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
門市歷史上雖然從未發生過地震,但受周邊地區地震的影響仍然較為頻繁,在昨天下午開通的專題為“城市
抗震防災”市長專線中,有關人士指出,加強房屋建筑的抗震
防震能力是最大限度減少地震災害影響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做好這項工作十分必要,而農村自建房和墻體受毀的房屋是目前我市抗震防災的重點和難點。
日前,翔安區的陳先生第一個打進電話,他詢問,現在農村蓋了許多房子都沒有采取抗震措施該怎么辦?對此,市建設與管理局副局長林樹枝介紹說,目前城市所有建筑和農村的公共建筑在建設時都要按要求做抗震設計,這些建筑抗震性能都不成問題。而農村自建房由于在審批建設時沒有做抗震的硬性規定,所以抗震性能普遍較差。
市建設與管理局副局長林樹枝說:“我們現在農村民用房屋設計圖集一共有三套,免費提供給所有農民,要建房子可以到我們這邊索取建設圖籍,我們這個圖籍都按抗震設防的要求進行了設計,只要能按照這個圖籍要求建房都能達到抗震要求。”
市建設與管理局還舉辦了星期六工程師下鄉活動,到農村基層授課,提供相關技術咨詢和服務,此外,他們還應農民要求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使廣大農村地區房屋抗震水平整體得以提高。
房屋墻體被破壞影響到房屋的抗震性能也是目前比較普遍的現象。家住嶼后南里的林先生來電反映,他家的房屋是磚混結構,他住在七樓,結果他樓下五樓和六樓的住戶在裝修過程中都將墻體拆除,他擔心墻體拆除后會影響到整棟房屋的安全和抗震性能。
林樹枝說:“樓下住戶把墻體拆除影響樓上住戶包括整個建筑物抗震性能,有些房屋朝街的開墻破洞開店面。這是不允許的,業主必須按要求恢復原狀。我們發現一個就要制止一個。”
林副局長介紹說,在1978年建設的老房子幾乎都沒有采取抗震措施,對這部分老房子他們分門別類做了處理,屬于歷史風貌建筑、有保留價值的重要建筑、生命線工程公共建筑他們都進行了防震加固,其他老舊房屋將結合舊城改造逐步拆遷。此外,市建設與管理局正在制訂《廈門市城市建設綜合防災規劃》,逐步減少建筑物密度和人口密度,并在適當場所增設綠地,作為人員避難疏散場所。而且,為制訂這一規劃,他們對全市的地質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在此基礎上劃分出建設用地和非建設用地,將來可以用于指導城市規劃建設,一方面既可以從地質結構源頭方面確保房屋抗震等安全,另一方面又能避免由于地質結構不適宜建設而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明確安裝材料及安裝人工費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