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報“我國
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三分之一,比同等氣候條件下的發達國家高出兩三倍。推廣新技術降低建筑能耗,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過程中,應得到足夠重視!”在日前舉行的
建筑節能研討會上,有關專家發出上述呼吁。
專家指出,有關建筑節能問題,多數業主單位往往只考慮房屋建筑本身的性能,片面強調房屋建筑墻體維護結構,而沒有考慮供熱
采暖系統的節能。事實上,在
建筑耗能中,供熱采暖占很大比重。建設部科技委
智能建筑開發應用推廣中心副主任毛劍瑛介紹,我國北方地區供熱采暖耗能占建筑總耗能的65%以上,有的地區高達90%。
專家認為,我國采暖系統要實現節能運行,要解決三個難題:一是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增加了運行成本。目前,
供暖設備陳舊,跑、冒、滴、漏等造成的熱量損失高達30%以上。二是非智能化管理導致能源浪費。目前,我國公共和居住建筑的供熱采暖系統,絕大部分是單管垂直的落后系統,用戶無法實現按需供熱。三是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造成環境污染。燃煤鍋爐,產生大量的二
氧化硫;燃氣鍋爐,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很嚴重的環境污染。
如何解決這些難題?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分院研究員陳家仁提出,一是大力推廣新的
節能技術,二是對于建筑節能項目給予政策支持。
研討會上,專家們多次提到我國自主研發的一種新型組合式燃氣供熱技術。這項技術由河南省洛陽市紅程燃氣公司開發,產品被評為國家綠色環保重點推廣產品,其熱效率、
熱負荷和煙氣含量三項核心技術指標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相同的供暖面積,這種產品的天然氣消耗量比普通燃氣鍋爐少60%, 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3%。
專家建議:像這樣的節能降耗技術,應積極推廣。要掃清對節能、環保有影響的政策障礙;要用稅收優惠、貸款優惠和獎勵機制支持和鼓勵節能與環保技術的推廣與使用。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