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近5年
太陽能發展景氣標志著全球性產業的形成,那么下一年代中期應該說是它的成熟期。但是,由于經濟危機和信貸緊縮,從
多晶硅到屋頂
太陽能光伏裝置的需求明顯下滑,預期太陽能設施價格進一步下跌,特別是人們對太陽能的產業投入日益謹慎,因此,全球太陽能產業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
生產太陽能多晶
硅片的江西賽維LDK公司董事長彭小峰最近在訪問歐洲時說,許多項目被延遲,直至今后兩三年或更長。
自2004年以來,全球太陽能產業大約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長,但
市場分析人士預測,2009年太陽能設施整體需求增幅將減慢至15%。2009年,世界
光伏發電產品市場需求基本穩定,而屋頂太陽電池板的價格或許下挫三分之一。西班牙和德國作為
光伏發電產品的兩大市場,為了推動產業發展,前不久調整了相關補貼。歐洲
光伏產業協會(EPIA)秘書長艾德•杰曼爾稱,太陽能產品已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
全球太陽能產品主要生產商的銷售境況說明了事情的殘酷性。今年,中國尚德公司和德國Q-Cells公司的產品訂單快速回落。然而,業內人士仍看好太陽能產業的長期遠景,以后12至18個月里電池板價格的下跌,使太陽能成為更具吸引力的
可再生能源。Navigants能源咨詢機構估計,世界
太陽能發電規模將由2008年的3000兆瓦增長到2012年的15000兆瓦,相當于19個燃煤電廠發電量。
在太陽能行業,世界上精明的投資者大多集中注意歐洲和亞洲地區。20世紀70年代,美國引領了太陽能行業的潮流,但現在幾乎是歐洲和亞洲人的天下,特別是德國和中國,在致力推動太陽能發電技術進步后,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根據花旗集團提供的資料,在全球太陽能設施需求方面,德國占38%,西歐其他地區約占37%,中國占11%,美國占9%。國家補貼、冒險資本和市場融資的幫助造就了一批著名公司,如中國尚德公司、德國Q-Cells公司、挪威可再生能源公司和臺灣茂迪(Motech)公司。可是,這些著名公司同樣逃脫不了世界經濟危機的牽涉。
太陽能設施需求狀況,也可從主要材料多晶硅的價格變動中看出景氣度在下滑。多晶硅2004年價格為每千克450美元,目前為200美元,預計2009年底僅為120美元。朱共山領導的中國江蘇中能光伏集團(GCL)有望在2010年時成為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屆時產能可達到24000噸,遠高于目前的3000噸。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