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進入2023年,可以說“門窗幕墻人”重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關心過宏觀經濟!無論是老板、高管,還是一線市場、銷售、技術……不為別的,就因為,從來不曾像今天這樣:門窗幕墻與房地產、建筑業的宏觀經濟緊密相連到了——同呼吸共命運的地步。

剛剛,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5.2%的數據出來的時候,朋友圈是各種聲音。然后,看到主流媒體紛紛表態,2023年全年GDP增長5%左右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朋友圈又是各種聲音。
我們要著眼的其實不是現在,而是未來,也就是經濟學家常說的預期,接下來會怎么樣?明年又會怎么樣?建筑玻璃、鋁型材、五金配件、密封膠,還有隔熱條和密封膠條,以及錨栓、百葉、涂料(詞條“涂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鋁板……門窗生產、幕墻設計及施工,能干到退休嗎?
10月24日閉幕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是一次非常非常重要的會議。重要,不是因為它的人事任免事項,而是數萬億的發債安排。

這一天,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明確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
還表決通過了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決定,授權國務院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60%以內,提前下達下一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包括一般債務限額和專項債務限額)。
這兩個決議和決定,意味著什么呢?
增發的國債1萬億,其中5000億今年底要完成發行;提前下達下一年度(今年要下達的是2024年的)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有多少呢?2023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規模為4.52萬億元(其中,一般債券為7200億元,專項債券為3.8萬億元),60%也就是2.71萬億元,這些錢也要在今年底提前下達;
還有一個債券,叫做特殊再融資債券,這個錢是用來做什么的?通俗講,就是用來為地方政府解決積累的隱性債務問題,10月以來各地已累計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超過萬億元,專家預計最高可達1.5萬億。
這三筆錢,加起來4.71萬億!請注意,這都是要在2023年底下達并發行完成的。醞釀討論了半年多,特別國債發行終于落地,乃是預料之中的事。何況還有5000億額度是放到明年再用。
同等的時間長度內,大概率可以說,經濟穩了!投資具有滯后效應,幾萬億投資及其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很大程度要在明年上半年體現。所以,未來的3-6個月,投資及其資本形成率會呈現相當好看的曲線。

這跟房地產、建筑業,還有門窗幕墻行業又有什么關系?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10月20日在萬科媒體交流會上表示,住房需求不會消失,未來住宅建設的中樞值是10億至12億平方米,而今年預計新開工面積不到7億平方米(相當于2006年的水平),現階段住房建設水平已經超跌了。
新開工面積嚴重下滑,主要是因為房企不敢投資;房企不敢投資,主要是因為房子賣不出去;房子不好賣,是因為消費者信心不足——既有個人就業和收入的因素,也有經濟復蘇不如預期的因素,而后者一定程度往往主導了前者。
一線城市新房價格止跌
從環比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持平。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連續4個月下降后首次轉漲,漲幅為0.2%。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5%,降幅與上月相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優化政策作用持續釋放 房地產市場開始復蘇——“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在9月實現止跌,8月底到9月初,北上廣深相繼落地‘認房不認貸’政策,對提振市場信心產生關鍵作用,購房者入市積極性提升,帶動房價轉穩,下月有望回升。”
的確,挽回消費者信心,不是一把火就能燒起來的,但宏觀經濟的盡快穩定,一定有助于居民消費信心的穩定,包括住房消費。

2023年門窗幕墻的“甲方”——房地產業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房地產市場供需關系趨于平衡。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于住房的需求不斷增加,但隨著政府加強調控,過熱市場逐漸冷卻,市場供需關系逐漸趨于平衡。同時,隨著市場發展,住房質量得到提高,人們的住房需求也發生了變化,不再僅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還包括安全、環保、舒適等更高層次的需求。
其次,房地產行業結構日益優化。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為了在市場中占據優勢,開發商紛紛從單一的住宅開發模式向多元化發展,推出了涵蓋住宅、商業、辦公、旅游等多種業態的綜合型房地產項目。此外,開發商還在設計和施工上注重綠色環保,推進低碳、節能、環保等理念的落地,使得房地產業逐漸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
第三,房地產金融化趨勢明顯。近年來,房地產融資方式從傳統的銀行信貸模式向資本市場融資模式轉變,債券市場、股權市場等資本市場的開放,為房地產企業提供了更為廣泛的融資渠道。同時,借助互聯網技術的手段,房地產眾籌、租賃REITs等新型融資方式也開始嶄露頭角。
第四,房地產行業文化建設成效顯著。隨著我國社會文化的進步,企業除了關注生產經營形態之外,對于企業文化建設也越來越重視。許多房地產企業開始通過培育自身品牌、拓寬文化內涵、注重社會責任等方式,不斷提高企業文化建設水平,樹立企業良好品牌形象和社會影響力。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房地產業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專業化、金融化和文化化的特點。未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房地產行業仍將保持旺盛發展態勢,但也需要繼續加強政策調控,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同時還需要房地產企業積極拓展多元化業務,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水平,助力中國房地產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現階段困擾房地產的主要問題仍然是債務問題,4.71萬億是絕對不允許也不可能流入到房地產的,看來房地產行業的流動性危機問題,還得靠自己解決。任何企業降杠桿,都是一場艱苦的瘦身和出清過程,而能生存下來的房企,在完成債務重組之后,沒有其他途徑,唯有依賴于銷售市場的好轉。
只要經濟穩了,信心就會回來,消費者就會回到住房市場!門窗幕墻及配套材料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