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左右,再加上相關建材生產能耗,兩項總和可以達到45%左右。而大約有50%的建筑能耗用于創造室內的小環境,如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照明、家用電器、電梯等。中國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相當于相同氣候地區發達國家的兩三倍。
節能新技術開始普及
在目前的許多住宅中,最具群眾基礎、開展得最廣泛的節能措施當屬平改坡。通過把平屋頂改成坡屋頂,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而在新興的節能技術中,新風系統是當前樓盤中運用相對比較多的節能技術。具備恒溫、恒濕、恒氧的房子,其五大節能技術包括:永久恒溫,室溫常年保持在20至26攝氏度左右的人體最佳適應溫度;常年恒濕,空氣濕度始終保持在30至70%左右;置換新風,經過凈化的健康空氣,形成新風潮,24小時不斷更新,保持室內空氣自然、清新;隔音低噪,窗、墻、樓板經過全面消音設計,室內始終控制在最佳環境聲級;節能環保,利用天然的地下能源,清潔、無污染,使建筑能耗僅僅為傳統建筑的15%。
“買著貴,用著省”,節能住宅曾經被業內人士用這么一句話來概括它的好處。那么在實際購買中,消費者該怎么來判斷節能住宅呢?哪些誤區該避免?
住宅能耗指標更重要
“用新風系統,平時倒沒什么特別感受,但是夏天這幾個月,還是很有用的。”駱小姐所居住的房子有新風系統,房子已入住近半年,她明顯感覺夏天開空調的時間縮短了,“晚上睡覺前關掉空調,啟動新風系統基本能達到涼爽的效果,而且最大的好處是房間里的空氣能夠更新,空氣清新度確實比較高。”
但除了這個新風系統以外,駱小姐對于房子的其他節能設計毫無感覺。“很多節能技術的名詞太專業,聽上去很玄乎,根本就記不住,實際效果似乎跟我以前住的老房子也沒什么太大區別。”
駱小姐的說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節能住宅業主的看法。朱先生住的房子也是號稱采用多項節能技術,“我的房子據說是外墻外保溫,可是空調的耗電程度并不比別的普通樓盤低。”朱先生既郁悶又納悶。
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結果?除了技術運用尚不成熟這個原因以外,消費者對于住宅的節能指標關注程度不高,熟悉程度較低,也是重要因素。科技住宅的節能主要包括兩個指標:一是住宅的舒適度指標,包括室內溫度、濕度、物體界面溫差、空氣中污染物的含量以及新風量等,這些都是衡量居住舒適與否的標準;二是住宅的能耗,應該關注整個建筑的能耗降低了多少,是低能耗、微能耗,還是零能耗住宅。如果購房者不了解這些,開發商也很少提供詳細信息,往往就只剩下一堆概念,購房者即使住了很長時間,對節能也只是一知半解。
避免3大節能誤區
說起住宅節能,很多買房人都格外重視外墻保溫。然而業內人士表示,其實最重要的是門窗。首先要用雙層中空玻璃,玻璃中間間隔越大,節能效果就越好。外墻保溫發揮的作用在門窗之后。
假如陽臺能封,也是一個不錯的節能選擇。如果是冬天,封陽臺后室溫能達到20多攝氏度,就好比家里的一個小暖房。即使里面的推拉門開著,也能有效提高家里的溫度。不過到了夏天,最好還是打開封陽臺。
誤區之二是大飄窗。不少購房者的買房標準都是“南北通透、大陽臺、大飄窗”,雖然大飄窗采光、通風、觀景效果較好,但從建筑節能方面看,約50%的能量都是通過窗子、玻璃損失掉的。因此刻意追求大飄窗并不值得提倡。
在寫字樓市場同樣存在一些誤區。玻璃幕墻是當前流行要素,由于氣派時尚,現代感強,迎合了現代辦公環境的追求趨勢,玻璃幕墻讓消費者情有獨鐘。但玻璃幕墻也是建筑上的主要耗能點。據有關數據統計,玻璃幕墻的能耗是水泥墻面的2至3倍,而且后期對其進行改造的難度很大。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