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上有一些國家與地區如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省、墨西哥、奧地利、丹麥、芬蘭、葡萄牙、克羅地亞等不產原鋁,但都產一定量的
再生鋁,中國臺灣省2005年再生鋁的產量79kt,日本2005年再生鋁產量1045.5kt,原鋁產量7kt,還生產了約32kt
高純鋁,這是一類國家與地區;另一類是既生產原鋁又生產再生鋁的國家如美國、中國等大多數國家;當然也有個別的只生產原鋁如冰島,并不生產再生鋁。
日本的再生鋁工業中國是一個鋁資源與能源相對短缺的國家,雖然短缺程度并不如日本那么嚴重,日本是一個
廢鋁資源較為富足的國家,當然富足程度比美國的低一些,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對再生鋁及再生
鋁合金工業采取的政策與措施是:充分利用本國的廢鋁資源,不出口廢鋁,進口少量廢鋁。除本國生產的再生鋁
合金外,不足部分進口,所以再生鋁合金的進口量相當大,這樣做的目的是:節約能源,把污染留在國外,又能保證國內國民經濟發展所需的原材料。
到國外去建再生鋁合金企業,一方面能保證供應,另方面可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日本再生鋁及再生鋁合金的產量、發貨量及進、出量都處于穩定期,年度間的變化量相當小。
綜合2001年到2007年日本原鋁的進口、再生鋁合金及廢鋁的進口數據分析,不難看出:日本既是原鋁進口大國,也是再生鋁合金的進口大國,所需的原鋁的99.99%依靠進口,但卻是一個高純鋁生產大國,它是一種技術高附加值材料也是一種應用于高技術產品方面與科研方面的原材料。
日本再生鋁合金及廢鋁的出口還占不到發貨量的0.1%。日本進口的再生鋁合金約有一半來自
俄羅斯,其余的進口自設在發展國家的(如中國、泰國、
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獨資及合資再生鋁合金企業,僅在中國就有5家。日本的再生鋁及再生鋁合金約有85%以上是進口的或是用進口的廢鋁
熔煉的,用日本的廢鋁生產的還不到15%。
日本進口的廢鋁及廢再生鋁合金很少,僅占進口再生鋁合金與再生鋁總量的15%左右,例如2007年的此數為14.3%,而進口的廢鋁合金與廢鋁中,前者又占主導地位,例如2001年~2003年共進口廢料367。854kt,其中再生鋁合金廢料占93.4%。
中國廢鋁的進口及再生鋁合金的出口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廢鋁進口國,卻又是僅次于俄羅斯的再生鋁合金出口大國。不過,中國海關在鋁合金出口中沒有把以原鋁為基礎生產的鋁合金與以廢料為基礎生產的再生鋁合金分開,所以在出口的合金中只能估算再生鋁合金錠的量約為總出口量的80%。
筆者認為,中國再生鋁合金工業應當走日本的模式,2007年出口鋁合金錠384.793kt,凈出口214kt,如果再生鋁合金錠按80%計算,分別相當于307.835kt與171.2kt。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在出口資源與能源,而污染物留在國內。有人會說,是用進口的廢鋁熔煉的,那么進口的是污染物,而出口的卻又是能源,所以不應出口再生鋁合金,也不應出口以原鋁為基礎的合金,進口的廢鋁以滿足國內對再生鋁合金生產的需求為準,不能用進口的廢鋁生產再生鋁合金再出口。這才是在節能減排。
再生鋁工業“兩頭在外”的模式不可取,“一頭在外”的模式也不可取,建議有關部
門采取措施改變這種發展模式,如提高出口稅,使出口再生鋁合金無利可圖。中國的再生
鋁企業曾在出口創匯以及經濟發展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但現在的主旋律是節能減排,不能再走出口能源與留下污染的路了。
也許有人會說,
熔化重熔用錠不也要能源也有污染嗎!但都比熔化廢鋁低15%左右。中國今后應盡量減少廢鋁的進口,進口量以能滿足國內需求為標準;中國應到境外去辦再生鋁企業,把再生鋁合金運回國。中國現有的再生鋁企業在過渡時期可適當地利用一部分進口廢鋁生產
深加工產品,即成品
鑄造件出口,這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效益。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