力大、債務過高時,苦只有自己知道,后果也是承擔。
因此只要監管收緊,特別是我們看到貨幣的超寬松階段已經過去,房企無論多能折騰,總體的借錢環境沒那么好了,而我們看截至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兩個指標和數據。
先說投資額度,根據國統局最新發布,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5325億元,同比增長3.4%, 增速比1-6月份提高1.5個百分點。
其中,住宅投資55682億元,增長4.1%,增速提高1.5個百分點。

圖表來源|國統局
考慮到地價、此前放水等因素,依舊只有上述增速,其實是很低的。這就是目前的大環境。
當然,今年剩下的4個來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繼續維持正增長問題不大,但是總體依舊是低位增速。
接著說銷售情況,1-7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83631萬平米,同比下降5.8%,降幅比1-6月份收窄2.6個百分點。
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5.0%,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21.8%,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18.8%。

圖表來源|國統局
商品房銷售額81422億元,下降2.1%,降幅比1-6月份收窄3.3個百分點。
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0.4%,辦公樓銷售額下降22.2%,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下降22.3%。
不管前幾個月少數城市多能折騰,看宏觀數據就能發現,樓市整體尚未恢復到去年同期。剩下4個來月,大環境變了,再沖擊一把,也就最多回正左右。
看完上述兩組數據,大家應該都明白了,房企日子不是太好過。另外,補充一點:住建部、央行座談會說的很明確,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已經建立和形成,房企的那些辦法、小九九難道誰不懂?
未來無非是貓和老鼠的游戲……只要大行情不變,資金管起來,房企銷售額也好、銷售面積也罷,想要較高速增長,缺乏彈藥支撐。而部分房企,壓力很大,繼續負增長是必然。
03、融資強監管常態化,部分房企拿地不得不收縮、打折促銷
住建部、央行為啥開這個座談會,杠桿地產的專業分析是這樣解釋的,避免房地產過分占用資金,防范金融風險,以及維護社會穩定。
今年的黑天鵝事件后,局部城市土地市場太活躍,房企融資回暖明顯。比如上文舉例,連萬達都獲得發債機會。看官方數據,1-7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00625億元,同比增長0.8%,1-6月份為下降1.9%。
其中,國內貸款16130億元,增長4.9%;利用外資80億元,增長29.9%;自籌資金32042億元,增長3.3%;定金及預收款32830億元,下降3.4%;個人按揭貸款16200億元,增長6.6%。

圖表來源|國統局
看上述幾組數據,除了定金及預收款,其他全部增長。而且是在耽擱了幾個月的情況下還能有這個增長,此前的寬松可以想見。
當然這話反過來說,也就是賣得不算好,所以定金、預收款負增長。但是貨幣環境此前很給力,房企資金鏈穩住了。
現在苗頭出來,那么監管層意識到風險,建立規則:是不是三道紅線,是不是流傳的那些具體指標,上文我分析了,不是很重要。
簡單說,房企融資的“強監管”,正在變成一種常態。未來多半是這樣了。房企好日子結束了,有些人甚至說房地產有點小慘。
不過,好處是杠桿不錯的房企,未來只要戰略得當,可能是發展機會;反過來,杠桿率有些嚇人的房企,要想玩更大難,要多回款還得促銷,打折不是沒可能。
至于拿地,杠桿率太高的,也沒辦法太猛。那么土地市場整體降溫,基本是必然。不過杠桿地產話要說清楚,調控目的都不是搞死人、搞死企業。加上地方還有自己考慮,地價是要維護的。無論如何,對于剛需來說,又出現了一個好的時間窗口。
會議還就完善住房租賃市場金融支持政策體系,加快形成“租購并舉”住房制度等進行了研究……林林總總,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和杠桿地產的看法是一致的——這些對房地產市場整體的影響依舊是偏小的,不管購房端還是資金端。
核心還是看“三道杠”的房企,今年如何破局重生!同時,也再次提醒廣大的門窗幕墻工程企業,以及材料生產廠商,墊資有風險,合作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