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的波長λ或頻率f :在非單色光的照射下,太陽電池的效率和光譜特性有關。由于地球表面上日照光譜既取決與測量瞬間的天氣條件(云、霧、空氣、濕度等)。因為在每一天中對應的時間不同,太陽光線與地球表面的夾角即日照投射的傾角θ不同,因此地球表面的日照光譜取決于日照投射的傾角θ。當θ不同的時候,太陽光在大氣中所經過的距離不同,即大氣質量AM不一樣,則太陽光譜曲線就不一樣。因此,需要給定太陽電池在某一光譜下的效率時,應該在相應的大氣質量下給定。
太陽電池的效率還和溫度有關。太陽電池具有負的
溫度系數,即太陽電池的效率隨著溫度的上升而下降。圖7給出了日照強度為1kw/㎡,而溫度變化范圍為20~70℃時效率變化的情形?捎孟旅娴墓浇票硎荆
η=ηO•[1-α(T-TO)]
上式中,ηO=0.1,TO =0℃;α=0.0049/℃?梢钥闯,溫度每升高10℃,其效率大約降低5%。由上述我們可以看出,太陽電池的效率和很多因素有關。當我們定義太陽電池的效率的時候,必須確定它的工作環境才能夠得出明確的效率值。
3 光電板
3.1 基本結構
上層一般為4mm白色
玻璃,中層為
光伏電池組成光伏電池陣列,下層為4mm的玻璃,其顏色可任意,上下兩層和中層之間一般用鑄膜
樹脂(EVA)熱固而成,光電電池陣列被夾在高度透明,經加固處理的玻璃中,在背面是接線盒和導線。模板尺寸:500mm×500mm至2100mm×3500mm。從接線盒中穿出導線一般有兩種構造:照片所顯示的構造,是從接線盒穿出的導線在施工現場直接與電源插頭相連,這種結構比較適合于表面不通透的建筑物,因為僅外片玻璃是透明的;照片所顯示的構造是導線從裝置的邊緣穿出,那樣導線就隱藏在框架之間,這種結構比較適合于透明的外立面,從室內可以看見此裝置。
3.2 光電幕墻的基本結構
光電模板安裝在建筑幕墻(屋頂)的結構上則組成光電幕墻,一般情況下,建筑幕墻的
立柱和
橫梁都是采用斷熱
鋁型材,除了要滿足JGJ102規范和JG3035標準要求之外,
剛度一般高一些為好,同時,光電模板要能夠便于更換。
4 光電幕墻(屋頂)光電面積設計計算
4.1 光電幕墻(屋頂)一般電學結構
光學幕墻(屋頂)
結構設計可按照玻璃工程技術規范(JGJ102)、
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程(JGJ113)等有關標準和規范進行,這里簡介其電學設計。光電幕墻(屋頂)電學結構一般采用單路自然能——單蓄電池結構,
光電幕墻(屋頂)所產生的電能,經過輸入電能變換器,轉換成能蓄電池組要求的充電電壓和充電電流,向蓄電池充電,蓄電池容量按用戶要求的無太陽天氣連續供電天數進行設計;輸出電能變換器,將蓄電池組中的直流電能轉換成負載要求的電壓和電流及電能形式,向負載供電。有些國家由于光電幕墻(屋頂)發出電量,經過逆變器后可并入電網,可以不設蓄電池組,中國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建議采用電池組。在陰雨天氣或太陽光少的情況下,也能保證一段時間的連續供電,由于輸入電能變換器和輸出電能變換器互相獨立,其設計更為容易,光能的波動對供電質量幾乎沒有影響。
4.2 光電幕墻(屋頂)產生電能的計算公式:
PS=H×A×η×K ————————————(1)
PS——光電幕墻(屋頂)每年生產的電能(MJ/a);
H——光電幕墻(屋頂)所在地區,每1㎡太陽能一年的總輻射能(MJ㎡/•a),可參照圖3查。
A——光電幕墻(屋頂)光電面積(㎡);
η——光電電池效率,建議如下:
單晶硅:η=12%
多晶硅:η=10%
非晶硅:η=8%
K——參正系數;
K=K1•K2•K3•K4•K5•K6
各
分項系數建議值如下:
K1——光電電池長期運行性能參正系數,K1=0.8;
K2——灰塵引起光電板
透明度的性能參正系數,K2=0.9;
K3——光電電池升溫導致功率下降參正系數,K3=0.9;
K4——
導電損耗參正系數,K4=0.95;
K5——逆變器效率,K5=0.85;
K6——光電模板朝向
修正系數,其數值可參考表4選取。
光電板朝向與傾角的修正系數K6 表4
幕墻方向 光電陣列與地
平面的傾角
0° 30° 60° 90°
東 93% 90% 78% 55%
南-東 93% 96% 88% 66%
南 93% 100% 91% 68%
南-西 93% 96% 88% 66%
西 93% 90% 78% 55%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