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
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預示著
玻璃行業將迎來嶄新的發展調整階段。
2006年行業發展運行基本情況及特點
玻璃行業屬原材料工業,受國家宏觀經濟影響較大。近年來,我國
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房地產、汽車等相關行業快速發展,極大地拉動了
平板玻璃的需求,促進了玻璃工業的發展。
“十五”期間是我國玻璃工業發展較快的時期。5年間,我國新增76條
浮法生產,5年平板玻璃產量累計增長近2億重箱,特別是后兩年平均每年遞增6000多萬重箱,新增47條
浮法玻璃生產線,5年平均增長速度達14.7%。
隨著一系列
建筑安全玻璃和
建筑節能法規、政策、標準的出臺和嚴格執行,
安全玻璃和
中空玻璃等
深加工玻璃快速發展,
中空玻璃增長了7倍,Low-E玻璃增長了近4倍,加工玻璃率從2001年的15%提高到2005年的25%。
進入2006年,平板玻璃由于新增產能較多;國家宏觀調控措施不斷顯現,需求增速見緩;原燃材料,特別是重油大幅漲價,促使玻璃行業成本增高,階段性供需矛盾較為突出,企業盈利空間受到
擠壓,行業整體經濟效益大幅下滑,經營困難企業增多,虧損面擴大。行業經濟運行處于新一周期的下降期。
2006年1~11月份平板玻璃產量完成39755萬重箱,較上年同期增長10%;累計產銷率97.28%,提高1.47%;月末庫存3405萬重箱,比上年同期下降413萬重箱;浮法玻璃平均售價60.03元/重箱,比上年降低3.86元/重箱;實現利潤-10.15萬元,上年同期盈利9.25萬元。
2006年行業發展運行特點:
(1)玻璃價格持續低迷。由于近年來平板玻璃發展不平衡,新增產能較多,造成供過于求的現象;再加上行業分散、無序競爭和劣質低價產品的沖擊,自2006年年初以來玻璃售價始終低迷,雖然4月份以后,價格略有上升,但進入7月份玻璃售價再度下滑,今年1~11月份浮法玻璃平均售價,照上年下降6%。2006年價格變化情況見圖1。
(2)重油價格大幅提升。今年以來,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我國原油和油品價格逐漸與國際接軌。
玻璃熔窯所用“重油”價格大幅提升,最高漲至3000多元/噸,致使燃料成本占到玻璃總成本的50%.9月份以后才有所降低。今年重油平均進廠價格為2921元/噸。2003年以來,重油價格變化情況見圖2。
(3)企業效益下降,出現行業整體虧損。由于制造成本的提高和玻璃階段性供需矛盾,價格低迷,致使企業效益大幅降低。行業整體虧損。2006年全國平板玻璃利潤總額逐月變化情況與上年比較見圖3。
(4)產能快速增長得到一定程度抑制。由于效益下降,資金緊缺,企業投資欲望有所降低。但繼上年發展貫性,2005年在建項目較多,因此2006年產能增幅仍較大。全年建成投產19條線,新增產能5402萬重箱,1~11月份產量增長10%,增速較上年下降8.05個百分點。
(5)玻璃生產周期性波動大。由于玻璃行業與固定資產投資依存度大;行業自身生產連續性強;再加企業分散、資金緊缺,致使無序競爭嚴重,市場對“產能過剩”敏感度高,造成行業經濟大起大落,周期性波動大。
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玻璃行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存在發展不平衡,能源、資源消耗高,結構不合理等矛盾和問題。
(1)產能增長不平衡,近期增長過快,缺乏調控手段。2004~2005年我國新建成投產浮法生產線47條,新增能力1.4億重箱;2006年又將建成投產19條線,新增產能5402萬重箱,為近期市場帶來壓力。
(2)資源、能源消耗高,綜合利用水平低。我國平板玻璃年能源消耗量約800萬噸標煤,平均熱耗為7800KJ/公斤玻璃液,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出30%以上。浮法玻璃單線平均規模比國外低200噸/日,落后生產工藝仍有5000余萬重箱;硅質原料的選礦回收率偏低,僅為65%~80%,綜合利用水平低。按目前平板玻璃產量計算,每年消耗硅質原料近1500萬噸,無效排放達450萬噸。
(3)產品結構不合理,深加工率低。目前,普通浮法玻璃供大于求,但是一些高檔用途和特殊品種的玻璃還需進口。
玻璃深加工率不足25%,低于世界平均55%、發達國家65%~85%的水平;玻璃加工增值率僅為2.5倍,發達國家為5倍。
我國
節能玻璃的使用率偏低。中空玻璃、Low-E(低幅射)中空玻璃等節能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率不足10%,遠遠低于歐美國家50%以上的使用率。
(4)企業數量多,產業集中度低。我國
玻璃企業比較分散,僅浮法玻璃企業就有52家,平均規模只有683萬重箱。而國際上四大跨國公司集中了世界41%的平板玻璃和超過50%的深加工玻璃產量。
(5)市場不規范,無序競爭現象時有發生。由于企業分散和玻璃生產連續性強等特點,一旦產能過剩,價格競拼現象較為嚴重。“規范開放、競爭有序”的玻璃市場遠未形成。
