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當月要點:
1. 拿地同比增長9.2%,企業拿地分化顯著
2. 權益金額占比上升,合作力度下降保障利潤空間
3. 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基本持平,長三角熱度持續


01、拿地同比增長9.2% 企業拿地分化顯著
2021年1-2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3866億元,拿地規模同比增長9.2%。TOP100門檻值為10億元,與去年同期保持一致,TOP100企業招拍掛權益拿地總額占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為60.3%。
從新增貨值來看,浦發集團、融創中國和保利發展占據榜單前三位。2021年1-2月,浦發集團以累計新增貨值657億元占據榜單第一;融創中國和保利發展緊隨其后,累計新增貨值規模分別為571億元和564億元。TOP10企業1-2月新增貨值總額4073億元,占TOP100企業的32.9%,新增貨值門檻為244億元。
圖:2020-2021年50家代表房企每月拿地總額

數據來源:CREIS中指數據,中指地主
數據范圍:包含招拍掛權益土地及收并購土地
房企拿地分化顯著,50家代表企業拿地額同比下降。2021年2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總額同比下降4.0%。2月,受新年影響,企業拿地規模通常有所下降。具體來看,部分現金流較穩定企業拿地態度依舊保持積極,如萬科、招商蛇口、綠城等,1-2月拿地同比均增長顯著;濱江集團、榮盛發展等企業銷售額均越過千億,為加速規模化發展,拿地力度不減,1-2月拿地亦比較亮眼。
02、權益金額占比上升 合作力度下降保障利潤空間
圖:2021年1-2月50家代表房企各陣營招拍掛權益金額占比

數據來源:CREIS中指數據,中指地主
數據范圍:招拍掛權益土地
50家代表房企招拍掛拿地權益金額占比有所上升。2021年1-2月,50家代表房企招拍掛權益金額占比均值為86.9%,較上年同期增長近10個百分點,企業偏愛獨立拿地,可以保持更多利潤空間。其中前10陣營企業和11-30陣營企業權益金額占比均出現顯著上升,分別上升12.8和13.9個百分點,31-50陣營企業在招拍掛市場更傾向于合作拿地,權益金額下降3.8個百分點。
03、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基本持平 長三角熱度持續
圖:2021年1-2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面積城市等級、區域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CREIS中指數據,中指地主
數據范圍:包含招拍掛權益土地及收并購土地
二線與三四線城市基本持平,城市群中長三角最熱。從布局城市等級來看,50家代表房企2021年1-2月在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投資面積占比基本持平,分別為46.6%和47.1%。從布局區域來看,企業依舊熱衷于在長三角拿地,占比為40.1%,粵港澳大灣區次之,占比為8.0%,長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占比分別達6.5%和7.0%。
圖:2021年1-2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面積TOP10城市

數據來源:CREIS中指數據,中指地主
數據范圍:包含招拍掛權益土地及收并購土地
長三角城市熱度不減,房企杭州拿地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1-2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面積TOP10城市中,長三角城市占5席,其中杭州和南京繼續保持第一和第三位。房企在杭州拿地規模持續擴大,以216.2萬平方米蟬聯第一,規模是第二位南寧市的2倍多。

從各城市群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熱度不減。1-2月,長三角TOP10企業拿地金額1043億元,依舊位居四區域首位;中西部TOP10企業拿地金額297億元,位列第二;粵港澳大灣區TOP10企業拿地金額283億元,位列第三。拿地面積來看,中西部TOP10企業拿地面積以717萬平方米位居四區域首位,繼續領跑。值得關注的是,合生創展今年1月以47億元拿下北京大興區地塊,并憑借該地塊位居1-2月京津冀拿地金額第一。

從重點城市拿地金額TOP10房企來看,龍頭房企多城齊發力。保利發展、中海地產、綠城中國、招商蛇口分別出現在2個城市的1-2月拿地總額TOP10榜單中,在多個城市齊發力,與企業的全國化戰略布局相契合。其中,綠城中國拿下了杭州1-2月拿地總額冠軍,拿地優勢顯著。濱江集團持續深耕大本營杭州,拿下杭州1-2月拿地總額亞軍。

圖: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北外灘街道地塊
從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來看,2月份入榜地塊主要集中于上海和廣州,成交金額門檻為29億元。入榜地塊中,上海共有3宗地塊入榜,總成交金額為233億元,占2021年2月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總額的41.8%。其中,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北外灘街道地塊以總價111億元位居榜首,成交樓面均價為44904元/平方米。此外,廣州入榜2宗地塊,北京、杭州、長沙、無錫、徐州各入榜一宗地塊。
數據時間:截至2021年2月26日18:00;
區域范疇:
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等15個重點城市;
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41個重點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廣州、珠海等9個重點城市;
中西部:武漢、長沙、南昌、西安等190個重點城市;
50家代表企業:
碧桂園、中國恒大、萬科、融創中國、保利發展、中海地產、綠地控股、世茂集團、華潤置地、招商蛇口、龍湖集團、綠城中國、新城控股、金地集團、中國金茂、旭輝集團、金科集團、中南置地、陽光城、正榮集團、融信集團、龍光集團、富力集團、佳兆業集團、濱江集團、雅居樂、奧園集團、祥生集團、美的置業、遠洋集團、藍光發展、榮盛發展、新力控股、禹洲集團、中國鐵建、華發股份、中駿集團、新希望地產、合景泰富集團、華夏幸福、首開股份、越秀地產、時代中國、金輝集團、佳源集團、弘陽地產、大悅城控股、仁恒置地、華宇集團、寶龍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