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隨著
玻璃在建筑領域的推廣,對于其功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例如舒適感,安全性,以及環(huán)保等等。在適應市場的需求上,中間膜越來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某些附加高性能產品。本文介紹了具有熱量和聲音控制功能的
夾層玻璃,可以作為實現玻璃高性能一體化的最佳解決方案。這種高品質的
安全玻璃,將大大提高
隔音性和節(jié)能性。中間膜的多層化技術將加快
建筑玻璃的高性能化。
1、隔音性能
噪音會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的行為效率下降。建筑的隔音主要通過玻璃的品質,
硬度以及玻璃本身具有的消音作用實現的。但是提高玻璃品質,厚度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此外由于玻璃在設計方面的考慮,也會控制玻璃的硬度。在這里,為了增強玻璃的消音性,我們通過使用有粘性的中間膜做成
夾層玻璃,將振動的能量轉換成熱能來實現隔音性能。在建筑上,從來就是以夾層玻璃的方式來達到機場周圍的隔音要求。
聲音是通過振動傳播的,人耳可以聽見16Hz-20000Hz范圍的聲音,特別是在1000-4000Hz附近最為敏感。在表示
玻璃隔斷的程度時,采用音響透過損失這一概念。玻璃的音響透過損失由于周波數的不同而不同,各種不同玻璃種類與厚度,存在著特定的隔音性能降低的周波數,4mm單片玻璃的此周波數約在3000Hz左右。這是人最容易感覺到噪音的區(qū)域。
2、多層化技術
多層中間膜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色帶膜。最初是通過將
透明膜和有色膜同時
擠出法來做成有兩層構造的色帶中間膜,而現在為了使膜片內外品質均一,是將有色膜放在中間做成三層構造的中間膜。這樣的構造無論如何操作,都能保持內外品質的均一性。
此外,隔音中間膜S-LEC® Acoustic Film(SAF)也是一個例子。這是通過三層膜片構造,在兩層普通中間膜層的中間,夾入一層具有特殊隔音效果的隔音層,使其比普通中間膜具有更強的隔音功能,在建筑領域被廣泛采用。隔音膜的開發(fā),被稱為是積水中間膜的多層擠出技術在中間膜高性能化過程中最大的貢獻。
3、中間膜的隔音性能
同樣是使用
PVB中間膜的夾層玻璃,隔音性能也會有差異。室溫條件下如果想要達到很高的隔音性能的話,普通中間膜是無法做到的。其原因在于,為了達到中間膜的隔音性能,往往采取降低中間膜
彈性的方法,而普通的中間膜在室溫狀態(tài)下,彈性并不能達到特別低。所以,為了達到更高的隔音性能,積水一直在研究一種彈性更低的中間膜。現在中間膜領域,具有增強性的隔音膜也不斷在被市場所肯定,所使用。
為了增強中間膜的隔音性能,積水曾經嘗試過將膜片的彈性率調低,以達到增強的隔音效果。但是在研發(fā)初期,室溫狀態(tài)下柔軟的中間膜卻暴露了操作性差的特點,即是說:
(1)夾層玻璃的抭穿透性能下降,為保證通過落球實驗必須將膜片厚度增加;
(2)中間膜粘性增強,合片加工過程中比較難操作;
(3)由于在
加熱時膜片的彈性不同,有可能需要改變予壓等過程的條件。
鑒于要盡量避免出現以上問題,需要在隔音性能和以上問題中尋求一個突破點來解決。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探討,積水發(fā)現單層技術生產的膜片無法完全發(fā)揮隔音性能。
在積水采用了多層擠出技術作為中間膜解決隔音的方案,考慮到要使膜片功能化,首先將室溫環(huán)境下隔音性能最好的低彈性率特殊
樹脂層放置在膜片中間,隨后考慮到
拉伸強度以及操作性,將普通兩層中間膜放置在特殊樹脂層外,構成三層結構。以此形式在不損失中間膜原有的加工性,操作性的基礎上,為中間膜賦予了新的隔音性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
4、微粒分散技術
在夾層中的樹脂中混有微料及其他多功能的材料。這是改善中間膜的性能和確保其穩(wěn)定質量的核心技術,更重要的是,積水擁有的技術可以使微粒均勻的分布在膜片中,使整張膜的濃度均勻。

2002年上市的
隔熱中間膜中融入了具有過濾紅外線功能的ITO微粒。這種精細粒子分布技術能有效保持中間膜的多種功能:
(1)保持高
可見光透過率的同時,抑制了日照
透射率。在建筑玻璃使用過程中,建筑物內部溫度上升,將導致該建筑物所花費的燃料費上升了。
(2)減少了日照給肌膚帶來的灼熱
(3)電磁波可以穿透
隔熱中間膜工程實例
日本名古屋站前Midland square 的觀
光電梯,該項目要求的玻璃大為4.4米×1米,位于西側的觀光電梯透明玻璃由于會受日光照射,溫度容易上升,而設計觀光電梯需要滿足高的
可見光透過率。最終決定采用隔熱中間膜的原因是由于1.使用
low-e玻璃無法做到4.4米×1米的大小;2.
幕墻系統(tǒng)的性能失效可能導致更多的更換民本,使用隔熱中間膜做成的夾層玻璃,其隔熱性能不會隨日光照射時間而減弱,可保證持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