上述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到到玻璃行業當前的運行質量,也不利于長遠發展。必須加快推進玻璃行業節能降耗、結構調整,加快企業重組聯合,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2007年發展趨勢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促進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為行業健康發展帶來新的希望,市場競爭形勢會出現新的轉機,玻璃行業將步入新的發展調整階段。
(1)市場需求仍趨旺盛。按照“十一五”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以前國內生產總值保持8%以上的增長速度。今后5年將是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時期,也是玻璃行業充滿發展機遇時期。建筑業、交通運輸業以及電子信息和
太陽能等新興產業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將有效帶動玻璃工業的發展。節能玻璃的廣泛應用和
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也將極大地促進玻璃工業發展。
近年來出口形勢看好,“十五”平板玻璃出口平均增長率達32%,根據世界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環境分析,“十一五”期間我國玻璃出口仍將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
可以預期,隨著國民經濟和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日益提高及出口的增加,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國內玻璃工業將面臨旺盛的市場需求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2)平板玻璃產能增速趨緩,行業競爭態勢有望改善。按照六部委文件要求,為了更好地促進玻璃工業結構調整,下步將實行“分類指導,嚴格新上項目”的措施。文件規定新上浮法玻璃項目除經省級投資部
門“核準”外,還要由國家發改委組織中國
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等有關方面予以“認定”。對2006年在建、擬建項目嚴格按照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標準進行清理。為此產能盲目擴張的勢頭將得到抑制,產能增速趨緩,供求關系得以改善,行業競爭態勢有望得到根本改變。
(3)“節能玻璃”將成為新的市場需求“亮點”。產業政策及法規對玻璃市場產生積極影響,《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政府機構節能工程》等政策法規的實施,必將為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
太陽能玻璃等具有
節能環保特性的加工玻璃的市場開拓帶來無限商機。
按照國家“節能目標”和“‘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意見”的要求,新增建筑將實施50%的節能目標,北方嚴寒地區及四大直轄市將實施65%的節能目標。這必將極大地促進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等節能玻璃的有效推廣應用,滿足建筑節能的需要。
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太陽能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將大大拉動太陽能玻璃市場需求的增長。
光伏發電需要使用
超白玻璃作為電池組件的蓋板;沙漠電站則需要大量使用超白玻璃制成的高
反射率反光鏡,每兆瓦沙漠電站裝機,需要1萬平方米的超白玻璃反光鏡。
(4)“大集團”將加快發展,企業組織結構得以改善。為了從根本上規范市場競爭,提高行業經濟運行效果,企業并購、重組、聯合是必然趨勢。行業分散,不但規模效益差、成本高,而且導致市場的無序競爭和出口價格的混亂,并造成國外“反傾銷”等不良后果。
目前市場需求減緩,正是企業調整經營方式,進行聯合重組和結構調整的良好時機。六部委文件規定,有關部門將制定支持大集團發展的具體政策,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全行業形成10家有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以增強其在區域市場的調整能力。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