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中國有意和英國政府合作,建設“中英生態城”。
仇保興是在介紹推行
綠色建筑和
建筑節能工作時透露“中英生態城”信息的。他表示,中國有意通過吸收試點城市、建設“生態城”等辦法來推進整片區域的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工作。
“以獎代補”
中央財政改變投入方式
據悉,2007年12月份開展的全國建筑節能檢查結果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感到了建筑節能減排任務的緊迫。
“國務院要求2年內完成1.5億平方米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北方供熱改造任務,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期限延遲到了3年,但任務仍然十分艱巨。”一位熟悉情況人士介紹,按計劃2009年將要完成1.5億平方米的北方供熱改造和建筑節能改造任務,至今這個工作仍在試點階段,雖然分解到了各個地方政府,但是完成效果不理想。
仇保興表示,今后建筑節能工作不僅要對圖紙、設計進行檢查,還必須深入到工地上進行檢查,建筑節能檢查以后每年要做一次,每次派遣約10個調查組。
中國
節能環保商貿城的開發商浙江中成控股有關負責人在3月31日召開的“世界節能環保聯盟及中國節能環保商貿城”新聞發布上表示,目前節能環保產業年收入總值將達到1萬億元左右,但是在具體推行工作上,最困難的還是資金問題。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在“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表示,今年中央財政將加大對建筑節能改造的投入力度:對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的應用,今年投入10億元;對北方地區供熱計量改造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初步投入16億元;對參加建筑節能試點的城市地區提供相應的財政補貼。而去年中央財政安排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約9億元。
仇保興對本報記者表示,參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試點的地區在節能監測體系、節能統計等工作建立上都需要經費,中央財政會對此適當進行補貼。
“以前為套取中央建筑節能專項資金,地方政府在報項目時都夸大需要,但在落實時卻大大縮水。”仇保興介紹,今年中央財政對建筑節能的投入將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
“根據建筑節能評價來定,落后的地區得不到中央財政的支持。”仇保興說。
以北方地區供熱計量改造為例,仇保興介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根據地區建筑節能改造的進度和效率進行獎勵,弄虛作假的地區將得不到獎勵資金。具體標準初步定在每平方米6元。
“這就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仇保興說。
4個方面推進建筑節能工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司巡視員武涌告訴記者,目前“中英生態城”還在意向洽談中,沒有最終確定。同時在與中國政府談判的還有德國等政府,未來中國有可能出現若干個名字叫做“中德生態城”、“中英生態城”的綠色建筑試點地區。
仇保興表示,“中英生態城”等項目是國家推進綠色建筑標識和建筑節能減排工作的組成部分。
以后新建公用建筑都需要進行強制性
能效標識評價和認定,既有建筑改造和民用住宅也可以申請建筑能效標準。今后凡新建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項目都必須使用綠色
節能技術。
成片、成區推行綠色建筑節能技術是實現建筑節能重要途徑,深圳等城市先后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簽定了推行綠色建筑的合作協議,在試點區域內,所有民宅及商用、公用項目都要推行綠色建筑功效。
在上海、深圳等多個試點城市已經開始推行
建筑能耗監測機制。
仇保興透露,北京將在明年推行建筑能耗監測機制,全國城市將陸續推行這一政策,這一政策的效果,除了可以幫助建筑監測耗能情況外,還將為將來評選“十大最不
節能建筑”提供依據。
仇保興透露,《
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將在三個月內出臺,屆時建筑節能將以法規形式確定,各級建設部
門的建筑節能減排執法權也將得到增強。
在3月31日舉行的“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在大會講話中指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今后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推進建筑節能工作。
第一,完善建筑節能減排的法律和政策。將認真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和《環境保護法》等法律,并抓緊制定《
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配套法規,把建筑節能減排的制度保障工作作為首要任務認真抓好。同時,要與各有關部門配合,加強建筑節能減排重大政策的研究制定,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健全激勵建筑節能減排的財稅政策,抑制浪費和不合理消費。
第二,完善建筑節能減排的
技術標準。加快工程建設節能減排技術標準的制定和修訂,不斷擴大標準的覆蓋范圍。直接涉及能源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
建筑技術進步的內容,將作為強制性條文。充分發揮節能減排標準的技術保障和引導約束作用。
第三,大力推進技術創新。與有關部門一起,組織推動重大技術研究攻關,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組織實施水體污染與治理、北方地區供熱改造等節能減排重點示范項目和重大專項。在加強成熟、適用新技術的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的同時,充分挖掘本土化的建筑節能環保傳統技術和工藝。
第四,加強執法監督。要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減排的法律制度和技術規范,建立建筑節能監管服務體系,實施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公示等制度,落實建筑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嚴肅查處違法行為。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