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說起我國的大型建筑企業,民營企業中,規模最大的必定是蘇太華系的太平洋建設集團,而包含國企、央企在內,規模最大的則是中國建筑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建筑)。

早在去年年初,國內各大上市建筑企業均已公布了2018年度的業績報告:其中,中國建筑以1.2萬億元的營收排在第一位,歸母凈利潤為382億元;中國中鐵則以7377.14億元的營收排在第二,凈利潤為158.63億元;中國鐵建以7301.23億元的營收排在第三,凈利潤為1166.95億元。除此之外,年營收突破1000億元的上市建筑企業還有中國交建(年營收4908億元)、中國中冶(2895億元)、上海建工(1705億元)、葛洲唄集團(1006億元)。

深圳華潤總部大廈由中建集團承建
近些年來,受益于國內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中國建筑業績增速飛快,近12年來業績幾乎增長了10倍。在2008年時,中國建筑每年簽約合同金額不到3000億元,而在2018年,中國建筑新簽訂的合同金額達到了2.32萬億元。營收規模在我國97家央企中排名第四位,利潤總額排在第8位。而在中國建筑2018年新簽訂的合同中,來自房屋建設金額占比最高,達到了1.68萬億元,其次則為基礎設施的建設,合同金額為6282億元。除此之外,勘察設計的合同金額也達到了127億元。實際上,如今的中國建筑集團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企業。
中國建筑作為我國專業化發展最早建筑企業,也代表著我國房建領域的最高建筑水平,凡是技術要求很高的大樓,基本上都會選擇中建集團來承建。根據中國建筑公布的數據:我國90%以上的300米以上的大樓均由中國建筑承建,除此之外,國內75%的機場,75%的衛星發射基地也是由中國建筑承建。可以說,每25個中國人,就有一人在使用中國建筑建造的房子。

中建集團承建的望京SOHO
實際上,目前國內大部分的知名建筑基本上都是由中國建筑承建的,像深圳灣體育中心、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深圳大運主會場、新疆大劇院、陜西大劇院、貴陽花果園雙子塔、國家海洋博物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南京青奧中心、廣州西塔、央視新臺址、香港環球貿易廣場。而除了公共建筑設施之外,很多企業的總部大樓也會找中國建筑承建,比如騰訊集團在北京的總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圳華潤總部、合肥恒大中心等等。可以說,基本上國內任何地方的地標(詞條“地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性建筑,基本有中國建筑的身影。
而除了國內建筑市場之外,中國建筑在海外也有著頗大的名氣,截止到目前,中國建筑在海外130多個國家承建了6000多個建筑項目。其中,也有很多項目非常知名,比如迪拜的棕櫚島總督酒店、埃及新首都項目、非盟會議中心大廈、老撾國家會議中心、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等等。可以說,中國建筑在房建領域技術水平在全球也處于領先地位。

環球貿易廣場
實際上,在國內,大家對中建集團印象最深的肯定是中建幾局,而中建一局到中建八局均是中國建筑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其中,中建一局跟二局的總部在北京,三局的總部在武漢,四局的總部在貴陽,五局的總部在長沙,六局總部在天津,七局的總部在鄭州,八局的總部則在上海。而每家子公司所在地,也就基本上意味著在這個區域,這家子公司的業務最多。當然,這并不是絕對的地域范圍劃分,只是代表各自所發展的重點區域,比如一局、三局、五局在長沙都會有業務。
而在海外市場,中建集團也有著7家子公司,其中就包括中國海外集團、中國建筑國際集團、中海物業、中海投資、遠東環球集團等。目前,中建集團除了房屋承建之外,也承建公路、橋梁、地鐵、港口等基建項目。而且,中建集團自己也做房地產開發,中海地產就是中建集團旗下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