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11月28日消息 記者小靜】倫
鋁自今年7月見頂3380美元/噸以來單邊大幅下跌,猶如坐滑梯般,上周五最低下跌至1744美元/噸,4個月來累計下跌94%。近期,外圍市場走弱、全球經濟放緩、美元升值及金融海嘯等對鋁價下跌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鋁價后市又將如何運行呢?
全球經濟放緩,導致鋁市需求前景黯淡 美國方面:美國Fed周三公布的一份季度預期報告顯示,多數Fed官員預計今年GDP將介于持平與增長0.3%之間,這一預期不及6月份時預計的增長1.0%-1.6%。與此同時,Fed官員還將2009年GDP預期下調至萎縮0.2%至增長1.1%之間,6月份時的預期則為增長2.0%-2.8%。另外,Fed官員還上調了對失業率的預期。他們當前預計今年失業率將達到6.3%-6.5%,高于此前預計的5.5%-5.7%。而美國地產經紀商協會周一則稱,10月份成屋銷量較9月份下降3.1%,當月住房價格中值則創出紀錄最大降幅。美國勞工部11月20日公布的信息顯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截至11月15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增加2.7萬人,至54.2萬人,為1992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再次飆升,創16年來最高水平,顯示已處于困境之中的勞動力市場未來可能面臨更多困難。全美商業經濟協會近日公布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認定美國經濟已進入衰退期,第四季經濟下滑幅度將創歷史新高,且緊縮情況將延續至明年年初。主要由于失業率攀升,使得消費者支出面臨嚴重抑制壓力。這也驗證了美國經濟活動減緩正在加速。
歐洲和日本方面:歐盟統計局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較前季萎縮0.2%,為自1999年以來首度連續第二個季度下滑。日本內閣府近日公布的統計速報顯示,扣除物價變動因素,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0.4%。考慮到第二季度日本實際GDP也出現下滑,日本經濟在2001年后重回衰退階段。一般而言,經濟增速連續兩個季度為負值就說明一個經濟體已進入衰退階段。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稱,當前全球正經歷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這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工業化國家的金融核心首次處于危險之中,正在經歷非常嚴重的動蕩和艱難的時期。
中國方面:今年前10個月,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大幅減緩。GDP從2007年第二季度的年同比增長12.6%降至今年第三季度的9%,而同期工業增加值增長的放慢更為顯著,10月份工業增加值年同比增長降至8.2%,為2001年以來首次低于10%。中國10月工業產出首次出現近7年來的個位數同比增長幅度,同時10月中國發電量同比下降4.0%,顯示中國經濟正加速下滑,且其幅度超乎市場預期。預計今后工業增加值仍將呈下行趨勢。世界銀行周二預計,中國20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預計將由今年的9.4%減緩至7.5%左右,因受全球信貸危機沖擊,且國內地產業持續疲軟。而明年凈出口對GDP增速的貢獻為減少一個百分點。因此,短期內中國經濟仍然面臨著周期調整的壓力,未來兩年經濟仍處于下行周期中。
世界銀行將發展中經濟體2009年增長預測調低到4.5%,此前預測為6.4%。世行預計高收入國家的經濟明年將
收縮0.1%,世界經濟總體增長勉強可達1%。世界銀行還預測全球實際進口貿易增長將從2007年的7.4%降至今年的5.8%,而2009年將會出現自1982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主要原因是金融風暴、增長放緩和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的綜合影響。由此,
金屬鋁面臨全球經濟放緩帶來的需求壓力。
減產背景下鋁市當前的供求狀況 鋁價當前已經處在下行周期,只有市場開始趨向平衡時,鋁價才能遇到真正的支撐。據巴克萊銀行測算,原鋁的生產成本在2300美元/噸左右,國內的生產成本在每噸15500-16500元,當前幾乎93%的鋁廠都在虧損。在鋁價連續走低和高成本的壓力下,作為全球成本最高的中國、北美和歐洲鋁
冶煉產能將率先受到沖擊,繼美國鋁業決定將年產量降低35萬噸后,海德魯宣布計劃關閉Karmoey鋁廠的一條
生產線,中國鋁業則自10月23日開始將在山東等地的企業限產或部分停產。目前,有更多的鋁廠加入到了減產的隊伍中。然而,為緩解2009年鋁市供應過量還需要更多的鋁企減產。
目前,全球減產速度和規模仍無法抵消需求下降帶來的壓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大一部分鋁廠的電力合同都是長期合同,即使停產也要繼續支付購買電力費用,部分鋁廠停產損失較繼續生產虧損還要高。如果中國住房市場再次發力,價格還有望復蘇。畢竟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在努力追趕發達國家生活水平的過程中仍需要大量的鋁和其他
金屬。相信隨著鋁價持續低位,鋁廠的減產步伐也會加快。筆者認為,到2009年年底,隨著全球經濟復蘇、需求重啟以及減產達到一定規模,原鋁供需將開始趨向平衡,鋁價也將見底回升。
美元和原油走勢對鋁價的影響是負面的 近期,美元仍保持強勢,主要是由于預期全球經濟前景不佳,美元有充當避險貨幣的外在需求。美元本輪的貶值開始于2002年,截至目前其貶值幅度在40%左右。其中,對歐元貶值幅度則高達45%左右,而歐元區經濟的泡末的破滅致使其經濟衰退,令美元再度受到追捧而走強。其次,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使其降息空間已經相當有限。本輪危機去杠桿化導致美元存量下降,流通的美元減少,對美元形成中短期支撐,從而帶動美元升值。過去7年,歐元走強和美元下跌相伴,到今年7月,兩者匯率一度達到1∶1.6。美元貶值動搖了世界對美元的信心,許多國家央行開始考慮減持美元資產。然而,隨著歐洲也成為金融危機的重災區,投資者紛紛回歸美元。歐元、英鎊和澳元的主動下跌刺激美元進一步強勁上揚。美元升值是近期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原油作為通脹的指標和大宗商品上漲的領頭羊,從最高147.94美元/桶迅速跌至50美元/桶附近,也對鋁價企穩反彈造成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在金融海嘯沖擊下,有些大宗商品突然失去了流動性,只有人賣沒有人買,市場短期失效的過程可能會持續1—2個季度,等流通領域的存貨消耗差不多時,交易才會恢復正常,最終的價格取決于需求。從目前的數據看,實際情況可能沒有市場表現得這么惡劣。冬天已經來臨了,但筆者感覺這個冬天可能不太冷。鋁價將在全球減產的大背景下上下兩難,并徘徊于1700美元/噸附近。【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