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玻宣布要改變其“玻璃佬”形象,進軍
多晶硅等產業,要打多元化硬仗,而就在去年下半年,另一個玻璃大亨福耀表示,“多元化”是落后的,他們要深層次挖掘玻璃產業。同為玻璃巨頭,發展方向卻南轅北轍,但目標卻是一樣的,一個是不滿足于十幾億元的利潤,另一個要多賺錢。筆者認為,玻璃產業產能過剩的同時,巨頭爭鋒也更加激烈,大有“一山不容二虎”之勢,巨頭“轉轅”,以緩解競爭壓力也在情理之中。
近日,南玻董事長曾南堅定地表示,“所有的成績都已經過去了,今年南玻要打硬仗,成敗在此。南玻要改變在市場上‘玻璃佬’的形象。”
近期市場對國內多晶硅項目頗有爭議,而其恰恰是南玻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曾南強調,他對
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很有信心,未來南玻還要靠它改變“玻璃佬”形象。沒有這個產業,產品賣得再好,也不過幾十億元的收入。僅靠玻璃,南玻很難實現跨越式發展。
筆者不由想到另一玻璃巨頭福耀董事長曹德旺去年9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話——“多元化是一個非常落后的東西。”
“把容易的事都做好就是不容易的事。”這是福耀玻璃生產車間墻上的一句話。當眾多企業都在嘗試多元化的時候,曹德旺卻只專注做他的玻璃。也就是說,福耀不僅要繼續做“玻璃佬”,還要做“大佬”。
事實也是如此。至今,福耀玻璃從未有過試水其他領域的想法,更多的動作是加大對
玻璃行業的深度挖掘。從福耀玻璃的2007年中報可以看出,
浮法玻璃的盈利大有提升。
或許我們應該從兩巨頭的言語中抽離出來,透視背后更多的事實。
去年,南玻將
汽車玻璃項目賣給信義玻璃。南玻表示,此次交易的所得資金,主要用于拓展主業及投資新的項目。本次交易的實現,將對優化公司的資源配置、提高公司資產質量帶來積極的影響。而福耀玻璃已成為世界第四大汽車玻璃制造商,目前福耀在國內中高檔汽車市場的占有率,約為70%%。從這一點來說,南玻抽離汽車玻璃,不能說與福耀一點關系都沒有。
另外,上游
平板玻璃的激烈競爭促使不少玻璃公司轉向
深加工,并向下游延伸,“大佬”也不例外。
目前,福耀玻璃繼續擴張其在汽車玻璃領域的業務規模。南玻則主要向工程玻璃、精細玻璃領域發展。該公司在天津、江蘇吳江、成都、東莞四地的工程玻璃項目陸續開工建設,逐漸形成在全國東南西北四地的
建筑節能玻璃生產格局。此外,南玻還向
太陽能光伏產業進軍,多晶硅是“重頭戲”。
對于產能早已膨脹過頭的玻璃業來說,巨頭也的確沒有必要擠到一條船上廝殺。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大家分別找尋自己的贏利點,何樂而不為?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