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框幕墻板材的制作直接影響著隱框
幕墻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是隱框幕墻加工中最為關鍵的工序,因此要求其加工必須在專
門的工廠進行,同時對加工的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也有具體要求。
一、板材清潔
所有的
基材被粘部分都必須進行清潔,除去灰塵、油污或其它污物,清潔時,必須將清潔劑倒在白色不脫毛的純棉清潔布上,不得將清潔布蘸入容器中,應順一個方向依次清洗,然后用同一種第二塊干布擦去還未揮發的
溶劑,第二塊布臟后應立即更換。對于窄而深的接口,則需要將清潔布纏繞在干凈的油灰刀上,用力進行擦洗。
清潔后,1小時內必須進行注膠,否則要進行第二次清洗。
清潔后的表面,在搬運時不要用手觸摸,防止第二次污染。
通常采用以下的清潔劑:
非油性污染物:異丙純50%,水50%混合容劑;
油性污染物:二甲苯。
二、粘貼雙面貼膠條
玻璃必須按設計位置
固定在
鋁框上,在
平面內鋁框與玻璃要按基準線準確定位。定位一般采用定位
夾具在確定其準確位置,要求其偏差在+0.5mm以內。
鋁框安置完畢后,用夾具固定其位置,然后粘貼雙面貼膠條。雙面貼膠條保證了膠縫的厚度和寬度。雙面貼膠條厚度應比膠縫厚度大1mm,因為放上玻璃后,膠條要被壓縮10%。
貼雙面膠條時,應使膠條保持直線,用力下按使膠條緊貼鋁框,但手不要觸及
粘膠面,在放上玻璃之前,不要撕掉膠條的隔離紙,以防表面被污染。
玻璃放到膠條上應一次成功定位,不得來回移動玻璃。否則不干膠粘在玻璃上,將難以保證注
結構膠后粘結牢固。如果萬一不干膠沾到已清潔的玻璃面上,應重新清潔。
雙面貼膠帶保存環境條件為:溫度不超過21℃,濕度不大于50%。
三、注膠
隱框幕
墻板材單組份結構膠可用手動或氣動注
膠槍注膠,雙組份結構膠必須用機械注膠,注膠要按順序、連續、均勻、緩慢進行,以排走空隙內的空氣,要涂布均勻,不要出現
氣泡,槍嘴直徑應小于注膠接口厚度,以便槍嘴能伸入其二分之一深度。
注膠后要及時用刮刀刮去多余的膠,并
修整外露表面。
注膠環境條件為:溫度為10~40℃,
相對濕度為40~80%。
四、靜置和養護
注膠后的板材應在靜置楊靜置養護。雙組分結構膠靜置3天后、單組分結構膠靜置7天后才能運輸,所以要準備足夠面積的靜置場地。
靜置養護場地要求:溫度為10℃~40℃,相對濕度為50%~90%,同時具有良好的通風效果,否則會影響結構的
固化效果。
靜置可采用架子或在地面上疊放。當大批量制作時,以疊放為多。疊放時一般放置4~7塊,每塊之間必須放置四個等邊立方體墊塊。墊塊可采用泡沫
塑料或其它
彈性材料,其尺寸偏差不得大于0.5mm,以免玻璃不平而壓碎。
要判斷固化程度,可利用混膠時留下的切開試驗樣品,切口膠體表面,如果閃閃發光,非常平滑,說明尚未固化;反之切口表面平整、顏色發暗,則說明已完全固化,可以搬運。
未完全固化的板材不能搬運,以免
粘結力下降。完全固化后,板材可運往現場房間內繼續放置14~21天,使達到其
粘結強度后才可以安裝施工。
板材安裝前,可用
剝離試驗檢驗其粘結力。實驗時拉住膠樣品一端,用刀在膠條中面切開50mm,再用手拉住切口的膠條向后撕扯,如果沿膠體中撕開則為合格;反之,如果在基材表面剝離,而膠體未破壞則說明粘結力不足,這批板材不合格。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