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國外關于
幕墻性能的試驗
1、水膜試驗
自然界中,風雨交加的狀態時有所見,對中、
高層建筑物來說,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相比之下,高層建筑的影響更大,由于雨水落到建筑外壁后,會沿著外壁向下流淌,因此同樣的風壓和降雨量,高層建筑的下部分會比上部分承受更多水量,更容易發生滲漏。為了模擬自然界的這種條件,在日本開始了水膜試驗,具體的淋水的方法是:
1)正常的水平方向的噴淋;
2)疊加線噴淋,在幕墻試件的上部,以10L/m.min的水平管道連續對試件進行噴淋,在幕墻試件的表面形成較厚的水膜,觀察幕墻試件的滲漏狀況。
水膜試驗沒有標準可依,一般根據建筑師的要求進行,甚至淋水量也由建筑師指定。
2、現場淋水試驗
在國外,由于大量采用單元式
幕墻技術,而且,多半自下而上進行安裝,為了確保幕墻的安裝質量,每安裝幾個層高即進行噴水試驗,發現漏水,及時采取措施進行修補,直到確認無任何滲漏,再繼續進行下一步安裝,因此,單元式幕墻一旦安裝完畢,水密性能基本可以得到保證。
3、局部暴風試驗
在歐洲和日本,均有局部暴風試驗,用來測試幕墻試件在較高風速(較大風壓)條件下的滲漏狀況。
4、動態水密性能試驗
以美國AAMA501標準為測試依據,利用飛機的螺旋漿、輪船的推進器或較大功率的軸流風機作為供風
設備,有時為了滿足指定測試
撓度的需要,還可以利用普通風機作為輔助設備,采用外噴淋的方法,模擬自然界風雨交加的條件,測試幕墻系統的防水能力。
測試數據統計表明,與靜壓箱方法實現的波動加壓水密性能試驗比,動態水密性能試驗容易通過,但對于單元式幕墻,動態水密性能試驗可能會測試失敗,原因是由于風的流動可能會將水逼進等壓腔,由于排水系統設計容量的限制,不能及時將水排除,造成幕墻水密失效。
七、結語
幕墻的防水設計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程度,很多方法仍然需要安裝的人員的責任心作為保證,因此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結構化防水設計是一個方向,相信未來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Principles of Curtain Walling,Kawneer White Paper 1999.
2、Rick Quirouette. Glass Alluminum Curtain wall Systems.
3、
張芹.
建筑幕墻與
采光頂設計施工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10。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