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了解我國
鋼結構的發展狀況,我們特意采訪了一級注冊鋼結構工程師張運田教授,并請他暢談一下我國鋼結構的現狀與未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記者:鋼結構體系在我國的發展歷史較短,但發展潛力很大,您能具體談談我國鋼結構的發展的遠景嗎?
張:形勢較好,逐步得到了推廣。國家搞規劃,不僅政策上給與重視。而且,鋼結構也愈來愈得到人們的認同,各廠家和施工單位也越來越重視質量和技術培訓,學校也不斷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并加強研究生的培養。同時,北京奧運會、上海
世博會、西部大開發、振興大東北等相關工程的開展,也有力地推動了鋼結構的發展。因此,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好。
記者:你認為當前鋼結構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張:由于長期沒有推廣應用鋼結構,人們還不太熟悉,不了解鋼結構的一些特性,再加上人才少,從事鋼結構建設的技術人員不合格,還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因此許多工程紛紛下馬。但總的來說,正處于成長期,形勢較好,
鋼材產量的增加,國家應用的擴大,都有助于鋼結構的發展。
記者:鋼結構與磚混結構以及砼結構相比,優勢在哪里?
張:鋼結構符合可持續發展。鋼結構壞了,可以拆掉再用,但是,磚混等建筑壞了的話,就成了廢物,不可再用。也符合環境保護,鋼結構可以在工廠里加工,對環境的影響少。從長遠看,鋼結構非常有前途。
輕鋼結構住宅采用的材料是以鋼結構為骨架,配合多種
復合材料的輕型墻體拼裝而成,所用材料均為工廠標準化、系列化、批量化生產,改變了傳統的住宅和沿用已久的
鋼筋混凝土建筑磚、瓦、灰、沙、石傳統的現場作業。可以利用建筑方面的新技術、新產品向住戶提供多樣化、選擇性、適應性的經濟住宅。鋼結構住宅現處在試點階段,價格會高一些,但如果按工業化批量生產,價格會降下來。
記者:鋼結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張:輕
型鋼結構的特征在于“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自重輕,采用的
圍護結構也比較輕;
構件輕,用鋼量低;采用工廠化、標準化生產安裝速度快,勞動
強度低,機具簡單,外型美觀、輕巧、可采用大柱網、空間布置靈活;造價低;綜合效益好。
記者:制約我國鋼結構發展的瓶頸是什么?
張:還沒認識到它的潛力,還沒有從長期的發展的角度看到它的環保功能和再循環使用功能。因此,需要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家來支持,做敢吃螃蟹的人。以推動鋼結構的發展。
記者:鋼結構住宅是否會成為未來住宅的主流?
張:是的,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全國每年竣工的城鄉
住宅建筑面積達5億多平方米,如果其中的10%采用輕鋼結構住宅,建筑面積即可達5千萬平方米,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由于
新型建材業正處于快速發育階段,與輕鋼住宅相配套的國產化
建筑材料種類較多,并且會隨著鋼結構住宅的發展逐步增長。目前,推廣發展鋼結構住宅具備了良好的條件,建筑業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輕鋼住宅將成為現實。
記者:住宅鋼結構中,要注意解決哪些問題?
張:有鋼結構本身要解決的問題,還有一系列的配套問題,比如,
墻板,
樓板要輕便,節能。住宅設計應體現以人為核心的設計思想,努力提高居住環境的質量和滿足住宅的居住性、安全性和經濟性。提倡人們的參與精神,為社會提供多樣性,可選擇性,適應性強的經濟適用性住宅。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