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12月29日消息 記者kiko】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決定收儲29萬噸
電解鋁。其中收儲中國
鋁業公司15萬噸,收儲青銅峽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中電投霍林河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萬基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橋頭鋁電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山西關鋁股份有限公司7家公司各2萬噸。收購價為12350元/噸。收儲電解鋁是國家解決當前
有色金屬行業所面臨困境得到落實的第一個措施,為解決目前鋁市場現貨過剩,減少市場壓力,穩定市場價格將起到一定作用。
如果沒有記錯,國儲大張旗鼓定價、定向、定點收鋁恐怕是有色
金屬收儲史上頭一遭,打響了國內有色金屬收儲戰役的第一槍,其用意非同尋常。日前有外電報道稱,國儲局已于上周從大型
冶煉廠手中收購30噸金屬銦,隨后將啟動30萬噸鋅和100-200萬噸鋁的收儲計劃。值得注意的是,外電報道稱“此次收儲行動目的,旨在吸納國內生產過剩部分,并維持冶煉企業正常運作”,這與此前官方“部分戰略物資價格超跌,具備投資價值”的說法有一定的出入。也許正是在這樣的主旨引導下,此次收儲的品種并非外界所期待的銅,而是產能嚴重過剩、運行價格低于成本線的鋁、鋅。冶煉企業也認同,鋅、鋁兩金屬進入收儲名單與其價格基本觸底有關。
價格的長期穩定既靠減少市場供應量,還要靠促進下游企業的采購消費量。據報道,“金融危機對我國汽車工業造成了很大影響,11月份汽車銷售量下降14.6%。發改委正在積極醞釀汽車業振興規劃,規劃將在本周內上報到國務院,如果一切順利獲得批準,汽車業振興規劃擬于明年1月初開始正式實施。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工信部近期也在醞釀救市動作,將提供舊車置換、鼓勵業內兼并重組以及提供低息貸款等扶持措施”。汽車制造業占鋁使用量比重最大,而原料價格跌跌不休,加工企業又怎敢增加周轉庫存,由此可見,國家為穩定鋁價上游、下游雙管齊下,供應、加工、消費一箭三雕,可謂用心良苦。
如同經濟具有循序漸進的規律一樣,價格運行從來也不會一飛沖天。剛剛開始的國儲收鋁并沒有一步到位,而是留有充分的運作空間,如果事與愿違,國家也會放緩收儲的步伐,因此有理由相信,收儲最終將能夠達到“雙維”目的,既維持冶煉企業正常運作,又維護價格相對穩定。與此同時,“第一槍”打響后產生的示范效應,還將為其他品種收儲節奏的控制,具體制定分階段的數量和價格時積累經驗。所以,涉鋁和涉鋅企業都要關注收儲后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反應。
圣誕周末,國內金屬將在倫敦金屬休假時走出獨立行情。圣誕還是弱勢,國內收儲的槍聲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鋁和其他金屬價格的走勢,要由市場來回答。鋁價走出的上升旗或許被沖高破壞,或許被回落確立,我們拭目以待。【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