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已經11年的耀華玻璃終于有望換東家了。根據不久前耀華玻璃發布的公告,目前已經有3家企業向控股股東耀華玻璃集團遞交了受讓耀華玻璃股權的申請。不管結果是哪一家企業最終受讓了耀華玻璃的股權,對于耀華集團的重組則是一定的。耀華的成功重組,將開啟我國
平板玻璃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和重組的新時代,并將由此促進我國
平板玻璃產業結構調整向縱深發展。
耀華的重組,標志著“言必耀華、言必洛玻”時代的結束。曾經的耀華作為我國平板
玻璃行業的兩家老國企之一,為我國玻璃產業的發展以及技術、工藝進步等都做出了顯著的貢獻,也曾經是我國平板玻璃產業的驕傲。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等方面,耀華公司也做出了不少努力。耀華建設的首條大型在線Low-E玻璃
生產線,為促進我國
節能玻璃產業的發展乃至于相關聯的
節能門窗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促進優質
浮法玻璃的生產方面,耀華公司也做出了不懈努力。前些年在我國平板玻璃行業經常出現無序競爭時,耀華公司作為一家大企業,也嘗試過發揮區域龍頭企業的作用,積極協調區域平板玻璃市場價格,并通過租賃東北地區
浮法玻璃生產企業,牽頭東北、華北企業聯合維持市場價格和競爭秩序,等等。這些,都表現了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應有的責任和作用。
然而,時過境遷。當我國平板玻璃產業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無論是市場的供應量,還是市場的需求量,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一批大型民營企業、股份制企業以及臺資企業等迅速成長,市場競爭力和控制力已經大大超越了當初的“言必耀華、言必洛玻”時代。由于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耀華、洛玻都陷入了經營困難的境地,企業包袱沉重,各自的
上市公司出現連年虧損,兩大集團的龍頭地位和市場號召力被大打折扣。一頭是耀華、洛玻的衰落和原地踏步,一頭是新生力量迅速崛起,兩大國企主宰的時代宣告結束。
上市公司耀華玻璃已經連續兩年虧損,今年是第三個年頭虧損,如不趕在年底之前成功重組,耀華玻璃將面臨著被迫退市,重組耀華已經成為耀華新生的必走之路。從業內不斷的風傳,到公司不斷的公告與澄清,耀華玻璃重組已經歷經多時,其中不難看出耀華重組的艱巨性,同時也透露出耀華重組的決心。耀華玻璃重組的艱難在于,耀華集團向市場受讓方開出了要求很高的多項條件。并且,從公告分析,耀華集團還試圖通過對于上市公司的成功重組進一步嘗試對于集團的重組。但是無論如何復雜、如何艱難,耀華玻璃及其集團都將義無反顧地走上重組之路。不重組,耀華集團的未來將更加艱難。并且,單就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而言,這個重組的過程也不能再拖下去了,眼前也許就是最好的機會。抓住了最佳的重組環境,其他的條件相對地也許就沒有那么重要了。
無論如何,當耀華完成了重組之后,我們可以期待我國平板玻璃產業即將煥發出新的活力,出現一個更加充滿競爭活力、更具市場化特征的新產業格局。這種新格局的形成,將會有效地推動平板玻璃行業的并購、重組,推動平板玻璃產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相對于原有的利益牽扯、人事纏繞,新進入者將較少束縛,更有利于念出以產權(股權)為紐帶的“新經”。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關鍵點有兩個,一個是他是外來的,較少牽扯;一個就是他敢“念經”,敢念新經。我國平板玻璃產業的新格局是值得期待的,也祝愿耀華重組早日成功。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