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損毀大量房屋、橋梁和道路,特別是地震中倒塌的大量教學樓和醫院引起全國關注。隨著
抗震救災工作的有序進行,災后重建也提上日程。專家們認為,此次重建之前一定要做好規劃,既要考慮
抗震強度又要考慮立法約束,還要符合節能趨勢,可以借鑒一些國外災后重建的經驗。
應通過立法指導災后重建
此次四川大地震的震中地區地處龍
門山
斷裂帶,震后,數以萬計的建筑物倒塌或受損,北川等重災區成為一片廢墟,不得不考慮棄城異地重建。據專家分析,災害后果如此嚴重和我國城鄉建筑現狀有關:農村房屋基本不設防,城鎮建筑對國家最低
防震標準執行得也不夠。
目前,有些受災地區正在自發地恢復生產和安置重建,專家擔心像這樣不遵守統一規劃的重建可能不利于災區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減災中心總工程師李京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災區的重建工作應在地方政府統一組織、科學規劃的基礎上進行。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災后重建都有一個總體的規劃。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神戶當地政府制定了災區住房、產業、公路、鐵路和港灣等基礎建設的“緊急復興三年計劃”。1999年我國臺灣“9·21”地震后,臺灣當局制訂了《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規范災后重建標準。李京表示,建議借鑒日本和臺灣地區的經驗,用法律法規對災后重建標準進行專門規范。
1994年美國洛杉磯的北嶺地震中沒有一座學校建筑倒塌,主要得益于加州1972年出臺的條例對學校建筑制定了嚴格的標準,把學校按照“第一避難所”原則來建設。汶川大地震導致許多學校倒塌后,日本政府于5月16日推行“校舍補強計劃”,對全國學校建筑進行檢查、加固。
“提高建筑防震功能不可避免要增加成本,一些單位和個人為節約成本有時會降低標準,心存僥幸。國家必須通過立法強制執行標準以減少這種現象的出現。”李京說。
有關資料顯示,建筑物的防震烈度每增加一度,成本就會增加兩成。不過這種成本的增加并非是難以承受的,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全國超限
高層建筑抗震審查委員會主任徐培福告訴記者:“提高
抗震設防標準所增加的建筑造價在建筑總造價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少,一些大型建筑只占5%-10%。”我國地震多發地區多為邊遠地區,經濟比較落后,抗震設防投入不足。同時,有些設計師和建筑商的抗震觀念比較淡薄。為此,專家呼吁在四川的災后重建過程中應盡快組織人員修訂有關國家標準,形成法規。政府還要加強職能管理,嚴格監督施工質量,特別是學校、醫院和一些重要的公共設施要強制執行國家防震標準。
適當提高建筑的抗震等級
1994年美國洛杉磯北嶺地震發生后,美國地震調查局和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的專家在大量調查基礎上,重新修訂了當地城市基礎設施及建筑的抗震標準,立法部門對已有建筑防震條例作了修訂。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柯長華告訴記者,與美國相比我國的抗震設防標準相對偏低。中國地震局專家在對災區的
地震烈度進行測量后認為,此次汶川地震烈度高達10度-11度,幾乎超出所有
民用建筑的防震烈度標準。
目前國內一般只有交通生命線、核設施的防震烈度達到10度或以上,房屋的防震烈度一般在7度左右,如汶川、北川、都江堰、成都等城市
抗震設防烈度都是7度。柯長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汶川地震等級達8.0級,如果按照抵抗8級地震的標準來設計,那么當地的設防標準就要達到11度,這一標準遠遠超過了國家設防標準。
災后重建就像在一張白紙上畫畫,如何設定重建標準對今后城鎮的安全和發展至關重要。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曉江告訴記者,在地震帶上建設城鎮,首先就要考慮防震,除了避開行蓄洪區、低洼地帶、地質災害多發地、風災入口處等易災地帶外,“還要根據需要調整災區房屋的抗震
設防烈度。”
新的抗震設防烈度必須在對地震發生概率和風險評估以及現實經濟條件進行綜合考慮后確定。
柯長華說,應該結合我國的經濟實力適當提高部分城市的設防標準,尤其是對于醫院、體育館、學校等重要設施和人員密集的建筑,適當提高設防標準是必要的,為此,政府應盡快研究制定一個適合當地和我國經濟實力的抗震設防標準。徐培福也認為,目前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已具備經濟實力提高設防標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監督與行業發展司、標準定額司司長陳重已經在國務院新聞辦5月16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對我國房屋抗震標準進行相應的修訂。
災后重建應優選
節能建筑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用
建筑節能管理規定(2005)》 建設部令第143號要求民用建筑盡可能采用
節能技術和
設備,專家認為,在當今
節能環保的大趨勢下,災后重建也要盡量采用環保
節能建材。
日本是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在建筑節能方面也走在前面。日本要求建筑設計時必須把節能、節省資源等因素考慮進去,并把這些要求列入建筑法規中。與日本相比,我國的
建筑能耗要高出許多,如我國建筑物外墻
圍護結構的
傳熱系數是日本的3.5-4.5倍,外
窗的傳熱系數是日本的2-3倍。柯長華告訴記者,從建筑節能方面來說,在災后新建的房屋中應盡量選用新型節能墻體和
隔熱材料。供熱
采暖和制冷系統、照明和通風等電器設備也應優先采用符合節能要求的設備。“災后重建是一個新契機,重建規劃要做到高標準、高起點”。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