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20家
電解鋁日前達成協議,于一個月內將逐步減產5-10%。由于此20家電解
鋁企業的產量相當于全國首5個月原鋁生產的73%,消息直接刺激倫敦
金屬交易所3個月期鋁急升7%,至每噸3380美元的歷史高位,而國內期鋁價格亦升到近19500元(人民幣,下同)水平。有消息說,此次減產至少會維持至9月份,假設減產的幅度為10%,則相當于減少約20萬噸的電解鋁產量。
國內鋁行業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從全球第二大的
氧化鋁生產商及中國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商中國鋁業于上月底發出盈利警告中可見一斑。中國鋁業曾于6月底表示,由于2月份的雪災令公司生產受到影響,而
鋁土礦及燃料等成本上漲亦令公司生產成本上升,公司2008年上半年的盈利將較去年同期下跌多于50%。據悉,中鋁2007年上半年盈利為64億元,即表示今年上半年中鋁的純利將少于32億元,達不到市場全年盈利預測111億元的30%。而公司亦于較早時候的路演中透露,由于鋁土礦及燃料等成本上漲,公司首四個月的
氧化鋁生產成本按年大升23%,與此同時由于受國家取消優惠電價的影響,公司今年前四個月的電解鋁生產成本亦按年升6%。禍不單行的是,發改委宣布于7月1日起上調銷售電價每千瓦時0.025元,這對中鋁的生產成本構成進一步的壓力,而中鋁當時亦表示電價的上漲將會令其電解鋁的生產成本每噸上漲300元。
國內成本上漲的壓力不幸地并沒能轉嫁至氧化鋁或電解鋁的價格身上。氧化鋁上半年受產能擴張速度過快所影響,同時間下游電解鋁部分產能因年初雪災及電力短缺的因素影響而受阻,需要一段時間才回復正常的生產水平,因此國內氧化鋁現貨價格自2月份起已回落近20%,使氧化鋁廠的毛利率被縮窄。
受國內鋁消費疲軟所影響,中國電解鋁價格在2008年上半年只漲5%,大幅落后于國際鋁價于上半年的3成漲幅,同時,電價、油價的上升卻逐漸在侵蝕電解鋁企業的盈利能力,部分的電解鋁企業甚至已出現虧損。因此,此次國內龍頭鋁企業聯合減產可說是業內自救的其中一個方法,一方面可以舒緩電力緊張的狀況,同時亦能借此推高低迷的鋁價。
此次減產的消息無疑對鋁價有短期的刺激作用,但我們認為此次大型電解鋁廠減產所帶來的影響已被夸大,因為夏季本來就是鋁行業傳統的淡季,而部分企業亦借此機會進行檢修,再加上電解鋁行業在中國相對分散,所以減產行動要確切執行有一定的難度。以2005年的減產行動為例,企業因氧化鋁價格暴升令盈利能力受損而決定減產,但減產行動卻不能持久,鋁價走強后眾企業便回復正常生產水平。因此鋁價的強弱最終仍是受市場基本的供求因素所主導,就中期而言,由于鋁消費正受經濟增長放緩而有所回落,本行認為2008年鋁行業將會體現供略過于求的局面,因此國內鋁價持續創新高的可能性不大,但由于電力供應不穩定將局限鋁產能的擴張幅度,再加上高企的生產成本,將有助支持電解鋁價格處于每噸19000元以上的水平。
基于原材料如鋁土礦及電費持續上升,我們認為中鋁的生產成本在今明兩年仍有上漲壓力,從而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另外電解鋁產量放緩亦直接影響到對氧化鋁的需求,預料氧化鋁價格會進一步受壓。雖然中國鋁業已減少外銷氧化鋁以供給自身原鋁的生產,但本行相信疲弱的氧化鋁價格仍對中國鋁業的業績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然而嚴峻的經營環境將有助國內鋁行業優勝劣汰,加速行業整合,這對龍頭的中國鋁業長線而言是利好。公司的股價自5月初至今已下滑了45%,我們認為負面的消息已被充分反映,維持其“中性”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9港元,相當于12.5倍2008年市盈率。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